我竟然成了汉寿亭侯
繁体版

第19章、段氏的雄心

    平心而论,董卓其人还是很血勇的,而且是个奇人!他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羌胡与汉人都称他为健侠。部落的首领为了自己部落的安全,时常带着礼物去结交董卓,董卓也很豪爽,每次都宰牛羊以待之。相传因为经常有羌胡部落首领来结交董卓,董卓几乎杀掉了自己所有的牲畜用来招待,羌胡首领们见董卓如此仗义疏财,于是从各部落中筹集了以千头牛羊来送与董卓。从此董卓的声明在羌胡地区传开。所以董卓可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么蠢笨。

    后来陇西太守鲁谦征辟董卓成为郡兵马掾,专门负责巡检羌胡地区,凉州刺史成就又提拔董卓作了从事,统领一支骑兵,讨伐和抓捕作乱的胡人。董卓善骑射,作战勇猛,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威名。汉桓帝末年,董卓被桓帝封为汉禁军羽林郎。先后跟随张奂和段熲征讨羌胡,史书中记载董卓善于骑兵作战,而且非常勇猛,作风粗旷,却又有谋略,所以屡立战功。足以证明董卓粗中有细,看似鲁莽,其实心头嘹亮,脑子灵光的很。

    酒宴一直持续到深夜,段熲感觉不支,便自行休息去了,众将却依旧在欢宴畅饮,直到天明时分,才尽兴各自散去,关羽也由仆役领着回了自己的小院。这种低度的米酒不怎么醉人,关羽关羽虽然喝大半夜还算是清醒,又暂无睡意,回去后就在小院中石桌旁盘膝坐下,静心调息,心中又将之前所见一一回想,今天着实有些激动,没想到自己刚到长安,就见到这许多耳熟能详的三国名人,还与之欢宴一场,未来还有可能与这些人共事,心中又是一阵激荡。甚至有些期待起未来的日子。

    “贵人,您已坐了良久,可需要用些早膳?”不知过了多久,耳边传来小丫鬟清脆悦耳的声音。关羽一睁眼,发觉天色已经大亮,自己不知不觉进入入定的状态,看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不少。

    “对了,一直忘了问,你叫什么?”关羽看着问。

    “回贵人,奴家叫竹烟。”

    哦,果然是大户人家,连丫鬟的名字都取得诗意盎然。关羽又想起自己的小跟班胡金定,光看名字,谁能想到这是个女孩儿家的名字啊!也不知道她老爹胡林当时是怎么想的,要是生在大户人家里,一定会有一个更适合女孩的名字吧,不然每次叫她金定的时候,关羽都感觉似乎是在有种想要点石成金的罪恶。

    “不知早膳有些什么?”关羽问到。

    “奴家也不知,这要去厨房看,不知今早厨子们做了些什么。不过粥、蒸饼这些是常备的。”

    “那就随便来点,一大碗粥,两张饼。”

    竹烟很快就从厨房取来了早膳,一大碗鸡肉羹,两张烙饼,还有两个鸡蛋和一些腌渍的苋菜。关羽喝了大半夜的酒,这会儿喝点肉羹觉得胃里舒服了很多。便想出去走走。一边问竹烟长安城中有什么去处?一边让她烧点洗澡水。这身衣服,昨晚在酒宴上喝嗨了,被大家拍来抱去的,搞得到处是油渍。

    泡过澡,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竹烟带着关羽来到侯府的侧门,与门房交代了一声,又嘱咐关羽回来时也记得走这个门。关羽便从侧门出了侯府。这侯府在长安城的内城,内城主要是官衙、和权贵的居住地,在外城城北,根据竹烟所说,有东西两市可以去逛逛,要是运气好遇到一些胡商,还能买到西域来的商品。反正现在左右无事,不如出去转转。

    出了侯府,一打听,这一片地方居然是长乐宫所在,向东出了内城,就是西汉时武库,现在已经废弃了,改成了仓库,再向前,便是闻名天下的未央宫。只是西汉末年被更始军攻入长安后火烧了未央宫,东汉又建都洛阳,这座曾经是汉帝国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的未央宫便一直处于残破的状态,如今只剩一些宫人在日常的维护和打扫。

    看着眼前这依旧高大的宫墙,关羽正在想搜肠刮肚找一首合适的诗句来感慨一下世间的沧桑变化,却早有守宫卫兵上前来喝止关羽再次停留,关羽只能绕开沿着边墙继续向北,可心里却越发想要进去一探究竟。只是这白日里有巡查的卫兵,要是惹出麻烦来,擅闯宫闱可是要掉脑袋的。

    此时长安已经不再是东汉帝国的政治中心,人口还不到西汉时期的四分之一,但东西两市依然存在,只是随着西汉帝国的覆灭,东汉帝国的衰落,东市和西市的繁华也大不如前,如今西市主要是市场区,贩卖市场用品,东市主要是手工作坊区,信步走着,就见侯府里平日伺候自己的仆役满头大汗,匆匆的跑向自己,一边挥手喊着:“贵人好找!,大公子正找您呢,快随我回去。”反正逛的索然无趣,关羽便让仆役带路,一路又急急返回了侯府。

    正厅中,段熲正在和董卓商议关于董卓此次升迁的去处,董卓现在任广武令,段熲为他请了蜀郡北部都尉的职务,这样可以把自己势力插入益州,如果顺利,那么段熲实际控制的区域就包括雍凉、司隶、和益州北部,成为汉帝国目前最强势的实权人物,掌握着汉帝国最精锐的军队。

    “我准备上奏陛下,为自己兼任并州刺史,并州军常年与胡羌作战,也是不可小觑的战力。只要将并州也掌握在手中,我便可以对胡羌三面夹击,一点一点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也像南匈奴一样,把他们的王庭打下来,迁徙到我们掌控的区域,彻底为我大汉免去边患。”

    “侯爷,这可是不世之功啊!侯爷必能像冠军侯一般为后世景仰!”董卓拍着自己微微发福的肚子,输出了一顿马屁。

    段熲受用的笑了一阵:“仲颖可是我为何调你入蜀啊?”

    “蜀川富足,若是将这天府之国应在手中,则粮饷不缺,又是高祖龙兴之地,大汉整个西部都在侯爷手中,凭侯爷军功盖世,到时候就是再进一步,封为公爵,也是应该!”

    “仲颖慎言,我大汉可极少异姓封公,再说,我们等一心为国,可不能只图个人名利啊。”段熲制止了董卓的话,这公爵之位,他不是却没想过,然而只有高祖开元之时,为了笼络天下民心,封了周公后世子孙世袭卫公,孔子的后世子孙世袭宋公,为是中国史上“尊二王备三恪”政策的一部分。之后再无异姓公爵。不过董卓一番话到说的他心潮澎湃,这可是世袭罔替的最高爵位,如果真的让他做成了,那段氏自他起便不再是边地小族了。

    “侯爷,您去了并州,那这司隶谁来接替您啊?”董卓旁敲侧击的询问。

    “我?去并州?去哪儿鬼地方干什么?我只是要了职务,可以调动并州的军马钱粮的权力就好,我还是要亲自守着司隶这块京畿重地。”段熲毕竟是老谋深算的官场人物,他知道一旦离开京畿,那么有些权力必然旁落,是在得不偿失。

    “侯爷,我听说并州那边又有了新战事,你说,要不要调集一些凉州军的将官过去,也好借这次机会把重要职位全换成我们的人。”董卓继续献策。

    “嗯,我倒也有些考虑,你说,要是把关羽放到并州前线去,他能够为我们赢回什么局面?”段熲思索着向董卓征求意见。

    “关羽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蒙侯爷看重,放到前线去倒也是一步妙棋,我看那关羽有些勇力,如果能够击退乱军,那的确t能够用他来控制并州军,如果关羽扛不起,那死了也就死了,说明他辜负了侯爷的厚望。”说完董卓作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那就让他去并州吧,我先留他在长安带几天,过几天我并州刺史的诏书下来,我就找个理由让他随军去并州,对了,让谁带队啊?”段熲继续询问董卓。

    “本来我应该为侯爷分忧的,怎奈蜀郡北部都尉那边要是新官上任,我也不能不管,我看要不让李傕去?”董卓推荐李傕是有私心的,论带兵,李傕是凉州军中数一数二的将领但是这个李傕与自己一直八字不合,明明自己军职比他高,他却好像总是看不起自己。干脆借机把他调去并州,自己再乘机安插自己的人去接手凉州。

    却不想段熲一口就回绝了:“李傕不能走,凉州是我们的老巢,必须由一个有能力又可靠之人来镇守。我看就让善于骑兵作战的叶雄带领一支骑兵,快速支援并州,就暂且先把关羽安置在叶雄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