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繁体版

第786章 爪哇威胁论(第一更,求订阅)

    什么是威胁?

    这就是威胁!

    不过这绝对不是威胁,这是一种善意的提醒。

    李毅安是在尽一个盟友的义务在这里提醒美国,在提醒杜鲁门,他们所面对的形势。

    他们所面对的形势是极其严峻的,尤其是在亚洲,蝴蝶的那个翅膀对亚洲的局势产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影响。

    无论是印度内部的分裂,还是印尼对南洋的敌意,或者是暹罗的变革,都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亚洲的局势。这个局势对美国是极其不利的。

    当然,对于南洋来说却只有好处,几乎没有任何坏处。

    只有亚洲的局势越紧张,南洋还能够有机会从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站在历史巨人肩膀的李毅安,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了解冷战的人,哪怕就是美国人自己,包括乔治·凯南,也就是在1947年的《外交事务》杂志上列出了遏制政策的总体路线,确定了美国对苏俄冷战基调的“战略设计师”,也不比他更了解冷战。哪怕是他在文章还预测了几十年后苏俄的崩溃。

    因为李毅安清楚的知道,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为了遏制苏俄的扩张,美国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在苏俄扩张的每一个点上,对其进行毫不犹豫的反击!

    固然这是乔治·凯南那位冷战总设计师提出的“遏制政策”的根本,但是谁能想到,以半岛战争为标志,在未来的40年里,无论白宫的主人如何更迭,遏制策略一直被贯穿始终呢?

    恐怕就是乔治.凯南自己都想不到。

    也正因了解这个未来,李毅安知道南洋手中最好的牌是什么——就是苏俄的威胁!

    杜鲁门的眉头紧锁,却没有说话,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毕竟现在亚洲的局势并不乐观。

    “哈里,当俄国人的军靴伸进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时候,世界又会走向何处呢?”

    美苏两国在进行冷战时,为了击败对方,一直都是不遗余力的。冷战没有善恶之分,冷战只有成败之分,胜利者即为历史的主人,失败者将沦为邪恶的陪衬。

    但凡是了解冷战的都知道为了赢得冷战,美国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在这场战争之中,所有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获得胜利。

    话声落下后,李毅安喝了口茶,接着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杜鲁门,此时杜鲁门完全是一副凝眉不

    语的模样。

    李毅安看着杜鲁门,说道。

    其实现在美国人已经意识到了亚洲局势的紧张。甚至就连同“福兰克林号”航空母舰,恐怕也是为了阻止苏俄扩张,所以需要加强南洋的实力。

    好了,饵已经抛下了,剩下就静待美国人上钩了!

    李毅安的心底冷笑道。

    “失去亚洲,或许美国不会输掉与苏俄之间的竞争,但是却不得不在太平洋上直接面对苏俄的威胁,而东南亚只是开始,然后会是南亚,最后是整个亚洲。”

    美国人会吃下这个诱饵吗?

    答案是肯定的。

    “失去整个亚洲?”

    这是危言耸听吗?

    当然不是,这顶多也就是有点夸张而已,但是冷战时期又有谁敢去赌呢?

    相比于苏联,英美的冷战策略更加阴狠毒辣,它们不仅具有更多的工具打击对手,而且更具有更少的缺陷避免被对手打击。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英美的资源远远超过对手,能够更有效地承受对撞的后果从而压碎对方。

    而资源!

    恰恰是美国赢得冷战的根本前提!

    正是靠着在资源上优势,才最终赢得了冷战。

    在资源投入上,美国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开启了大规模对外援助的先河,它的目的是通过援助让受援国恢复生产能力,继而强化其国防实力,最后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

    在70年代美国的经济衰退,实施全面收缩战略之前,美国为打击苏俄投入的资源是世人难以想象的。

    而对外援助本身就是和苏俄对抗的一部分,既是为了壮大盟友的力量,也是为赢得盟友的支持,同样也是为了诱使苏俄也下场。当苏俄开始向盟国提供援助的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走向了不归路——这正是美国阴狠毒辣的地方——用资源消耗资源,最终一步步的拖垮苏俄。

    不过,李毅安并不关心这些,他只知道一点——在冷战期间,只要苏俄的威胁存在,那么美国就不可能放弃对南洋的援助。

    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恶化一下局势嘛!

    而最让李毅安庆幸的是,在未来的二十年里,东南亚一直都是冷战中的热点。

    让美国伤心的越南嘛!

    能不是热点嘛!

    而现在不仅仅有越南,还有暹罗,甚至就连同印尼,也比历史上更亲近苏俄。

    妥妥的热点地区啊!

    面

    对这样的热点地区,美国中止援助——他们疯了吗?

    “如果这一切发生的话,那么我们势必将会输掉冷战!”

    杜鲁门直接了当的说道,同时将目光投向李毅安,问道。

    “对于东南亚的局势,你有什么想法吗?”

    “遏制!”

    放下茶杯,李毅安说道。

    “这个遏制,分成两步,也就是北防、南攻。首先,要在马来亚北部建立隔离带,目前我们已经沿边境建立起了纵深10公里的无人区,不仅用铁丝网将其隔离,而且还使用落叶剂和物理手段,将无人区变在开阔草原,从根本上阻止北方的渗透,同时发展马来亚的经济,以提升民众生活水平,避免其倒向激进分子……”

    一一介绍着南洋在马来亚实施的“防守发展战略”之后,然后李毅安又说道。

    “至于南攻,就是针对印尼,虽然目前印尼还没有完全倒向苏俄,但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这只是早晚的事情,在未来几年中,苏俄势必将会加大对印尼的援助力度,并不断扩大其在印尼的影响力,最终,印尼会变成另一个暹罗,如果我们不能提前干预,那么倒向苏俄的印尼,势必将会威胁到整个东南亚……”

    现在要谈论的是什么?

    当然是“印尼***”了,不要去说什么不现实,在冷战的大环境下,不需要用理智去分析问题,就像古巴一样,就那么一个小小的岛国,结果就能让美国寝食难安,古巴看似没有威胁,但是在苏俄控制下的古巴,那绝对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同样,苏俄控制下的印尼,那绝对也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熟悉“冷战外交”内核的李毅安,现在需要的是什么,当然是炒作“印尼***”,把雅加达争取苏俄援助的举动,说成倒向苏俄的证据,至于真凭实据嘛……等到赫大玉米棒子,加大对印尼的援助,在印尼建立了军事基地的时候,证据那也就送上门了。

    而李毅安要做的就是告诉美国人——印尼,是东南亚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一旦它倒下,那么整个东南亚都会被苏俄控制,就连南洋也挡不住。

    “……总之,我们的政策就是,必须在印尼倒向苏俄之前,彻底的解除这一威胁!”

    在李毅安的话声落下后,眉头紧蹙的杜鲁门,问道。

    “那么你是什么计划呢?是向印尼发起军事进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