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柏年的五百年
繁体版

第14章 案情疑云

    霞儿爹和四个孩子说武功的时候,罗太爷派出的衙役也已经到了甘井村,探查有没有特殊的事情发生。接待的人自然就是董安平董老爷。

    听到罗少爷满宅四十八口人无一生还,董安平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根本就不敢隐瞒:“丁捕头,你可算是找对地方了。罗少爷出事那天到过我们村。”

    丁虎一听急忙问:“罗少爷来过?他去了哪儿?”

    昨天他救了一晚上的火,天刚刚亮就被罗太爷打发出来寻找线索。他儿子也陷在这场大火里,既然另有内情,他当然不会偷懒。沿着大路先后去了王家庄,李家庄,都一无所获,只能揩点油水便走。临到傍晚才来到甘井村,却没想到在这里真的发现了蛛丝马迹。

    董安平肯定不能照直说:罗少爷强抢民女遭报应了。

    他含糊道:“罗少爷来了以后和种瓜的老青头发生了争执,之后在他家院子里闹了一场。罗少爷走后老青头就带着他的闺女追了出去。”

    丁虎急呼呼问:“老青头是谁?他住在哪儿?赶紧带我去。”

    董安平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说道:“老青头姓武,叫武青,得有五十岁了,原本不是咱们翠屏县的人。我听上一辈人说,甘井村原本有个泼皮田大郎,因偷盗被刺配充军,在军伍里结识了武青。后来田大郎战死了,武青受他之托回到甘井村照顾他的家小。后来干脆就娶了田大郎的婆娘,落户在了甘井村。”

    听了这番解说,丁虎乐不可支,差点把肚子都笑破了:“原来是个臭军汉!他娶了人家的婆娘……哈哈哈!照顾人家老婆照顾到炕上去了,田大郎坟头上的草估计够茂盛的。哈哈哈!这事儿老头做的可不地道,这老小子倒是随我,也是个贪花好色的!”

    董安平身上有秀才功名,地位比丁捕头高多了,原本不可能与他背后奚落人。但是现在罗太爷正在气头上,他可不敢去触这个霉头,便附和道:“一个粗莽的军汉能好到哪里去?见色起意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丁虎也觉得和一个秀才扯这些事情不合适,又问起了别的:“老青头和罗少爷起了什么争执?”

    董安平生怕惹祸上身,自然把事情推得干干净净:“这我就不知道了,等会儿见了面再问老青头吧。”

    他是个地主老爷,肯定不会天天到村子里头溜达,自然不知道武青一家昨晚就离开了。

    两个人说着情况就到了武青家门口,叫门没反应,便直接踹开篱笆进了院子。把几间草屋打开,这才发现里面已经空无一人了。

    丁虎立刻高声叫道:“畏罪潜逃,这就是典型的畏罪潜逃!凶手定是这武青一家!我这就回去向太爷回报,董老爷还要麻烦你跟我走一趟,不然这事情我说不明白。”

    董安平也知道这事情推不出去,只好跟着丁虎回了县城。

    罗卫宫昨天忙活了一晚上,累的骨头架都散了,白天回到后宅告知儿子死了。夫人和三个小妾悲悲切切,哭天抹泪。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反正又闹了一白天。

    他累得再也爬不起来,这会儿正躺在后宅里休息。听到丁虎的汇报之后,脑子里乱成了一滩浆糊。

    他和钱仰宇探查火场的时候发现儿子偷拿来玩的火枪和盔甲不见了,便把凶手怀疑到了毒蜂寨的山匪身上:只有他们才会对这些军械感兴趣。普通百姓是不敢拿的,拿了没用;就算想卖钱也找不到销赃渠道,一旦被抓就是死罪。

    但是从丁虎得到的消息来看,儿子并没有招惹山匪,反而是和武青老头一家产生了矛盾,那么武青就有了作案缘由。可是他拿军械又有什么用?

    罗卫宫又把董安平叫来,仔细盘问了一番,又产生了一连串怀疑:

    老青头加入过军伍,对军械感兴趣也就说的通了;

    可他不是自用呢?是不是说明他和山匪有关联?请了山匪帮他作案,这套军械就是酬劳;

    又或者他干脆就是拿着军械投奔山贼了?

    他脑补出了一大堆理由,哪一条都有可能;哪一条都坐实了老青头与山匪有关。

    第二天,罗卫宫坐上大轿,带上三班衙役,钱大官人带上一队民团,浩浩荡荡去了甘井村。找到村民连吓带骗,终于把事情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好悬没把罗太爷给气死,心说:自家这个不争气的玩意儿,为了一个乡野村姑把命给丢掉了,说出去不让人笑掉大牙才怪。而武青老头也太无法无天了!居然为了这么点小事就敢杀死县太爷的儿子!真是千刀万剐也不解恨。

    可惜的是武青全家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连他那个亲家都找不到,没有办法报复解恨。

    想到这里,罗卫宫又冒出一身冷汗来:如果案子真是武青老头做的,他该有多厉害?!

    宅子里可不是四十八只鸡,是四十八个活生生的人!

    而且这些人里还有二十多个是县城里有名的不好惹。这些人一哄而上,恐怕整个捕快班都压不住他们。居然,被一个老头杀光了?还杀得悄无声息?连逃都逃不了?

    这可有点太恐怖了!

    罗卫宫觉得还是把这样的烫手山芋推出去的好,他决定把案子上报,在南安府的范围内寻找老青头一家,不,两家。

    再说,死掉四十八口人的案子骇人听闻,想瞒是瞒不住的。他这个政绩上的污点是跑不了了。

    十天之后,南安府的通缉海报张贴到了各县各村,画像上不仅有武青一家六口,还有郑德坤一家四口,就连刚刚满百日的小婴儿也不放过。

    如果不是因为武青的婆娘武张氏在南安府没什么血缘亲近的亲戚,恐怕通缉的人数还要更多。但就算是这样,武张氏的几个远亲也被闯进门的差人扒掉了一层皮。

    通缉海报贴了一个多月,没有任何消息。罗太爷焦急的再次上火满嘴冒泡的时候,县城里来了一行四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