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星一成为文明
繁体版

第二百九十四章 好奇的小观察者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林泽阳来到一个舷窗前就位,双手紧紧抓住窗框里的把手。两人都朝另一个舷窗看,访客会从那个方向来。

    中子星每秒从窗外闪过五次,它的白光与环绕飞船的超致密小行星的红光交替出现,令屋里的光线怪异地闪烁着。小行星强大的重力场将中子星的潮汐力抵挡在外,使他们免于被压扁、被撕烂的命运。

    突然间,出现了一道彩色的闪光。两人都瞥到一个大小类似高尔夫球的明亮白色物体出现在十五米之外。它原地停顿片刻,然后高尔夫球仿佛炸开成一大片彩色的雪花,填满了它与飞船之间的距离。较大的雪花与飞船保持着距离,较小的则靠近了舷窗。

    星拉的飞船从巨大面闪亮的致密小行星中间缓缓掠过,最后停在距离一扇舷窗十五米的同步轨道上。一个船员惊叹道:“神圣的蛋星啊!我料到那东西肯定很大,可我没想到它竟然这么大!”

    清明思想家暗暗同意这个船员的观点。他不知道这话是谁说的,因为载他们离家的这个临时小家非常之大,那个星拉在地平线背后他看不见的地方。真正令他烦恼的倒不是人类飞船的体积,而是它“悬在头顶”。所有船员都来过太空,也学会了战胜恐惧——环绕母星飞行时他们都知道母星不会坠落到自己身上。可人类的飞船实在太近了。虽然他们的日程安排非常紧凑,他还是立刻命令进行一次计划外的休息。五分之一秒的停滞人类是不会感觉到的,而船员们却能有整整一转的时间去休息和娱乐、习惯人类飞船悬在头顶的画面。为了这个,他觉得值得稍微延迟行动。

    他命令所有船员都待在自己的岗位上,他自己则让飞船缓慢旋转。巨大的人类飞船从每个船员头顶经过了好几次,所有星拉都盯着人类飞船的金属皮肤,并透过舷窗往船里观看。在深色的磨砂玻璃背后,能瞥见影影绰绰的硕大形状。过了一小会儿,清明思想家停止旋转飞船,两打船员里只留最低限度的船员守着控制室,剩下的则放假整整一转,有几个船员成双成对绕到后面去,在设备背后找了个安静的地方独处。但大多数船员都聚在前面,继续看人类飞船如何缓缓绕自己的母星转动,并因其位置的变化改变光线。最后,中子星落到飞船背后,这不可思议的演出结束了。接踵而至的黑暗也很怪异,但星拉的心理学家早就料到会有这个问题,他们身下的晶体飞船有着蛋星上熟悉的温度和辐射,当然重力是比老家差远了。

    半转之后,蛋星从飞船的另一侧升起。看热闹的船员再次增加。清明思想家看出起先惧怕飞船悬在头顶的问题已经消失,但他决定还是等一整转过去,再继续照进度表行动。这样他们照相和光学分析的时机才能与蛋星的照明准确配合。

    整整一转之后,船员回到各自岗位。拜访开始。大片小飞船和许多小设备包相继出发。每一艘都是一个小球,中央有一个超小型黑洞。黑洞产生足够的重力,确保小球不会爆炸。首先来到人类飞船前的设各包是几台X射线发生器。较大的发生器被放置在稍远处,以照亮整个场景。

    发生器的辐射不断变化,与中子星起落时产生的照明正好相反。剩下的发生器在舷窗外排成一圈,将紫白色的光束透过深色的玻璃投入飞船内部。很快,飞船里的影子变清晰了。船员们手头有控制室的照片和地图,他们对照着照片和地图,辨认出了通讯控制台和控制台前方的椅子。椅子里是一大堆形状奇特的紫色物体,被彩色的云包裹着。他们增大了照明强度,终于看出了黄白色衣服的轮廓,还有覆盖在碧依姗紫色骨头上的蓝白色人类肉体,摄像机已经就位、调试完毕,大量数据源源不断传回主舰。主舰上的船员则监控显示情况、操作计算机、将数据传回蛋星。

    “她非常准时。”清明思想家思付道。他看看上一转由计算机生成的碧依姗的图像,将它与几转之前的图像对比。安全带的放大图显示它正在松开。如果她在靠近窗户时能转上一圈,他们就能得到高分辨率的三维X光照片了。人类生理学教科书上的平面图都是为书本设计的,实在不利于星拉的计算机理解。

    接下来的几转时间,船员们看着碧依姗的身体渐渐朝舷窗靠近,中途还缓缓转了一圈。大部分时间里,清明思想家都关闭了X射线照明,好把人类朋友承受的辐射量减到最低。等到了计算机计算好的时间,X照明会打开一瞬间,拍下又一张人类身体的运动快照。等碧依姗的身体接近舷窗,计算机已经生成了她身体的详尽三维模型。现在照明被聚焦在碧依姗身体的特定区域,因为科学家要求搜集腺体和脑沟的详细数据。搜集到的数据会让未来的好多代学生有事可忙。

    ……

    飞掠艇是专为访问设计的小型飞行器。它不比设备小飞船大多少,里面只含最基本的推进和控制子系统。标准的单员小飞船比它大得多,需要更大的迷你黑洞才能防止爆炸。由于产生的重力太大,所以不能靠近舷窗一米之内。这艘飞掠艇小得多,所以能进一步接近舷窗。不过飞掠艇上有两样东西是单员小飞船不会带的:一是够吃半打转的食物,大部分都是糊状的流食;二是与储存箱相连的排泄物栅格。

    林泽阳看着碧依姗下落,他抓紧了把手,免得自己也朝房间那头落过去。他将头转向舷窗,只见一粒小光点从停在几米外的云团主体里挤出来、来到窗外停下——距离他大概一条胳膊那么远。森明喆往外看着那耀眼的小球,它比荠菜子稍大一点点。

    清明思想家仰望悬在上方的那张模糊人脸。脸比蛋星上最高的山还要大上半打倍数。他唯一能轻易看清的是被柔和的深紫色X光照亮的巨大头骨。头骨上有两个大洞是眼睛,每个洞都和“离乡”火山的火山口一样大。两眼之间是鼻腔所在的倾斜凹陷,再往下则是两排密实的牙齿,仿佛两组上下叠在一起的山脉。头骨上还覆盖着非常微弱的蓝白色轮廓。清明思想家能看见肌肉和头发反射紫外线辐射的光,他觉得自己还能看见森明喆的眼睛在俯视自己。

    “好吧——现在可没工夫长篇大论。”他自言自语道。他打开通信线路,对人类说话。

    “你好,林泽阳。”他波动足盘,制造出精准调制的声波,传入拾音器。只是最普通的招呼,不过他尽量使它带上了个人色彩。问候传进通讯电脑,分成小块的音素,在接下来的许多转里慢慢播放给林泽阳听。清明思想家抖动身体,进食孔吸住流食管,开始为接下来的漫长考验做准备。

    首先他在每根眼柄内都生出一根晶体增强杆,免得眼睛晃动。“重力已经降低,没必要弄太粗。”他提醒自己,“剩下的结构也还要用到晶体呢。”

    他集中精力,眼柄很快就被晶体骨形成的连锁网络支撑起来,晃动幅度大大减小。

    他刚刚使用的是不久前才学会的新技术。原本他和大多数星拉一样,身体内部生出骨头从来只是用作操作肢、眼柄和拉杆。不过医学专家发现了一个能高度控制身体机能的特殊宗教派别,由此对星拉机体的能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清明思想家的连锁技巧就是这样学来的。

    准备工作完成,他把飞掠艇调到自动控制。他吸了一小口流食,安顿下来,开始拜访这位巨大的朋友。

    “啊——那么你就是林泽阳了——对吧?”他朝着一动不动的头骨嘟囔,“好吧,林泽阳,咱们来比比看谁先眨眼。”

    林泽阳的目光穿过深色的玻璃,聚焦于飘浮在窗户另一侧的白热小点。飞掠艇是一个直径约五毫米的彩色小球,清明思想家的乳白色身体几乎完全覆盖了靠近林泽阳的这半球。他身体的不同部分像白热的液态水晶一样变换着颜色。这是由于他体内滚烫的体液在流动,引得带辐射的体表温度随之变化。压扁的椭圆身体周围分布着一打红色的眼睛,活像是迷你营火周围的小煤球在发光。

    “像半边扇贝,而且是迷你型的,压扁了的。”林泽阳暗想,“只不过扇贝没有操作肢,眼睛也是蓝色。看了这么久,近看还是觉得不一样。”

    林泽阳的眼睛和嗡嗡响的自动摄像机将耐心守候在舷窗外的清明思想家收入眼底。这时,通讯控制台的扩音器里传出了清明思想家的问候。

    “你好,林泽阳。”

    最后一个音节的回声传过控制室。就在这时,一道光闪过,白热的小点不见了,只在林泽阳的视网膜上留下黄绿色的残影。重力随之消失,林泽阳的鼻子一直被三个g的力量压在窗户上,但直到这一刻,他才觉出痛来。

    流食已经吃完,排泄物存储罐臭烘烘的。该道别了。清明思想家对上方那模糊的影子说:“你赢了——我的朋友。”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对方纹丝没动,不过清明思想家自己的表现也超出了预期——整整六转,没有比一丝波动更大的动作。

    他利用同构活动法使得身体内部免于堵塞,但皮肤却感觉好像一动就会裂开似的。

    他动了动——皮肤没裂——于是他又多动了一点;然后他开心地跳起来。在飞掠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重力场中,这一跳差点让他从飞掠艇上飞出去。他溶解掉帮自己保持稳定的晶体骨,抓起操控杆,将“飞行厕所”飞回到主舰。

    清明思想家饱餐一顿,又稍微清理身体,这才重掌指挥权。该收拾行李回家了。专家们正忙着从远处拍摄林泽阳,很不想走。然而给养已经不多,最后专家们也只好开始收尾、收拾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