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繁体版

第790章 盛世危言(第一更,求订阅)

    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你!

    在玛格丽特.希金斯悄然离开酒店的时候,她并不知道的是,有人就跟上了她。

    或许从表面上来说,南洋对这些美国记者敞开了大门,他们可以随意的去采访。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在身处特殊环境中的南洋,适当关注是非常必要的。

    不过也就仅仅只就局限于此。对于保安局来说,这只是一件小事,甚至可以说是不值一提的,毕竟,在南洋外国记者并不仅仅只有希金斯一个人,甚至如果不是因为她是杜鲁门随行记者团队中的一员……甚至都不一定会有人关注她。

    作为客人的杜鲁门,在南洋参观的时候,身为主人的李毅安反倒显得很轻松。

    顶多也就是准备一场招待宴会,不过这种事情,会有专人负责,而且玛格丽特也会参与其中,公主出身的她,最擅长的就是做这些事情,这事人家是专业的。

    闲来无事李毅安把自己锁在书房里,然后用反射幻灯机投放在银幕上的各种图案和表格。

    这时候,如果有懂行的人进来,一定能够看得出来——这些都与人造卫星有关。

    既有火箭的图纸,也有人造卫星设计草图,也有轨道资料,这些资料在几个小时前刚送到官邸。

    两天前,万户角那边送来了一份报告——已经完成了万户5型火箭和人造卫星的设计。

    当时苏联第一颗卫星上天后,美国人就如同被人狠狠扇了一大巴掌!而且还引起了人们的恐惧,美国不再是安全的,苏联可以打击到美国本土。

    但是坏的一面呢?

    “如果由南洋发射第一枚人造卫星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看着报告上的时间,以及两个方案的选择,李毅安的眉头却皱成了一团儿。

    尽管万户角那边的报告给出的时间非常明确,虽然南洋的大型捆绑式火箭还只是方案,但是用万户四型仍然可以把卫星打上天,当然这个卫星肯定不大,可能只有十几公斤,当然了,历史上美国人发射的那枚卫星重量更轻,只有区区几公斤。毕竟,万户四型的整体推力在那里摆着。

    效果?

    也正因如此,万户角那边才会给出两个方案,一个是用万户四型,从目前来说,他的技术是最成熟的,但是推力非常有限。

    “要是愿意的话,八月份,南洋就可以发射第一枚人造卫星了……”

    嗯,应该会让南洋人的自信心再次高涨,国家骄傲感也会随之增强,有利于凝聚“南洋人”的共识。

    而另外一个方案就是万户五型,他的载荷高达两吨——毕竟他的技术基础是洲际导弹。而这也意味着他可以把大型卫星送上太空。

    美国人同样也是极其震撼的。读大学时,李毅安曾看过一部《十月的天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主角们造火箭,而是在苏俄卫星上天后,小镇上的人们都走到房屋外面,注视着天空,看着于太空划过的卫星的那一幕——无论男女老少,虽然他们也就是矿工,可是他们都走到外面,注视着太空。

    李毅安的眉头紧蹙,默默的拿起一根雪茄,点着后,然后一边抽着雪茄,一边回忆着苏联卫星上天后,给全世界带来的冲击。

    但是想经争第一的话,用万户四型无疑是最稳妥的方案,毕竟,万户五型不过是刚刚完成整体设计,而万户四型已经进行了多次发射试验。

    这是好的一面。

    现在,这些资料就在李毅安的面前。看着幻光灯上的图案,李毅安自言自语道。

    在震撼之余,美国人甚至认为“美国已经沦为次级国家”,有一些悲观的美国人甚至认为苏联将会统治世界!

    而华盛顿一家报纸把10月4日定为美国“国耻日”;也就是说把这件事儿直接和“珍珠港事件”挂上了钩。一个美国人甚至愤然跳进密西西比河,给艾森豪威尔留下一纸遗书。

    “这些美国佬,可真够玻璃心的……”

    尽管嘴上这么说着,可是看着幻灯片上的卫星,李毅安却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南洋要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会对美国造成什么样的冲击?

    会不会也有美国佬把这件事儿视为美国的国耻?

    会不会也有美国佬跳河呢?

    冲击……李毅安并不担心给美国上下带来什么样的冲击,他担心的是两千多万婴幼儿以及少年儿童的奶粉钱!

    这笔钱,还需要美国那边打钱呢!

    “他妈的,这事有点难办了……”

    想到南洋的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美国可能会断掉南洋儿童的奶粉钱,李毅安就是一阵头大。

    到时候美国佬的理由肯定非常充足——“他们都把卫星送上天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援助他们!”

    “这件事……不好办啊!”

    就这样,坐在书房里,李毅安就这样默默的抽着雪茄,然后蹙眉思索着。

    是继续猥琐发育,还是一飞冲天?

    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一时间李毅安不禁有些惆怅了。有时候做选择实在太难了。

    五天之后,在南洋参观了一圈的杜鲁门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长安,就在杜鲁门踏上归途的时候,另一位总统,当选总统艾森豪威尔于12月2日开始了他的韩国之行,当然,这是为履行大选期间的承诺出访韩国,也只是一场“公关之行”。艾森豪威尔虽然会见了时任韩方***李承晚,但也只是草草了事,对于李承晚所提出的韩美结盟

    、军事援助等请求更是不屑一顾。

    在艾森豪威尔匆匆结束了韩之行后,他并没有直接返回美国,而是直接乘飞机南下,直奔长安。

    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南洋在过去的几天中,一直占据着美国报纸的头版,更重要的是,在艾森豪威尔未来的亚洲计划中,南洋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虽然只是当选总统,但是在艾森豪威尔仍然受到了最高礼遇,毕竟,未来八年都要和他打交道。

    因为有着“欧洲战场的友谊”,大家都是老熟人了,聊起天来自然也是非常尽兴,在简单的强调南洋的重要性就东南亚的局势与艾森豪威尔进行沟通之后,

    李毅安和艾森豪威尔反倒是谈论起了另一个问题——关贸总协定的问题。虽然也就是简单的沟通一下,但是李毅安却已经向艾森豪威尔传递了一个信号——关贸总协定的不进行修改,最后美国的工业会卷死,他会失去选票的。

    对于这样的“善意提醒”,艾森豪威尔自然有那么一点是不以为意,毕竟,这个时候,我大漂亮最牛掰了,蓝星第一,虽然在半岛吃了憋,可我大漂亮还是最牛掰的。

    所以李毅安的这番“盛世危言”自然没有什么意义,当然了,李毅安压根就没指望美国这边会在五二年车门焊死,只要在日本上车之前,把车门焊死就行了。

    现在不过只是给艾森豪威尔打个伏笔,等到未来的几年中,马来货、日本货的廉价的冲击波冲击了美国的纺织以及服装工业的时候,艾森豪威尔自然也就会认识到,在南洋上的这堂课有多么重要。

    说白了,就是提前给对方的心里注入一个信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他们会自动的浮现出这样的信息,到那时候,人的大脑就会把这个决定当成自己的决策,并加以推行的。

    这是什么?

    这是心理学,是科学!

    而李毅安穿越时激活的第一个技能就是心理学,所以他很清楚应该利用这次和艾森豪威尔的见面,给他灌输什么样的心理暗示。

    当然心理暗示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同样还需要向艾森豪威尔传递一个观点——我大南洋才是自由世界在亚洲的中流砥柱。

    不过这一点不需要刻意灌输。毕竟艾森豪威尔肯定是认同的。不然他也不会结束对韩国的例行访问之后,特意来到来南洋。

    毕竟,对于美国来说,现在在整个亚洲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盟国就是南洋。这一点现在在美国上下已经形成了共识。

    艾森豪威尔在南洋的访问仅仅只持续了一天,与李毅安匆匆见面之后,就乘飞机离开了长安。

    站在机场跑道上,看着远去的飞机,李毅安嘴角上扬,自言自语道。

    “好了,未来的几年,基本上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