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柏年的五百年
繁体版

第33章 神功

    金水这一次冲击也没有成功晋级,本来他已经很郁闷了,结果刚一出来就发现四个徒弟竟然只剩下了一个!

    怎么能不气的发狂?

    那是徒弟吗?那是他登山的阶梯!

    四个徒弟当中还有两个没有晋级宗师,一旦晋级就会有大量的赏赐发下来;而徒弟们在外行侠仗义,每取得一点成绩,金水的积分就会上涨一节。

    现在,他的积分大幅度缩水,哪能快速的积累资源?

    金水护法看看眼前这个满脸泪痕的徒弟,努力的在心里劝自己:这不是废物徒弟,这是一堆堆的铜钱,一罐一罐的秘方汤剂……只要他的炼气修为不断提升,我能获得的回报还是会增加一些的,总比没有强。

    历山宗的大宗师足有近二十个,而每三年招收一次的内门弟子却只有十二个。师傅多,徒弟不够用了。所以每次收徒都是轮着来,金水这一次收了徒,下一次轮到就要等十年之后。

    因此,他压了压火气,在心里提高了对这个笨蛋徒弟的容忍度。沉声道:“复悌,慢慢来,你再把事情说一遍,我仔细分析分析。”刚才他光顾着生气了,徒弟说什么根本就没注意。

    杨复悌把师兄弟四个下山剿匪的经历重新说了一遍。

    金水护法狠狠的哼了一声:“复悌,你们师兄弟挑错了试炼对象。从你复述的战斗的经过来看,千毒蜂王杜玉不是个一般人,就算放在咱们历山宗也属于第三级的高等内门弟子,再往上一步都可以做护法了。

    你放心,碰到试炼对象过于强大的情况宗门不会处罚,反而会替你处理好所有首尾,允你第二次下山试炼,不会因为这次失败而影响最终的成绩。”

    这也是当今武林宗派普遍的做法。派小雏鹰出去历练,万一被老家雀啄了眼影响到门派名誉怎么办?会减少今后收徒的数量的。而收不到足够好的徒弟,继承不了门派传承,门派就会逐渐消亡。

    所以碰到雏鹰们啃不动的硬骨头,宗派就会迅速派遣高手把隐患处理掉,把丑闻扼杀在发酵之前。

    杨复悌心中一松,又忍不住哭诉道:“师傅,一定不能放过那个武青老贼!大师兄和四师弟都是死在他的手里。千刀万剐他全家徒儿才能解恨!”

    金水对影响自己收入的武青、杜玉也是恨之入骨,点点头道:“你放心吧,这件事情归烽火堂处理。明天我亲自和他们说,一定要让这两人受尽折磨再死。还要把毒蜂寨斩尽杀绝,毛都不剩一根!”

    杨复悌得了师傅的应允,这才磕头退下。

    金水消了消气儿,刚要转回内室找新纳的小妾继续消气,突然发觉有个事情好像不对。

    按照他的废物徒弟所说,老贼武青一直窝在村子里装农夫,家里穷得四壁空空,宝贝闺女连根铜簪子都买不起。顺理成章的,他肯定没有余钱去购买资源维持练气修为。可他偏偏用更强一点的修为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徒弟!

    这里头没鬼?

    笨蛋徒弟刚进入练气层次知道的少,可他金水是大宗师,有什么能瞒过他?

    练气术初期,能运行内气的只有本命气脉,内气无法储存。每次练完功后,内气都会消散;

    而每日练气离不开秘制的太清一气丹,也就是俗称的大力丸。

    宗师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力量大,所以这种辅助练气的丹药就被大家起了这么一个俗气的名字。

    没有内气连续刺激,肌肉得不到滋养,宗师也会跌落境界,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肌肉退化,严重时候甚至肉身都崩溃掉。

    这种情况只有进入高级的武圣阶段才能改善。

    练气术发明这么多年来,宗师为什么一直安稳?因为他们对资源的依赖性太高,只能老老实实跟着宗门的决策,或者遵照朝廷的命令走。一旦造反,资源供应不上,他们就很容易被听话的宗师消灭。

    想到这里,金水心里不由微微一动:武青是怎么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保持内气的?

    想着想着,他的手指下意识的一用力,掰断了太师椅的扶手。

    有!

    武林当中的确是有一门功夫,能够在不练气的情况下在体内保留一丝内气!

    难道武青掌握了这种功夫?

    可这功夫属于传说啊!他怎么能会?

    金水立即站了起来,激动的在屋子里转开了圈儿。

    明天,最迟后天烽火堂的人就会出发。烽火堂内的那些杀坯只知道要去什么地方消灭谁,其他的一概不打听。但是,在他们消灭武青的时候就有可能发现他身上的秘密。比如在他身上发现一本秘籍什么的。

    这可是关系到传说级别的武功啊!绝对不能让别人得了去。

    不行,必须要赶在烽火堂之前找到武青!

    第二天,金水不动声色的按照正常程序带杨复悌去了烽火堂,登记了这次试炼失败的结果。然后就让徒弟回山发奋苦练去了:你不是想给师兄们报仇吗?那就闭关吧。

    杨复悌傻乎乎的走了。金水估计徒弟一时半会儿不能再来找自己了,便借口办事出了宗门,化妆以后隐匿踪迹,匆匆往翠屏山而来。

    一夜过去,毒蜂寨山匪们全都聚集在了山洞大厅中,等候寨主最终的决定。

    郭玉璞和武青一起来到众匪跟前,郭玉璞大声道:“罗狗官刮地三尺,估计这一次百姓们家里就不剩什么了。显而易见,本县很快就会出现逃荒潮。”

    山匪们也有不少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忍不住在底下交头接耳起来。

    郭玉璞继续道:“等到入冬,又不知会有多少百姓死于饥寒当中。就连咱们恐怕也逃脱不出这场灾难。因为寨里的存粮只够吃三个月!”

    山匪们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呼喊起来:

    “对啊,大哥说的对!”

    “嘿!我怎么没想到呢?”

    “大哥你直接说怎么办吧?”

    “咱们反了他奶奶个腿的!反正没有活路了!”

    山匪们变得越来越愤怒。

    郭玉璞抬手压了压,示意大家停下:“我和大哥商量后认为绝对不能让罗狗官把赔款税银交上去。那样就等于吸光了咱们县的血!灾难到来以后,连挽救的机会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