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柏年的五百年
繁体版

第67章 挂单

    实际上这件旧衣服做工粗糙,就连一钱银子都不值。但武青是顺来的,没经过人家主人同意,自然要多给一些算是赔偿。

    出来以后他又对宫守节说道:“实朴啊,接下来恐怕要委屈你一下了。”

    宫守节毫不在意道:“青伯吩咐怎么能算委屈,您说吧,小生一定做到。”

    武青扬了扬手中的道袍:“我打算寻一家道观挂单,但这样你们父女就无法安置。所以咱们得编个故事说一说。你就说我是你的表叔,带着你们父女出来逃难,无处落脚想借住在道观里,你看这样可行?”

    宫守节怎么说也是个读书人,不犯拧劲儿的时候,脑子还是很灵活的,立刻就领会了武青的意思,连忙点头:“这个主意好,从现在开始,我就称呼您为表叔。”

    又扭头叮嘱宫兮妍道:“阿巧,你要管青爷爷叫表爷爷了,记住了吗?”

    宫兮妍立刻乖巧的点头。

    从西城到南城,开始还断断续续有青石铺地的路,逐渐就演变成了夯实的黄土路,再往后就变成黑乎乎的渣石路;

    经过连排的高宅大院过后,就都是乱石推起成的小院子了;继续走,干脆连院子都没有了,一座座一人多高的黄泥坯小屋挤在一起,夹出来曲曲折折的一条条小巷。

    很多黄泥小屋门外还堆着尿罐,垃圾箱子,破木头,只留下窄窄的一条过人通道。

    不过即便是这样,条件也比翠屏县城好一些。翠屏县城里的房子,好多都是竹箅子搭起来的,外层糊了一点黄泥而已。屋里屋外都能互相看见,冬天在屋里冻死人的事情也发生了不是一件。

    虽然环境越来越差,但是周围的生活气息却越来越浓。路上多了好多光着屁股到处乱跑的两三岁小娃娃,体格彪悍的胖妇人们追在后面大声呵斥。

    一些闲汉蹲在一起,唾沫横飞的吹着牛皮;大姑娘小媳妇和老太太们手里做着针线活,编织草鞋,浆洗衣服……努力的为家里挣着每一个铜钱。

    远处的小巷里还传来叮叮当当打铁的声音,锯木头的声音……空气里还飘散着炸油饼,煮猪牛羊下水的香气,以及腐臭的味道,腥臊气,和不知道什么的味道……

    武青带着父女二人一路绕圈,直走到辰时才选中了一家小道观。

    小道观的名字叫做石井观,和外面的小街之间只隔了一道半人高的黄泥土墙,墙上安了一道粗陋的篱笆门。

    向院内看去,里面只有一间砖石的正殿,和东西厢两座黄泥土坯房一起夹出了一个小院子,院子当中摆着一个巨大的石头香炉。

    武青拍了拍竹门,时间不长,就从正殿旁边绕出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小道士,打开门,见武青的打扮,立即施了一个作揖礼:“福生无量天尊,道友,晚辈有礼了,请问有何事?”

    武青还礼道:“福生无量天尊,小道友,你师傅可在?我有一件事情想与他商议。”

    小道童便带着武青三人绕过正殿来到后院。

    后院也是由三间土坯房围出来的,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道士正在院子里晾晒道经,与武青互相施礼后道:“道兄,你也看见了。此处狭小,恕小道招待不周了。”

    武青道:“师弟不必客气,贫道来是有事相求,不知道师弟能不能允许贫道在此处挂单三个月?”

    中年道士眉头皱了起来,环视了一下小院子,似乎想拒绝,又有点儿拨不开面子,只好请武青进了正殿:“敢问师兄怎么称呼?在何处修行?天尊在禅黎国土,与大道真仙,万万大千神,作何解?”

    武青从六岁到十三岁正经八百的在北海府清泉观跟着羽善子师傅做了七年道士,听中年道士这一说就明白这是挂单前的询问过程:前面是问自己出身来历,后面则是度厄真经的一部分经文,需要他接着往下背。如果能答上来,就证明他是一个合格的道士,可以留下来。

    于是便道:“师弟可以称贫道为元鹤子。四十多年前,在北海府清泉观修行……”

    武青可不是信口胡扯,元鹤子是羽善子师傅给他起的道号,在自己的传承里是有正规辈分排名的。解释完自己的来历之后,他又接着中年道人的问话,把剩下的度厄真经背完。

    中年道人起身打开一个一个矮柜,从里面翻出一个纸卷,展开细细的查看。

    武青知道,这上面就记录了道门几乎所有正规道观的名字以及大致的位置,这一份资料每个甲子会更新一次,以便于道士们平日出去云游落脚,或者互相登门交流道法。

    于是他就更不担心了。他所说的道观是真实存在的,当年被番人放火焚烧之后,后面又进行了重建,他还往里捐过二百两银子,这座道观现在肯定还在。

    查完了,中年道人脸色和缓了许多,重新坐下给武青沏上一杯清茶,踌躇了半天才开口道:“云鹤子师兄,师弟惠茗子有礼。你也看到我这里的情况了,我和清风小僮儿生活拮据,再接纳道兄,恐怕会接待不周,在这里先给你赔个礼。”

    武青笑笑:“师弟还请宽心,师兄我只是暂时借师弟这里存身,平日所需的花费都会自理。另外师兄略微懂些岐黄之术,平常可以给街坊四邻免费诊病。偶尔收些诊金,也会分一半上交给观里分摊日常花销。估计不会太多,请师弟不要嫌弃。”

    惠茗子眼睛一亮:“师兄真是大才呀,居然有这份本事。那师弟就要沾师兄的光了。惭愧惭愧。”

    武青一笑:“师弟不必客气,师兄还有一件事相求。”说完他一指旁边没有说话的父女两人:“这位是师兄我的表侄儿,在家乡遭难无法存身。我外出云游便把他父女也带了出来,希望师弟能给他俩一个遮风挡雨之处,师兄不胜感激。”

    刚才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武青这三个人住在观里不需要另外的花费,相反还会给观里赚钱。惠茗子当然会做个顺手人情:“师兄客气,应该是师弟惭愧,我这里条件简陋,不要委屈了这位小哥才是。”

    于是藏身的地方算是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