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成了汉寿亭侯
繁体版

第7章、初遇太平道

    跟着华佗修行近三个月了,关羽个头已经长到八丈有余,也就是差不多后世度量的185左右,已是村中的翘楚,虎背熊腰,行走带风,威风凛凛。

    174年6月的一天,关羽照常进行着日常的训练,他现在已经独自练习,不再需要华佗陪着了,自己一个人,更加自由,在后山之巅吸收完日月精华,打完一套五禽戏之后,又搬起用来打坐的石块举过头顶练习臂力。“举到第十下,听的身后有动静,转身却见身后不远处站着一个中年道人,朝他微微之笑,见被发觉,道人双手合十说道:“这位小友莫怪,贫道石松子,乃是大贤良师座下弟子,路过此处,闻听有虎鹤熊之鸣,一时好奇,若是惊扰了小友,还望莫要怪罪啊。”

    大贤良师,久违的名号啊!村子里充实的生活让关羽都快忘记了自己身处在东汉末年,说到这大贤良师是太平道的首领张角的道号。这张角可是大有来头,据记载他是钜鹿人,相传入山采药,遇到一名碧眼童颜的老人,授予《太平要术》。张角得书后,晓夜攻读,终有所成,创太平道。这经历倒是与自己的老师华佗有些相似。

    此人原来是张角的弟子,看来太平道已经开始进入河东郡了。关羽见礼:“道长无须多礼,不知道长为何来到这偏僻小村?”

    “小友说笑了,谁不知这解良县常平村乃河东郡第一大村,何来偏僻一说?而且我观小友雄奇伟岸,身手不凡,真乃世间英豪!只是不知小友是何方人氏?为何在此处修行?”

    “我就是这常平村人氏,家居于此,乡野山人谈何本事,不过是经常在此托举这石块,倒是练了些力气。”关羽可不想跟太平道扯上关系,熟知三国历史的他自然知道,这太平道的信徒后来举旗造反,称黄巾军!虽然开始阶段打的东汉官兵全线溃败,可没多久就被消灭了。这种炮灰阵营,他才会去呢。

    “我看小友一身本事却无隐于这乡村野地之间,毫无施展之处,实在可惜啊!”石松子叹息道。“若是入我太平道门,他日定能一展小友的声威啊!”

    怎么,这就开始要给我布道啦?关羽心中暗笑,却不打算给他洗自己脑的机会。“我要回去吃饭了。道长请自便!”关羽说完转头就走。石松子原本等着关羽问为什么可惜,然后他便可以乘机给他讲一讲太平道义,将这个小友收为教众,等到起事之时,必然是一员猛将。可这小友不按他的套路出牌,什么叫我要回去吃饭?而且怎么转身就走了?

    他自然不肯放过收服一员猛将的机会,自他的老师号称大贤良师的张角以《太平经》为本,侍奉黄老道,蓄养弟子,初始张角于钜鹿行医施符,每每使人跪地向天叩拜,思虑平生之错,然后悔改,张角再赐符水说可治百病,相传病患治愈者甚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此时党锢之祸遗害已经波及天下,百姓疾苦,于是冀州百姓纷纷拜信太平教。张角又派遣弟子传道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益等州,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甚至宫中阉宦也所有张角信徒。近年来,张角为了方便指挥教众,欲改组教团以方为单位,大方教众上万,小方也有五、六千,每一方设一首领曰渠帅。

    石松子是后来才拜入张角门下,错过了成为青、徐、幽、冀、荆、扬、兖、豫8方大渠帅的机会,于是自请传道于太平教微弱的河东郡,博取成为一方渠帅的机会,他从冀州一路布道来到河东郡,沿途也小有收获,聚集了信众数百,这几日正欲前往河东郡治所安邑,却在路上听闻了常平村的传闻,于是决定改道,先去常平村一探究竟,不想刚到村子附近,竟让他遇到这等虎将,他岂能错过?

    石松子跟随大贤良师什么高官贵人也见过不少,再高傲之人,最后还不是拜服在大贤良师的跟前?他准备按照惯用的套路,先去村子里找些穷苦人,治病施符,恩威并济,有了教众,就不怕拿不下这员虎将了。

    “小友可曾听闻大贤良师之威名啊?”石松子连跑带走勉强跟上关羽的步伐,他一边跑一边气喘吁吁的说:“我太平道为天下黎民争,自黄帝开天辟地建立太平盛世,一无剥削二无压迫,三无饥寒,四无病灾,五无诈骗,六无偷盗,七无杀戮,八无离别,九无痛苦,人人自由幸福。不想如今世道艰辛,百姓疾苦,我等理应一展身手,为这天下百姓争出一个太平盛世啊!”

    平心而论,这太平道初心是好的,最开始也是广施恩义,教化众生,医治百姓,这才得信众数十万,只是当太平道众化身黄巾军后,便一改良善之相,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失了民心,各郡百姓呼为黄巾贼。而后被并起的群雄当做了送经验的炮灰人头,不到一年就被扑灭殆尽。当然这是后话。

    “道长心怀天下,在下佩服啊,只是想要太平盛世,却也不是难事,道长和不随我去村子上看看?”关羽也不接话,只是问到。他也想让这些太平道众亲眼看看,其实百姓的需求并不那么高大上,他们只求人人有田可种,能吃饱穿暖,能够平安养儿育女,一家人能够其乐融融,便是百姓一生所求。那些打着为百姓争天下的,到头来从来没有与百姓分享过天下,不过是换了一群骑到百姓头上欺压享乐的统治者而已。

    只是这石松子越走越惊奇,这处村子与他沿途走来之地相差甚远,此处依山傍水,未到村子,已是农田遍地,水道纵横,不少村民劳作其间,通往村子的官道上往来不绝,转过山脚,村子的全貌收入眼中,村子规模巨大,占地极广,怕是有千余户,沿着河湾全是错落有致的房屋,还有正在扩建和新建之所,路过田间,劳作的男人们一边劳作,一边拉聊天,成了家的打趣自家的婆娘,没成家的笑说着看上了哪家的闺女。众人脸上且是笑容,一派景象祥和美满。石松子暗自诧异,这不就是大贤良师所传之无争之世的景象吗?

    待到入村,众人见到关羽,纷纷熟络的招呼着,很多人这几年都受过关家的照顾,所以对关家的态度也是一改往日的奚落,变得甚至有些讨好,这点关羽也很无奈,人心就是这样,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欺!关羽直接带着石松子来到华佗的医馆,既然你行医布道,那就让同为行医布道的人来彻底打败你。

    见到此处坐诊的竟是华佗,石松子大感意外,这华佗他是知其名的,大贤良师也曾言,他有个师兄在他之前因仙缘遇恩师,得授医道,行医世间,以后如得相遇,一定要带来见他。记得大贤良师说他的师兄就叫华佗!这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要是自己能把华佗带去见大贤良师,或者就把华佗在常平村这个消息带回去,凭借这一功绩渠帅之位少不了自己一个。只是怎么说动这华佗去见大贤良师,这倒是需要花些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