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疯批太子,摄政王要杀我
繁体版

044 本太子要进考场了

    “应该,不会。”

    院试的竞争那么大,看来他真应该回去复习了,别到时候考得比太子还要差,那就真的太惨不忍睹了。

    想到这里,他就打算回去复习了,“太傅,院长,我先回去复习了。”

    “太子今日怎么没来上朝?”

    摄政王放下奏折,看的时间久了,眼睛难免酸涩。

    翠月站在下方,说道:“殿下这几天都在忙着备考,太傅给他报了参加院试的名。

    “这倒是稀奇了,本王挺好奇太子能否通过院试。”

    摄政王想起在以前,少年还是很聪明的,基本上都能做到过目不忘。

    不论是学文还是习武,都很有天分。

    只是自从庸皇驾崩后,少年就再也没有摸过他的笔和剑。

    如今他要重新捡起笔来,又是否能够一飞冲天呢。

    “微臣相信太子。”

    闻言,小翠只是淡淡的说道。

    语气中的坚定却不容忽视。

    摄政王讪笑着摇头,她是先皇后留下的人,自然是无条件的相信太子。

    只是,摄政王想起少年避自己如避洪水猛兽的模样,不由得有些不满。

    他问道:“你觉得本王是个怎样的人?”

    小翠有些讶异一向自信果敢的摄政王会问出这样的话,略微思索后回答,“摄政王是下官见过的最勇敢的人,足智多谋,能牵扯住大庸朝内部的各大官员势力,能够治理好国家的人唯有摄政王而已。”

    摄政王挑眉,“想不到你对本王的评价这么高。”

    “只是,为何他就不会看到本王的好呢。”

    只会一味的躲着他,生怕自己对他不利。

    后面那句呢喃小翠并没有听清楚。

    小翠敢下出这样的评价,一是摄政王虽然在外人眼中残暴不仁,但对如今官官相护的大庸朝来说,却像是一把利刃,锋锐,无可匹敌。

    二则是因为,这个国家的皇帝只有一个人,无论摄政王再怎么功高震主,最后那人一定是太子。

    翠月是有依仗才会下此断言。

    不过这些就不必和摄政王讲了,到时候他要是敢霸着位置不让,那翠月就会拿出那件东西。

    现如今,还是得先回去看看太子复习得如何了。

    距离院试只有半个月了。

    不仅东宫,就连皇家学院内的学子都明显用功了许多。

    平日里混不吝的杜明晦几人都开始用功。

    身为皇城本地人,院试是他们必须得参加的,考取不同的功名后就会被派往不同的地方。

    这是决定前途的一轮又一轮的考试。

    能走到哪里,全凭自己的实力。

    可他们以前从未学习过,现在才开始背书,不仅背的内容杂乱无章,而且还是背了又忘。

    他们发现陈好底子是真不错,不仅能背出古书上的内容,而且还能对应问题灵活做出自己的判断。

    院长对此难得的点头赞赏了一下。

    一下课,陆千机就上前钩住了陈好的脖子,用拳头捶了一下他的胸口,“可以啊,陈兄,想不到你竟然一直在扮猪吃虎。”

    陈好无奈,“哪有,还不是我爹说不念好书不让我玩蛐蛐,所以我都是在学堂里斗蛐蛐,回到家后,我爹就给我安排了整整十五个夫子,每个月轮换一次,背不出来就要没收了我的蛐蛐。”

    “要不是为了蛐蛐,这书谁愿意念啊。”

    陈好想起家中的十五个夫子,每天都拿着戒尺在府内等他,好一段时间,他都不想回家。

    “那你这也比我们好得多啊,我们这是临时抱佛脚,要是考得不好,回家皮鞭子就要甩下来。”

    白鸽说着,目光不由的看向了书堆里的杜明晦。

    要说惨,还真没人比杜兄惨啊。

    他爹简直是不拿他当亲生儿子啊,往死里揍他。

    一身锦衣,风流倜傥的李公子走了过来,“你们在作甚,这般热闹?”

    二人齐齐羡慕的看向他,“还是李兄好啊,他爹都不会逼他学习。”

    “你跟李兄比什么,他家家大业大,够吃十辈子都不止了。”

    杜明晦依旧学得两眼蒙圈。

    陈好逗着桌上的蛐蛐,目光看向窗外,“也不知道太子近来如何了?”

    东宫此时就快要冒火了。

    一众宫女太监站在门外,门内传来一声声急促的翻书声,一页接着一页。

    翻的速度太快了,众人都怕太子学习学的走火入魔了。

    “殿下他还好吧?”

    一名宫女小声道。

    众人发现太子没有以前那么暴虐无常,心里稍微轻松了一下,可眼下太子的举动却让众人不由得焦心起来。

    “不清楚,希望殿下没事,不然咱们的好日子恐怕就到了头了。”

    这段时间是他们进宫以来过得最快乐的日子,太子不再喜怒无常,也不会折磨他们。

    但眼下殿下这狂躁的模样,让他们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此时翠月走了进来,看着宫女太监们都小心的站在门外,她问:“怎么了?太子还没吃午饭吗?”

    几名宫女的手里都拎着食盒,却不敢进去。

    翠月接过食盒,打开了门。

    “殿下,现在已经过了午饭时间,怎么还不吃饭。”

    “没空。”

    姜宁头也不抬,手上的笔动了飞快,“小翠,帮本太子看看这些试卷做的怎么样了?”

    姜宁从自己写的那张试卷下抽出一沓已经写好的卷子。

    小翠那道手,才发现有些厚啊,这些至少的有五十套。

    殿下半个月时间就做了这么多。

    “好,那我帮殿下改改。”

    刚好她过来的时候顺便去翰林院要了所有试卷的标准答案。

    寝殿内,一个在用红笔改试卷,一个则是昏天暗地的写试卷。

    题海战术是能最快了解各个地方的出题习惯和出题方向的方式之一。

    她也不是小翠拿来的试卷全都做一遍,一来时间不够,二来做的试卷太杂,反而不容易定位到几位出题人的出题思维。

    所以,姜宁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先将所有的试卷都审核了一遍,挑选出来一百多套试卷。

    只要把这些试卷做完,那么最起码通过院试不是问题。

    姜宁又写完一些试卷后,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看到桌上的食盒,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饥肠辘辘。

    打开食盒后,拿出几块点心先垫垫肚子。

    看了看小翠还在专心批改卷子,她拿起几张试卷来看了一下,前几张因为记不住古书上的内容和思想,做的可谓是惨不忍睹,一个接一个的红叉格外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