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繁体版

第796章 南洋绝对利益圈(二合一,求订阅)

    “……他们不是玩家,但是他们却可以决定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阁下的话让柏林和程鹏安这两位南洋的情报负责人有些懵圈了。

    “他们是?”

    “他们的力量一直被忽视,但是现在,他们将会是决定性的力量!”

    李毅安从报告中抽出一张照片,用笔在其中一位元帅的身上画了个圈,说道。

    “朱可夫,胜利象征,他代表着军方,他们站在谁的背后,谁就会赢!”

    军方!

    谁能想到在大清洗的时候,几乎被扫荡一空的军方,会成为这场游戏的决定者呢?

    以前李毅安曾看过一篇文章,其中提到赫鲁晓夫与朱可夫的决裂,文章是站在朱可夫的立场上写的,其中特别提到朱可夫的支持使得赫鲁晓夫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而军方之所以支持赫鲁晓夫,原因很简单——他们同样不想贝利亚上台。

    其实利用苏俄威胁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一个不小心甚至可能会伤到自己的,毕竟,威胁并不仅仅只是口头上的,而是会对南阳本身造成直接伤害。

    一句话,当年的“大清洗”让军方记到骨子里了——5名元帅中的3人、4名一级集团军级将领中的3人、12名二级集团军级将领的全部、67名军长中的60人、199名师长中的136人、397名旅长中的221人。

    有时候还是需要装一些糊度的,李毅安并不想给人留下来,自己无所不知的假象,毕竟现在历史的发展正在一点点的超出历史。这也意味着他不可能永远成为一个准确的预言家。

    有些事情,总是无法避免的,不论是不是愿意面对该发生的事情总归会发生。

    “那么军方会支持谁呢?”

    “嗯,在适当的时候应该通过一些渠道通知他们一声……要是一意孤行的话……到时候,可就别怪南洋大行霸权主义了……”

    柏林点点头。

    这当然不是正变,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也不是要取而代之,而是会支持一个他们信任的家伙上台,这个家伙是谁呢?

    而这才是军方最终支持他的根本原因。

    一直以来,赫鲁晓夫和军方的关系都是非常融洽的,而且他们在战争期间也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

    但是这种缓和也就是局部缓和,比如半岛,半岛可能会停战,但是其它地区,比如法属印支会成为新的热点,我们需要加强对那里的监控。”

    “我明白。”

    如此轻言一声,李毅安的眉头蹙着,然后自言自语道。

    在程鹏安和柏林离开之后,站在地图前,看着在中南半岛,李毅安不由长叹道。

    随后李毅安又叮嘱他们加强对周边的情报工作。

    虽然那个活不是贝利亚干的,可却是他的前任干的,贝利亚那个家伙主持内务部的时候,也没少干脏活。

    虽然很困难,但有些事情总需要去做。

    “中南半岛……看样子是撑不住了……马来亚!”

    真真假假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最终的胜利者是赫鲁晓夫!

    想要一直做预言家,只有加强情报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够在未来做出准确的判断。

    不得不说,这些从卫国战争硝烟中走出来的元帅们还是有识人之明的。

    再怎么说,南洋也是有资格充满地区小霸的,霸权主义嘛!

    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时,决心在必要时武力保护南洋的势力范围,不对,应该是保护“自由世界”时,李毅安的内心非常清楚,如果真的打一仗,南洋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到那时候,可能会是一场持续数年的战争,但是与美国的束手束脚不同的是,一旦战争爆发,李毅安是绝对不会捆住军方手脚的,越境轰炸会从一开始,就进行,总之一句话,南洋的绝对利益圈,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染指。

    对于那些在卫国战争中的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元帅来说,他们非常清楚应该怎么样保护自己。

    于是乎,军方成了赫鲁晓夫最大的支持者,甚至有一个说法,在钢铁倒下时,赫鲁晓夫之所以最晚过去,就是在和军方沟通,也就是朱可夫等人沟通。

    李毅安耸了下肩膀,说道。

    “谁知道呢?”

    而李毅安的底线就是包括马来半岛在内的南洋群岛,这一地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步的。

    “勿谓言之不预也……”

    “对于铁幕另一边的事情,我们在很多时候只能靠猜测,这肯定是不行的……”

    就是赫鲁晓夫。

    当然正像朱可夫他们现在选择支持赫鲁晓夫时的推测一样,哪怕是打倒之后他也没有肉体上消灭朱可夫,并且没有因此进一步扩大化,而是仅仅止步于朱可夫。

    毕竟,这是历史!

    同样也是军方的最终选择,只不过是现在支持赫鲁晓夫的军方并不知道,几年之后,在坐稳这个位置之后,赫鲁晓夫就会把朱可夫给打倒。

    “虽然苏俄的新领导层不管是谁,都会采取一个短期内缓和的策略。

    “整个群岛地区,都是南洋的绝对利益圈,绝对不能作任何让步

    ,如果有必要的话——在必要的时候,就要做好在马来亚打一仗的准备!”

    所以,对于贝利亚,军方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小子有可能再次发动大清洗,哪怕是他现在没有这个想法,但是谁敢保证他将来不那么干呢?

    说罢,李毅安把目光投向柏林,问道。

    盯着马来亚,李毅安的眉头蹙成了一团儿。

    “所以以后我们应该加强在那里的工作。”

    这样的话……那就把这小子干掉吧!

    也正是在战争期间的合作,让军方的人相信赫鲁晓夫绝对不会发动大清洗。

    要是不实行怎么能对得起南洋这些年的发展,其实,在骨子里头,李毅安都是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南洋一直致力于自己身的发展,不就是为了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展现自己的实力嘛,而且能够让人敬畏的,也就只有实力。

    “马来半岛,不过只是绝对利益圈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自言自语中,李毅安盯着地图上的自己画下来的“南洋绝对利益圈”,眉头不禁轻轻一挑,目光变得有些凝重。

    “想要构建绝对利益圈,就必须首先保证对绝对利益圈的控制,否则又怎么会是绝对利益圈呢?”

    在这个绝对利益圈中,有三个特殊的地方,一个是与红色暹罗有领土接壤的马来半岛,尽管现在南洋在那里构建的割离带,用于阻断可能的输出,但是谁都不知道,输出会不会停止。但是就控制上来说,随着唐人在当地政体中占据主流位置,未来唐人对马来亚的控制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未来的马来亚必定是另一个以唐人为主的国家,也是受南洋直接控制的国家,南洋对马来亚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而且也会在当地驻军,所以,马亚来亚虽然特殊,但是大局已经定下了,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而另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菲律宾,现在菲律宾还是非常自得的,毕竟,人均GDP是亚洲第二,而且每年还有大量的美国援助,人家能不得意吗?这个国家是美国的亲儿子,这也意味着,南洋不能直接插手其内部事务,而且在棉兰老的问题上,两国关系看似平和,可实际上马尼拉对南洋是非常不满的,毕竟,棉兰老特别区,就是在南洋的支持下推行的,在很多菲律宾人看来,这是在分裂他们的国家。

    当然对此,南洋一直都竭力否认的,从来不承认过这一点。但是却从不否认南洋与棉兰老地区的八十万唐人之间的特殊联系,因为他们都持有南洋护照,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一边光明正大的否认,一边悄悄的去做。

    而这也导致南洋与菲律宾的关系处于某种僵局之中,哪怕是有一位带头大哥在那,也左右不了两国之间僵持不下的关系,但菲律宾能做的甚至连发脾气的权力都没有,毕竟,南洋是有核国家。

    但是对菲律宾,李毅安是没有任何恶意的,他甚至相信,在未来伴随着棉兰老经济的腾飞,棉兰佬特区甚至有可能反向控制马尼拉,通过选举的方式,毕竟,菲律宾人同样也渴望过上好日子。甚至从长远来看,伴随着南洋的崛起,菲律宾的“唐人化”也不是没有可能,等到学习华语成为其主流之后,菲律宾势必会走向“唐人化”,以期望能够搭上南洋的大船,等到棉兰老主政菲律宾之后,势必会顺应民意,在菲律宾推行华语教学。

    这不是没有可能,就像另一个世界,墨西哥曾经公投要加入美国一样。虽然李毅安并不愿意收下菲律宾这个累赘,但是如果棉兰老那边能够控制马尼拉的话,他倒也不排斥,要是能够让菲律宾“唐人化”,那自然就是再好不过了。

    所以,总的来说,菲律宾虽然目前在美国的控制下,但是对南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印尼,相比菲律宾,印尼才是南洋绝对利润圈里,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同样也是最大的威胁,从人口上来说,拥有7000万人口的印尼,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还是和平教国家,有这样一个未来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做邻居,而且还都是和平教徒,无论如何都让人放心不下来。

    而且他们现在还和苏俄进行合作,未来他们之间的合作只会更加深入,他们双方的合作甚至可能会超过另一个世界,毕竟,伴随着南洋的崛起,作为美国在西太平洋最重要的基石,苏俄肯定会千方百计的给美国添堵,他们会通过向印尼提供军事援助的方式,来给美国添堵,以牵制南洋的力量对。

    从安全的角度上来说,那可就不是添堵的问题了,而是赤果果的威胁,现在南洋也是原子弹俱乐部中的一员,如果将来出于“全球战略”的角度,苏俄要是在印尼部署导弹呢?而且还是带原子弹的那种。

    别说是部署核导弹了,就是在印尼驻上几万苏军,对于南洋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从清除威胁的角度上来说,分裂瓦解印尼,就是南洋必须要去的事情。毕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什么样比打造自身的安全圈更重要的事情了。

    或许,了解未来的李毅安很清楚,未来的世界大势是以和平为主,但是这种和平是大势的和平,

    但是区域内的局势紧张,却从来不曾停止过,每一个地区,都有不稳定因素,而印尼,就是南洋群岛,也就是南洋绝对利益圈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这个不稳定因素,要是不加以清除的话,南洋是睡不踏实的!

    “印尼……”

    盯着地图上的绝对利益圈,李毅安点着一根雪茄,默默的抽了起来,在烟雾燎绕中,李毅安不时的把目光,在印尼的几个岛屿上打量着,思索着,良久之后,他自言自语道。

    “这件事,还是不能操之过急,步子大了容易扯着淡,慢慢来……”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如此,越是重要的事情,越不能着急,既然已经决定要利用印尼内部的问题,促成它的瓦解,那就剩下的就是静观其变,等待合适的时机,在这个时候,比拼耐心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点,需要九头蛇那边多做一些文章,秘密情报局,也可以介入一下。”

    走到那张宽大的柚木书桌前,思索了一会,李毅安便给秘密情报局那边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里就接触扶持印尼反对派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沟通了之后,才挂上电话。

    不一会,外交总长李国仁来了,他一进来就首先说明了情况,然后询问是否派人参加钢铁的葬礼,是以南洋的名义派一名特使,还是由驻苏大使参加。

    “外交部现在的责任,则是要对后钢铁时代的苏联,做出一个具有专业性的评估。”

    虽然从钢铁的影响力上来说,南洋确实应该派遣特使过去去参加钢铁葬礼。

    但是这个风头,暂时还是不能出的,

    好歹南洋现在还是美国佬亲口承认的“亚洲安全基石”,直接派特使去苏俄参加钢铁的葬礼就……这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至于葬礼的事情……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不是葬礼,而是后钢铁时代,如何打交道。对于国家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李毅安知道赫大玉米棒子是胜利者,但那是另一个世界,万一要有了变动呢?

    所以,这个时候,最靠谱的选择是什么?

    就是置身事外。

    外交部同样也要置身事外,这才是最靠谱的。

    “让大使代表吧,现在莫斯科的局势很微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适当的保持距离,等到当地的局势稳定之后,再和他们打交道。”

    现在……让他们自己去斗吧!

    “阁下,大使馆那边,认为贝利亚很有可能会是最终的胜利者,他的建议……”

    不等李国仁说完,李毅安就打断他的话说道。

    “发电给大使馆,告诉他们不要有任何建议,他们必须要和所有人保持距离!”

    阁下的决定,让李国仁一愣,说道。

    “阁下,这是和新***进行沟通的好机会。”

    “要是选错了,就万劫不复了!”

    李毅安直接说道。

    “当年湾岛的那位,选了杜威,可结果呢?”

    提着常校长的教训,李毅安很清楚,现在各国都在试图与苏俄的新***打交道,这些国家这么迫切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他们掌握的情报来分析,钢铁并没有安排好接班人。

    在钢铁身后高层还是有很多人选的,正因为人选多,新***会是谁,就是有待商榷的事情。

    新***有没有钢铁的权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选错了对象,让新***给记恨上。

    足够南洋喝上一壶的。

    历史上……美国、英国都选择了沉默,而法国却好死不死的,主动向马林科夫表示祝贺,然后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从法属中南到阿尔及利亚,法棍被敲的一头棍伤,直接被打了几记闷棍。

    不得不说,在有些事情,还是保持距离的好,这是为了避免遭到别人的记恨,赫大玉米棒子,看似粗暴,可却是一个非常用记仇的家伙。当然现在也不适合与他接触,万一改变历史了呢?

    “阁下,您的意思是,莫斯科的局势还不稳定吗?”

    “钢铁……”

    李毅安张着嘴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他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

    “如果钢铁选择了接班人,一切都还好说,现在,在这种不明确下,我们都不知道,谁会最后胜出,在最后的胜利者胜出来之前,我们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好了,以后我们只需要做好与一个没有钢铁的苏俄打交道的准备就行了,没有了钢铁的苏俄……不足为惧!”

    这句话说出口,李国仁不禁微微皱眉,说道。

    “阁下,苏俄还是非常强大的!”

    “不!”

    李毅安摇头道。

    “这个强大是只是表像,苏俄过去只有一个沙皇——就是钢铁,在钢铁的时代,苏俄所有的盟友眼中,对钢铁沙皇都是无限的敬畏,而钢铁去世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有这个威望了,现在的苏俄,只是苏俄而已!”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李毅安的心里难免有些可惜,如果钢铁能再活二十年的话?那么未来领导世界很有可能是苏俄……不,至少美国不会成为冷战的赢家!

    但无论如何,钢铁时代结束了,他的去世,注定将来改变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