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种本源1心跳女神
繁体版

第14章 男人也需要一间自己的房子

    自秋月之夜第一眼看见颜彦,见证目睹颜彦之美,她放佛是夜色月华下专为他降生的月光女神;他的眼睛目睹了她抬眼遇见他的目光之后的一系列、闪电般的变化,细微又巨大,她的笑颜、光彩、悦纳、绽放的少女之美,都是因为他的到来!

    虽然少女的羞涩、矜持让她本能地有所掩饰收敛,让她极为小心释放内心的深情,但喜悦还是从心里按捺不住,翼翼流出。因我而流,因我而出,他心里骄傲的想。

    多年后,中年的他看到王阳明“岩中花树”时,他更确定了自己少年时代的想法。

    先⽣(王阳明)游南镇,⼀友指岩中花树问⽈:“天下⽆⼼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中⾃开⾃落,于我⼼亦何相关?”先⽣⽈:“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时明⽩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外。”

    他几乎惊呆了,一下想起了那个永恒的秋月之夜!他第一眼见她的喜悦;她一眼看见他后的喜悦,脸上绽开的花,放射的光芒,交互的光芒。

    恰如阳明先生所说,他看见颜彦、颜彦看见他,就跟花看见人、人看见花一样,她喜悦、花鲜妍;若没有互见,花还是花,她还是她,他还是他,各自在自己的深山中自开自落,花与汝⼼同归于寂。

    那夜,目睹颜彦笑颜如花刹时鲜妍,仿佛另一个她在夜色月色桂花香中降生,仿佛《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男主在圣诞夜看见了自己的梦中女神般的女主,被幻觉弄得精神恍惚,仿佛那一夜降生的不是上帝,而是他自己。

    那一夜,那一刹,一个新的自己降生了。

    酷爱文学的他,恨不能立刻动笔写作,写下他对她的伟大爱情。他也想过,肯定会有人说他们这个年龄的爱情不过是海市蜃楼,何况他还只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呢。

    那时的最高纲领就是要考上大学,读书考大学、考名校、出国留学才是正经事;

    毕业找到好工作、好单位,最好是国企央企、考编才是正经事;

    走上社会经商就要赚钱、赚大钱、开豪车住豪宅、最好鼓捣出上市公司,不是一家,而是多家;这就是社会生态和社会现实。

    显然,读书的时候写作肯定不是最佳时机;他可没有韩寒那份天才和勇气;退学写作,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韩寒的。

    高考失利,放弃复读,走出学校,直接到了度过童年的省城,他是一刻也不会停留在家乡那个狭小的天地。

    那是1992年,他心里萌生过要租房子开始高中就萌发的写作宏愿;但一无所有的他要生存,要结婚生子,买房买车。

    坦白的说,他到省城发展,一方面还有搞一番光耀的事业,从而获得追求颜彦的资本的打算,既然学业失败,那就追求财富吧。他的计划是给自己四年的时间,获得社会大学四年本科毕业证书——一笔可观的财富、一家叫的响的公司。

    一方面他其实心里知道,高考失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宣告他已经彻底失去了颜彦。

    事实上,奋斗到1997年,最直接明显的成果就是他是所有在星城混的同学中第一个买上商品房的。但也就这么个小小的成绩,至于公司,根本拿不出手,上不了台面。

    买房还有些债务,还不能安心坐在家里写作;一拖就到了2000年,女儿罗马典雅出生了,机缘巧合,2001年他干上了娱乐城项目。

    这个得心应手的工作让他有了大把清闲的时光,他开始了最初版本的写作,当时命名《罗马的女神》。

    那时盛行美女作家,他也想借势,搞了个美男作家的噱头,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在一些报章杂志尝试性做了些宣传。后来一个朋友介绍了一个书商,书商把稿子给了几个出版社,都表示太超前了。

    书商拿了一个知名出版社副社长的信交给他,信函简洁明了,其中有一句他一辈子记得,既是肯定又是婉拒:

    大作相当于亨利·米勒《北回归线》之在美国!

    社长竟然拿他和亨利·米勒这样的大作家相提并论,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又拿《罗马的女神》和《北回归线》相比,也是莫大的肯定和褒奖。但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当年由于太超前,在美国都不能出版。

    他在信中鼓励他坚持写作;有合适的作品一定考虑出版云云。

    《罗马的女神》自此搁浅。

    写作的梦想一直没有泯灭,他2004年在星城最繁华的星光广场买了一间酒店公寓,为了将来的某日能坐下来安静的写作。

    这是实践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观点和思想:妇女若要成为伟大的作家,其先决条件便是要争取独立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一间自己的房间,以及每年五百镑的收入,唯有这样,女性才能敞开心扉,平心静气的从事文学创作,而不受外界的干扰,才华才得以充分地展现。

    这同样适用于一个男性作家。

    这间清水房一直交月供闲置,暂时还没机会履行写作的职能,它的主人还要按照命运的剧本进行一番人间游历。其间他先后带过星城的小女友彭慧和黔省的蔡碧薇到此一游,相拥凭窗眺望,看湘江北去,漫江碧透,橘子洲头,百舸争流,鹰击长空,万类长天竞自由。

    她们恰风华正茂,他也焕发书生意气,当场吟诵激扬文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激情处,便中流击水,挥斥方遒,浪遏飞舟。

    情之所至,皆成华章。

    从2005年4月起,他离开星城,去了黔省,滇省,川省,雷都,雷都创业失败后,2008年10月——2009年11月,他在雷都叶舟的复式公寓隐居了一年左右,那一年的幸福时光,他开始了久违的写作、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看电影,那是逃亡的第一年,蛰伏蜗居,不事稼穑,放空自己。

    正是黔省之游历,才遇见蔡碧薇,才有后来他安排的蔡碧薇星城之行,才有他携她在自己的“写作公寓”看万山红遍,击水争流、激扬挥斥。蔡碧薇星城行正值秋天;彭慧就在星城,是春天;其间相隔也是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