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卷浮沉
繁体版

第19章 责任

    张书颜从屋内拿了几块糕点,包了起来,拿给刘婆子,“刘婶,今日真是多亏了你。这是今日早上才买的糕点,带回去给你家小子当做零嘴儿吃。”

    刘婆子本来就拿了张书颜十个大钱,又给包了糕点带回去,自是喜笑颜开:“张家姑娘,你真是太客气了,咱们都是街坊,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对了,上午我还帮着将午饭做好了,放在厨房了,一会你们记得抓紧吃啊。天热,饭食可别放坏了。”

    刘婆子走后,书颜暂时没有胃口,准备先给母亲擦拭下身子。

    只见书颜打了热水放入木盆中,又兑了些凉水,调至不冷不热,就端着进来房内,看着母亲的睡颜,于是轻手轻脚的用手巾帮母亲擦了擦汗,让她休息的舒服一些。

    看着母亲憔悴的睡颜,心如刀绞。本是幸福之家,奈何父亲两年多前去世,弟弟还小,即使自己再有能耐,也是女子,无法支应门庭。现在家里在族中的地位也是大不如前,否则就郑经着小小秀才又怎能欺负到家门口来?

    张书杰抓药回来,轻轻走入房内,就看见姐姐坐在床头,背对着他,肩头轻耸。他呐呐的张了张嘴,轻声叫道:“姐姐!”

    张书颜赶紧拭了拭泪,起身道:“药抓回来了?”

    “是的,姐姐,药已经拿到厨房,我已经按照用法先用水浸泡了,一会就可以煎药了。”因张母常年病弱,这煎药的事情也是就轻驾熟。

    “好的,我们先出去吧,让母亲在休息一会。”姐弟俩轻轻带上房门。

    两人来到厨房,将药给煎上,然后胡乱吃了点饭食,张书颜说道:“杰儿、现在也没有什么事情了,午后还是去学堂上学吧。”

    “姐姐,我回来的时候已经和夫子告了半天假,夫子也允了。母亲现在虽然无事,但不能离人,我还是明日再去上学吧。”张书杰说道。

    “也好,”书颜点点头,“一会,你帮我去赵府告个两天假,就说母亲病了。”

    “对了,姐姐,母亲身体本来已经大好了,怎么又严重了?”张书杰问到。

    “都怪那郑家的。”张书颜咬牙切齿的将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气的张书杰立马就想打到他家去,可是考虑到姐姐的名声又不能乱来,真是憋屈的很。

    书杰说道:“要不明日我在家里吧,万一他又来找麻烦呢?”

    书颜安慰道:“不行,怎能请假呢?这样你的课业会跟不上进度的!放心,这几天家里都会紧闭门户,我也会让刘婆子多待一会,青天白日的,想他也不会乱来。”

    “若是敢再来闹,我就找到族里,想来族里为了名声,不会不管的。”顿了顿,张书颜又说道:“弟弟,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只要你中了秀才,那就是在县里挂了号的,族里也会重视咱家,那个小人自然也就不敢招惹我们了。”

    书杰郑重的点点头:“姐,你放心,我一定好好跟着先生读书,考秀才、中举人、中进士,再也不让你们被人欺负。”

    张书杰欣慰的笑了笑,夹了块红烧豆腐到弟弟的碗里,“来多吃点,补补脑子。”

    饭后,张书杰去赵府帮姐姐请假;。颜则在家里伺候张氏喝药,渐渐地药效也起了作用,张母慢慢的睡了过去。

    书颜将锅碗瓢盆洗净后,一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开始着手给母亲熬粥。只见她用一个小砂锅熬了大半个时辰后,黄精和粳米都已经融在粥里。书颜将粥盛出来,放在桌上晾凉至不再烫手,然后用托盘端着送到了房内。

    书颜轻轻的喊道:“母亲,醒醒,饿了吧!我刚熬了粥,起来吃点吧。”

    张母被叫醒,点了点头,然后被书颜扶起,喝了大半碗粥后,就喝不下去了,书颜也没有勉强。张母靠在床上,看着女儿清减的面容,心里泛酸:“书颜,今天吓着你了吧,都是为娘的不好,不仅没能护住你,还要你为我担心。哎,如果你父亲还在世该多好!”张母想着就更加伤怀了。

    书颜忍着伤心,强颜劝慰道:“母亲,您这说的什么话。虽说咱家不是大富大贵,但从小您和父亲对我和弟弟都是悉心教导、照顾的也是无微不至。虽说父亲去了,但我也长大了,有能力照顾您和弟弟。等明年弟弟考过秀才试,咱家就有底气了,日子也会越高越好的。还有,刚才大夫说了,其实您的身体已经无碍了,只是要注意调养;您可不能总是伤心了,我们还希望您活到九十九,看着弟弟开枝散叶、四世同堂呢。”

    一句话说的张母欣慰不已。是啊,最困难的时候已经快过去了,好日子就在前头。

    这边张家弟弟去了赵家帮姐姐告个两天假,接待他的是李管家。李管家听闻后,将此时禀报给了梁氏。

    此时,梁氏正在教导玉儿一些简单的女红。梁氏听闻后,吩咐夏荷准备些适宜的补品,明日一早由夏荷代表府上前去探望。玉儿听了,吵着也要一起去。梁氏想了想,张书颜毕竟是玉儿的夫子,再说张家也是耕读世家,张父虽然已经去世,但毕竟也曾是个举人。她家里有事,只是安排侍女前去探望,礼节上确实欠妥,玉儿前去则正正好,也就允了。只是梁氏反复叮嘱玉儿不可调皮,要快去快回,玉儿一一答应了。

    梁氏还不放心,又嘱咐了杨嬷嬷一遍,让她一定要看紧小姐。

    回到院中,玉儿想到张母还绣了绢帕送她。这次张母病了,前去探望,又怎能空手而去呢?可是想了半天也想不出送什么,总不至于将我最爱的小弹弓送人吧。

    杨嬷嬷看着玉儿紧蹙着小眉头的样子,忍不住问道:“小姐,您怎么了,是有什么心事吗?”

    玉儿灵光一闪,这不是有杨嬷嬷吗?于是问道:“嬷嬷,夫子的母亲生病了,您说我带什么去探望呢?我想了半天都想不出。”

    杨嬷嬷笑道:“原来小姐是在担心这个,夏荷姑娘会准备好的。”

    玉儿又道:“夏荷姐姐是代表家里去探视的,我也想单独送点什么?”

    杨嬷嬷想了想道:“人情往来,有时候讲究的是对等,如果送太过贵重的物品,张夫子会有负担,送些吃食最好。我听说鸽子汤最是适宜体虚的人食用,不如让人送十来只活鸽去张家吧,现吃现炖,最是滋养。”

    玉儿眼睛一亮,是个好主意,就等着第二天一早去张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