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卷浮沉
繁体版

第1章 赶考

    张书颜想到的好东西是家里培育的两盆珍珠黄杨,这也是张父生前所得,当时品相一般,但经过父女二人这些年的修剪,现已颇具观赏性。

    次日一早,张书颜先行拜访了梁夫人。进屋后,书颜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夫人对我家多有帮助,这次书杰准备去州府应试又要给府上添麻烦,真是不好意思。”

    梁氏笑道,“这有什么,书杰这孩子听话孝顺书又读的好,两人作伴相互探讨些学问,说不定对志儿应试也有帮助。你知道吗,现在武举和以前也不一样了,还要考兵法和策论。”

    张书颜笑道,“夫人谬赞了,我那弟弟说不得在很多事物的见解上还不如二公子呢!”说着将那带来的盆景献上,“这是家里培育了多年的珍珠黄杨,请夫人赏玩。”

    梁氏笑道,“早就听说张夫子喜爱摆弄花草,在培育上也有心得,原来是真的。”

    张书颜笑道,“不过是小技而已,更多是为了修身养性。”

    梁氏道,“对了,我前些日子听闻有地方进献了珍珠黄杨,深得宫中喜欢,与这是同一品种吗?”

    张书颜道,“确是同一品种,只是听说那匠人技艺高超,栽培的更具美感。”

    梁氏稀奇的看了看,只见那黄杨小小的一株但是叶片细密、枝干苍遒有力,好奇道,“张夫子谦虚了,只是这树木既然称为‘杨’怎又会如此小小一株?”

    张书颜道,“此树珍贵就珍贵在此,据说此树生长在高山上,大约需要百年时间才能长成一尺来高,又耐风寒,故而多有文人赞许其风骨。”

    梁氏点点头,“原来如此,我说怎么就那么金贵呢,多谢张夫子相赠了。”

    来到书房,此时距离授课还有一刻钟时间。玉儿刚刚练完功,已经换好衣服,但还在那里比划回味,看见夫子来了,赶忙行礼请安。

    张书颜问道,“玉儿你今日比划的怎与往常不同?”

    玉儿神神秘秘的说道,“夫子,你可别告诉别人,今日我缠着二哥教了我一套拳法。”

    张书颜笑道,“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玉儿小声道,“母亲目前只是让我练箭,还没松口让我练其他功夫呢。若是她知道了,定是要教训我二哥的。”

    张书颜奇道,“那你为何要练拳啊?难道你还真想当那女英雄?”

    玉儿道,“夫子言重了,去年中秋节发生的事情我还记得呢,若是我能习得些许武艺就能保护好自己以及亲人不受那坏人欺负呢。”

    张书颜摸摸玉儿的头道,“你的想法挺好,只是不要在外面露出行迹,你毕竟还是女孩子,要知道世人多喜欢那些个温婉的女子。”

    玉儿道,“夫子放心,我懂的。”

    二月初六,张书杰和赵志就要启程去那州府备考了。临行前,张家姐弟反复查看那笔墨纸砚是否备足,那备考的书籍是否都带了,关键还有那路引、文贴和保书缺一不可。张母帮着准备衣物鞋袜,因天气还有些寒冷,光那夹衣就备了三四件,又拿了件厚斗篷给他夜间御寒。再是一切从简,也收拾出四个大包袱出来。

    张书颜早早就兑换了二十多两的散碎银子和一些铜钱,一小部分给他放在荷包里,其他的放在一个小木匣子里,嘱咐道,“这一路虽说是跟着赵二公子一起去州府,但你也不可小气,该打赏的打赏。在吃食上也要注意,可千万别节省,该吃吃该喝喝,身体康健最关键。”

    张书杰担忧道,“姐姐你放心好了,只是你备了这么多银子,家里怎么办?”要知道,就算含了书杰上学的学费这二十两的银钱都够张家生活两三年的了。

    张书颜笑道,“穷家富路的,多备些总是好的,加上你这一来一回的大概要有二十来天的时间呢,银钱可不能少。路引、文贴和保书一定要保管好,其它的若是有什么缺的就在州府买了,贵些也无妨。家里你不用担心,我心中有数。”

    次日一早,赵志已经带着马车和仆从来到张家门口,钟小四帮着将行李提上了马车。张母和书颜将弟弟送出门外,又再三谢了赵家的帮忙。在家人的不舍和期盼中,一行人前往州府应考去了。

    弟弟陡然出门,张家母女觉着家里好似一下就冷清了许多,眼看时辰差不多了,张书颜收拾收拾就准备出门,临走前叮嘱母亲关好门户,好在家里的小土狗已经长大了,由原来小小肥肥的一只长成了威风凛凛的模样,看家护院是绰绰有余。

    因今日提前过来,待张书颜来到院子里,只有那秋菊正在打扫院子。看到夫子过来了,秋菊赶紧前去禀报。

    玉儿刚练完功换好衣服,正准备吃早餐,听得秋菊来报,赶紧先去书房见夫子,“夫子今日怎么这么早。”张书颜道,“我在家无事,就先过来了。”玉儿道,“夫子,我正准备吃早饭,您吃过没有?”张书颜道,“你去吃吧,我在家用过了。”玉儿道,“谢过夫子,那我一会就过来。”杨嬷嬷赶紧让秋菊给夫子沏茶倒水,春桃伺候玉儿快速吃完早饭,就过来了。

    距离上课的时间还有两刻钟,玉儿见夫子坐在椅子上有点出神,又不敢打扰,只得静静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过了片刻,张书颜缓了过来,看见玉儿正襟危坐的样子,不禁微笑起来。

    玉儿看见夫子笑了,也跟着笑了起来,“夫子,您这是怎么了?很少见您出神呢。我知道了,是不是书杰哥哥去了州府,您不放心啊!”

    张书颜道,“杰儿长这么大还没有出过远门呢~”

    玉儿笑道,“这您就放心吧,我二哥是老出门的,那些个坏人都近不得身,再加上还有小四哥贴身跟着,不会有事的。”

    张书颜也是奇道,“赵二公子也去考那武举,我怎感觉你家里倒不似那么紧张?”玉儿道,“我二哥自小就在军营里长大,这有什么难得?”

    张书颜又问道,“赵二公子去了州府,那你早上的课业怎么办?”

    玉儿道,“哥哥早就给我布置了功课,每天都要扎小半个时辰的马步,还要射箭打拳,等他回来是要考我的,若不合格以后就不教我了,我可不敢松懈呢。不过一个人练有点无聊,我叫了春桃秋菊她们陪着我一起练,嘿嘿。”

    张书颜奇道,“看来你的这个武师傅教的还挺认真的。我看时辰差不多了,咱们开始今日的课程。”待学了半个时辰后,又练了半个时辰的大字,张书颜在一旁指导。别说,玉儿的字虽还没有形成笔锋,但那字写得也是颇有力度,这可能也与她勤于练武有关。

    回到家中,张家母女都有些挂念书杰,也不知他在外吃不吃的惯,住的地方安不安全,身体是否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