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血满弓刀
繁体版

第一百零九章 就像一场梦

    肖一风一夜未眠一直守候在上官晴的身边。

    春梅和春香只趴在桌子上休息了一晚。

    天已经大亮,坐在上官晴身边打盹的肖一风睁开了眼睛,他站起身伸了伸懒腰。

    春梅和春香问候道:“肖公子……”

    肖一风怕吵醒睡熟的上官晴,他示意二人不要出声。上官晴已经醒了,她只是没有打搅肖一风罢了,她知道肖一风一直守候在自己身边,她的心中十分过意不去。

    当上官晴看到肖一风示意春梅和春香不要出声时,上官晴笑着说道:“肖大哥,我没事。你熬了一夜,小妹心中实在不忍。”

    肖一风看到上官晴醒了,他说道:“只要你没事,我就放心了。”

    上官晴慢慢从床上坐起来,肖一风赶紧扶着她。

    春梅和春想看到如此的情景,她们笑着走开了。

    上官晴坐好后说道:“我经过太医的医治感觉后背好多了,肖大哥,你一夜未眠还是去休息一下。”

    肖一风看着上官晴说道:“不用,太医很快就会来为你换药,你换好药我再去休息。”

    上官晴摇了摇头说道:“小妹今生能遇到肖大哥是我的福气,谢谢你。”

    肖一风拉着上官晴的手说道:“晴妹,如今我只有你这么一个亲人了,我们就不要这么客气,我会好好照顾你一生。”

    上官晴点了点头后依偎在肖一风的怀中。

    就在这时,肖一风两个人听到外面太监喊道:“皇上和娘娘驾到。”

    上官晴急忙从肖一风的身上移开坐好,肖一风站起身来到房门处打开房门,赵煦和郑淑妃已经来到门前。

    肖一风俯身施礼道:“草民参见皇上和娘娘。”

    朱由校扶住肖一风的手臂说道:“肖卿家免礼,上官姑娘的伤势好些了吗?”

    “拖皇上的福,义妹的伤势已经好转,皇上和娘娘请进!”

    朱由校对跟在身边的刘福说道:“刘福,你在外面守候并多派人手。”

    刘福俯身道:“奴才遵旨。”

    朱由校和郑淑妃进入房内,肖一风把门关好跟在后面来到上官晴的床前。

    上官晴一见皇上和娘娘驾到就要起身相迎。

    朱由校忙拦阻道:“姑娘不要动,你有伤在身,朕恕你无罪。”

    “多谢皇上,民女只能在床上为皇上和娘娘行礼了。”

    郑淑妃走上前拉着上官晴的手说道:“姑娘受了这么重的伤就不要多礼了。”

    “多谢娘娘。”

    朱由校转身对肖一风说道:“肖卿家,现在已无外人,你们可以恢复以前的样貌了?”

    郑淑妃一愣后问道:“难道这不是他二人的本来面目?”

    肖一风急忙俯身道:“草民巡夜仓促直到现在还没有换装,请皇上和娘娘恕罪。”他说完将脸上的面具又摘下露出本来的面目,上官晴也将自己脸上的面具取下。

    郑淑妃不禁赞叹道:“世间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和俊俏的男子,真是郎才女貌!”

    朱由校也说道:“朕只知肖卿家一表人才,哪知上官姑娘也是花容月貌。”

    上官晴听后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朱由校问道:“肖卿家,你们此次来到京城可否做好了准备?”

    “皇上放心,草民此次来到京城本来是想觐见皇上,谁知却无意闯入了皇宫见到了皇上。草民已经将魏忠贤等逆贼谋反之事告诉了太原府的左卫军梁将军,他已调动太原府大军会同洛阳王大人的大军不日便会抵达京城。”

    “甚好,许大人回京已经和朕说过此事。”

    “两路大军再加上成都府知府鲁吉英和大名府知府孙继科两位大人的兵马,草民认为魏忠贤等逆贼定会束手就擒,皇上不必担心。”

    “肖卿家辛苦了,你真乃忠良之后。”朱由校说完有些内疚地说道:“只怪朕当年糊涂轻信魏忠贤的话错怪了梁将军。此次你等若能平叛,朕定定会嘉奖梁将军和追封肖老将军。”

    “草民多谢皇上,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草民只希望皇上振作精神做好宫内的安排。”

    朱由校苦笑着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只听到房门一响,刘福推门而入,他急匆匆地来到朱由校身前跪地后说道:“启奏陛下,大事不好了,魏公公带着人进入皇宫了,他们已经到了午门。”

    朱由校一听吓得是大惊失色,他不知如何是好。

    肖一风忙说道:“皇上莫慌,让娘娘派人先将晴妹带入内宫,草民会隐藏起来,只要魏忠贤找不到我们,皇上平心应对,草民想他不会对皇上怎么样。”

    朱由校一听有道理,他忙对伺候的春梅和春香说道:“你们赶紧帮娘娘把上官姑娘扶到内宫隐藏起来。刘福,你把这里收拾一下。”

    春梅和春香赶紧走过去扶起上官晴跟着郑淑妃赶往内宫。

    刘福将床铺收拾干净后又将屋内收拾了一下。

    肖一风对朱由校说道:“皇上,草民暂且告退。”

    赵煦点了点头后坐在桌子前看着房门外面,就在肖一风离开不久,小墩子跑进来跪地道:“启奏陛下,九千岁在宫门外候旨求见。”

    朱由校稍稍平静了些说道:“召他觐见。”

    “遵旨。”小墩子起身来到门外对宫门处喊道:“皇上有旨,九千岁觐见。”

    在宫门守候的小桂子对宫门外等待的魏忠贤说道:“九千岁,皇上有旨让您进去见驾。”

    魏忠贤整了整衣冠后随着小桂子走入淑仪宫内,他来到殿内只是俯身道:“老奴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公公平身。”

    “谢皇上。”魏忠贤站起身看了看大殿之内。

    朱由校问道:“魏公公不在乾清宫见朕,为何跑到后宫来了?”

    “老奴听闻皇上昨夜身体有恙,老奴心里着急故此来到内宫见皇上,望皇上恕罪。”

    朱由校知道魏忠贤口不对心,但他嘴上说道:“多谢魏公公惦记,朕昨夜已看过太医,现在没事了。”

    “老奴臣还有一事要问皇上。”

    “魏公公有何事要问朕?”

    “老奴听闻有刺客昨夜潜入到李大人的府上行刺李大人,刺客被打伤逃至御花园外不见了踪迹,有人看到刺客跳过围墙潜入了宫中,老奴不知道陛下昨夜是否听到了什么没有?”

    朱由校假装吃惊道:“竟有此等事,朕昨夜睡得很香没有听到什么动静。刘福,昨夜宫中是否有刺客闯入?”

    刘福忙答道:“昨夜宫中没有任何的动静,老奴也并未见有外人闯入。”

    魏忠贤心想:朱由校啊朱由校,你就别给我装糊涂了,我就不信你没有见到过刺客。他忙说道:“皇上,老奴为保护皇上的安全是否可以让人里里外外搜一下后宫并多派人手到后宫来?”

    朱由校不悦道:“魏公公,这是后宫,你怎么可以让人随便搜查,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魏忠贤也不敢肯定刺客是否进入内宫之中,自己无凭无据如若搜不到人,谋朝篡位的计划岂不是会受到影响,我就让朱由校再当几天皇上,等到八月十五一过,我看你还能对我如此的无礼。他忙说道:“皇上,老奴捉拿刺客心急,皇上恕老奴言语无状之罪。”

    “好了,朕会没有事的,魏公公就先退下,朕有些累了。”

    很明显,朱由校下了逐客令,魏忠贤没有办法便俯身说道:“老奴告退。”就在他转身将要离开时一眼看到了桌子上放着的玉佩,他拿起玉佩问道:“皇上,这玉佩是何人之物,玉佩上面怎么还带有血迹?”

    朱由校一见玉佩心里就是一惊,然后他恨恨地说道:“这乃是朕的随身之物,是我母后的遗物,朕时刻记得母后和公主的仇,如若让朕知道是谁害死了朕的母后和皇妹,朕一定千刀万剐了他。”

    魏忠贤激灵灵打了个冷战,他带着人本想来后宫向朱由校兴师问罪并捉拿刺客。结果,他却碰了一鼻子的灰,尤其是朱由校提起锦妃娘娘和玲珑公主的事让魏忠贤十分的害怕,他只得带着手下扫兴地离开皇宫返回来九千岁府。

    魏忠贤走后,朱由校才从紧张的情绪中缓过神来,他对刘福问道:“魏公公走了吗?”

    “皇上,九千岁走了!”

    朱由校长出了一口气,他仔细地看着手中的玉佩问道:“刘福,这玉佩是何人之物?”

    “这玉佩是上官姑娘的随身之物。”

    朱由校看着玉佩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这玉佩乃是宫中之物,玉佩和朕的母后曾经所赐玉佩十分的相像,朕的玉佩上刻有一条龙,这玉佩上刻有一只凤,这乃是龙凤玉佩,玉佩是当年父皇因朕和皇妹赐予母后的。”

    “皇上是说上官姑娘……”

    “不好说。”朱由校说完从身上取出一块玉佩与上官晴留下的玉佩放到一起,两块玉佩色泽、形状几乎一摸一样,只是上面所刻的龙凤图案不同。

    “皇上,玉佩果然是一对。”

    “不错。”朱由校看着面前的两块玉佩,说道:“你快把肖卿家给朕找来,朕有事要问他。”

    刘福答应一声后跑了出去,还没有等他跑道门口,肖一风已经到了他面前。原来,肖一风一直隐藏房梁之上,他也听到了朱由校和刘福的对话,此时他听到朱由校召见,他急忙从房梁上跳了下来。

    “肖壮士来得正好,皇上正要召见你。”

    “在下知道。”肖一风来到朱由校的面前俯身问道:“皇上叫草民有何事?”

    朱由校拿着玉佩对肖一风问道:“肖卿家,这玉佩是何人之物?”

    “回皇上,这玉佩乃是义妹上官晴佩戴之物。”

    朱由校一听站起身说道道:“快,快带朕去见上官姑娘。”

    刘福在前,朱由校和肖一风跟在后面急匆匆地赶往郑淑妃的寝宫。

    来到郑淑妃的寝宫门外,朱由校推门而入,肖一风和刘福守候在房门外。

    郑淑妃和春梅、春香一见朱由校急匆匆地到来,她们跪地施礼道:“臣妾、奴婢拜见皇上。”

    朱由校忙说道:“爱妃平身,上官姑娘在哪里?朕要见她。”

    “上官姑娘就在里面休息。”

    朱由校跑了进去,郑淑妃和春梅、春香跟着走了进去。

    此时,上官晴正倚靠在凤榻上休息。

    朱由校来到凤榻前仔细地端详着上官晴,上官晴被看得不好意思了,她问道:“皇上为何如此看着民女?”

    朱由校自语道:“太像了,太像了,朕如不仔细看还真没有看出来。”他说完转身问道:“爱妃,你看朕和上官姑娘是否长得有些像?”

    郑淑妃看着朱由校和上官晴,她端详了半天后说道:“皇上和上官姑娘的眉宇和脸颊确实有些相像。皇上,您这是怎么了,为何这么问臣妾?”

    朱由校摇了摇头后把那块刻有凤凰的玉佩拿到上官晴的面前问道:“上官姑娘,这玉佩是不是你的随身之物?”

    上官晴看着玉佩说道:“不错,这是民女随身之物,自幼一直戴在身上。”

    朱由校上前拉着上官晴的手泣不成声,这让上官晴十分的不好意思,她挣脱开说道:“皇上,您这是怎么了?民女万万不敢冒犯皇上。”

    “玉佩既然是你的自幼佩戴之物,那就错不了了。”

    “民女不明白皇上在说什么?”

    朱由校从身上拿出自己佩戴的玉佩说道:“这原是一对龙凤玉佩,你所带玉佩为凤佩,朕这块是龙佩。”

    上官晴看着眼前两块样式一样的玉佩,她十分奇快地问道:“皇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朱由校擦了擦眼泪说道:“如果朕没猜错,你就是朕当年失散的皇妹玲珑公主朱玉珏。”朱由校此话一出惊呆了眼前的上官晴,就连身旁的郑淑妃和春梅、春香也感到十分的吃惊。

    上官晴不知道说什么,她愕然地看着朱由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朱由校看到上官晴不敢相信自己的话,他说道:“父皇曾对我讲过,当年母后甚是得宠,生下朕和皇妹,父皇便赐予母后一对龙凤玉佩分别戴在朕和皇妹的身上。朕当年龙佩在身说明父皇认定朕将继承大统。”

    上官晴依旧没有缓过神来,她看着朱由校直发呆。

    “然而,这却遭到陈妃的嫉妒,她一心想让他的儿子登上皇位,她便暗地派人挟持母后和你我兄妹,朕逃出魔掌后得到了王皇妃的保护才免遭一劫,虽然陈妃事情败露被父皇打入冷宫,可母后和皇妹却不知所踪,父皇因气成病卧床不起后才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朕。”

    上官晴此刻才缓过神来,她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场梦一般看着朱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