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种本源1心跳女神
繁体版

第8章 如造高峰

    如此一来,系列长篇小说《情种本源》多卷本规划,从最早到最后的时间排序就是这样的了:

    无疑,偶像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自然成为了他作品的长度、体量标杆;哇,要是有生之年能如愿全部创作出来,就是著作等身啦!脑海里便浮现珠穆朗玛峰的雄伟壮观,他不禁在心里为自己感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就是他全部的野心与雄心!有一句话叫什么来着:

    一己之力,复兴文艺!

    就像伟大的哲学家用一个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样,伟大的小说家通过一个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涌现在他。

    这无疑是对普鲁斯特最伟大的评价。

    偶像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和《爱达或爱欲》,在爱情领域的极致、独特近乎偏执、危险的探索成为了他仿效的另一个标杆,纳博科夫的文体、语言、诗意让他心醉神迷,必须借鉴!

    《洛丽塔》太震撼他的心了,他在大量的阅读之后,就不再去读其他书了,就反复的去读那几本书,《洛丽塔》当然就是“那几本书”之一;

    后来,在看守所羁押、上诉的日子里,他想办法弄进来纳博科夫的另一本神作:《爱达或爱欲》,对这本书的喜欢甚至超过《洛丽塔》。

    《爱达或爱欲》的研究专家布赖恩·博伊德对此书的评价可谓神评:

    此前还没有哪部小说能够将人一生经验的累积表现得如此丰饶浪漫,没有哪部小说——即便普鲁斯特的作品——能通过重复、回忆、展望、追悔、懊恼、作乐以及狂欢而如此放大了当下的震撼。没有哪部小说曾揭示出,人生终将能够构造出那样永无穷尽的故事。

    偶像卡夫卡的《城堡》、《审判》、《变形记》以及《地洞》,解决了他需要的人称、视角问题,他和卡夫卡一样,摒弃了全知全能的360度无死角全覆盖的上帝视角,他选择了受限的第三人称视角,让罗马得一始终只拥有受限的视角。

    这种视角只允许他单边测度,单边行动,他不知道除他自己之外的人的任何想法;他只能去猜度,去揣摩,去想象,去探知,去追寻,去旁敲侧击,去对比,去综合,去解析,去重构。

    一个作家的全知全能本来就是值得怀疑的;即使第一人称的“我”,也只能知道我怎么想,不会知道他、她怎么想,何况是他呢,所以罗马得一设定读者读到的小说里的罗马得一永远只能去猜度其他人和事。

    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值得怀疑的。如同我们深处其中的现实世界,又有什么是确定无疑的呢。

    偶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及《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启迪太大了,特别是一、二者,对于爱情、情欲的魔幻、伟大书写,已经是教科书级别的了,让人顶礼膜拜。

    安东尼奥·卡瓦耶罗这样评价:

    这部多姿多彩、时间跨度为五十年的悲欢离合的巨著,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爱情的方式、表现、手段、痛苦、愉快、折磨和幸福。它堪称一部充满啼哭、叹息、渴望、挫折、不幸、欢乐和狂喜的爱情大全。

    这个评价足够高;他相信卡瓦耶罗的原文更精彩;这个翻译够不错的了,但相比于布赖恩·博伊德对《爱达或爱欲》的评价就稍逊风骚了,或者说,这个评价完全也适用于对《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评价。

    小鱼儿也在看《霍乱时期的爱情》,还有《百年孤独》以及他正在连载的《情种本源1:心跳女神》,发来微信说:

    我也学你的几本书交替着看,审美不疲劳。

    他把《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开篇引言拍照发了过去:

    a这些地方早在众人之前,

    它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花冠女神。

    小鱼儿回复:嗯,老马写的真好!有种神性、寓言的感觉。

    他笑了笑,写道:

    b他还在很早的少年时代,

    早就走在众人之前,

    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心跳女神。

    ——罗马得一

    哇!天才啊!虽是模仿,丝毫不亚于马尔克斯啊!小鱼儿赞叹。

    这个完全可以作为《心跳女神》的开篇语啊。她加了一句。

    他又写道:

    c还是个小小少年,

    他就走在了时代之前,

    心里面早就埋下了一粒情种。

    ——罗马得一

    这已经不是模仿了;完全看不出马尔克斯的影子了;它已经获得了自己独立的声音,是另一个天才作家自己的独特口吻了。小鱼儿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

    他不露声色的回道:

    b脱胎于a,但进行了创新,进行了变形、缩小和提炼,使其表达更具个性化,更具标识度、辨识度,从地方到个人,从神性具体到人性,或者带有神性的人性。

    他又写道:

    c脱胎于b,进一步解构,再重构,更加确立了一个新的写作者的语气;c相比于a,已经是换骨了,已经看不出c与a之间的必然联系,这就是超脱,青出于蓝而不是蓝,是青和蓝之外的东西。

    源于经典,承接经典,获得属于自己的经典。语言就是这么神奇!小鱼儿的总结也蛮经典。

    与小鱼儿的微信对谈,他从中测度出她对他这种语言创新的效果的肯定。这是一种暗中鼓舞。

    这几个偶像,对于他们的寿命,他是有比较的。卡夫卡命也不长,1883年7月3日出生,1924年6月3日就死了,只活了41岁,比菲兹杰拉德命还短;主要作品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为写完;过的也不好,爱情也不幸福;

    普斯斯特呢,也只活了51岁;

    纳博科夫呢,还不错,1899年出生,活到了1977年;马尔克斯厉害,1927年出生,活到了2014年,活了87岁;他比自己的爷爷大两岁,爷爷1929年出生,2012年去世,他那时在看守所,正在通读《红楼梦》,《葬花吟》、《好了歌》、《好了歌解注》正好解读了他对爷爷的哀思;之后两年,他还是在看守所的电视里得到了马尔克斯去世的消息,为了缅怀他,他重读了一遍《百年孤独》,以寄哀思。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还是曹操说的透彻。曹操、马尔克斯这种神话般的人物,都有离开的那一天,终究从传奇变成传说。真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活着只是如此,死了又能怎样,想到这里,他感到今夕何何夕的无边落寞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