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这位地下城主不要吃魔物
繁体版

第十一章:产量增加

    接着,陈司将这些史莱姆拖回了仓库。他从醋缸里舀出两桶醋,放入一半的史莱姆时,大醋缸就差不多满了。

    于是他又取了六只大塑料红桶,每个红桶装一只史莱姆,又将其注满了醋。终于是将这些史莱姆的“居处”都安排妥当了。

    “得赶快扩大规模了。”陈司看着仓库满满一地的桶,不由得感叹道,“算每只能出两斤半粉条的话,这里十二只,就是三十斤,一千八百块钱!”

    一小时不到,陈司便能抓到价值一千八百块钱的史莱姆,这是在以前用低效的抄网捕捉法所不敢想的。

    用抄网捕捉,除了动作缓慢,体力消耗巨大之外,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过于危险。

    在地牢中,三只乃至四五只蓝史莱姆成群的情况并不少见,以前陈司也是顾忌这一点,所以才行走在地牢中异常缓慢,生怕被它们包围了。

    毕竟抄网挥出,自己便没有任何的自保手段,其他史莱姆扑上来就只能是坐以待毙。

    而现在的陈司不一样,他可以将冰雾广泛地释放出去,一次性笼罩住目光所及的所有史莱姆。

    之后的工作,就是像捡钱一样,提麻袋把它们捡走就可以了。

    “魔法还真是方便。”想到这,陈司不由感叹。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阻碍陈司赚钱路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仓库空间,按照他现在的史莱姆捕获效率,现在这个窄窄的仓库是绝对不够用的。

    “仓库空间的话,用二楼乃至三楼的空房间凑合下应该就行。”陈司在店里来回踱步,开始思考,“就是每天闻着醋味起床,实在是不太好受。”

    其次就是销售渠道,虽然说现在的蓝史莱姆宽粉的销售状况仍然是供不应求,但是按照陈司对自己现在这个捕捉速度的预想,捕捉一小时史莱姆,休息一小时恢复魔力,或者是精神力。并在这一小时内处理掉前一批被醋泡好的史莱姆。

    像这样的重复,陈司打算一天做四次,也就是捉四个小时史莱姆,一共四十八只,一百二十斤,七千两百块钱!

    除去掉醋、面粉乃至水费之类微不足道的成本,算起来,日营收整整七千块钱,月收二十一万。

    又是年入百万……不,年入两百五十二万!

    这样一来,不出年许,自家的贷款就全部还清,自己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想到这,陈司甚至觉得,是时候给林莉羽加薪了。

    毕竟她是自己唯一的队友,唯一能知道这个秘密的人。

    “得赶快想办法铺设销售渠道了。”

    其实陈司以前也想过,自己若是想赚更多的钱,那就不可能只靠口口相传的办法去出售那些蓝史莱姆宽粉,必须得有合适的销售渠道。

    每天一百二十斤宽粉,这个数量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对于一家小店的零售的话自然是超量了。

    但是将其降低一些价格,供货给其他的店铺呢?

    能够出售这种宽粉的粮油店、副食品商店或是小区综合超市,在偌大的航城自然很多,而按宽粉的质量,像身处一两个小区附近的那种综合超市,一天卖出十斤乃至二十斤问题应该不大。这样的话,只需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支个摊位,打出名气,培养出几位固定的客户,那销售渠道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陈司突然又想到,自己要是想将这些宽粉名正言顺地以这样一个高价批发出去,还必须要有证件才行。

    之前也是因为他的出货量较少,只被其他人当做类似于在自家店铺出售自制农产品这种程度,因此不会盯上,所以才能够小小地“无证经营”一段时间。

    而现在的出货量陡然增加,再去钻这个空子想来也是充满隐患的。

    他掏出手机,开始查找要需要办理何种证件。

    结果他发现,无论是食品经营许可证,亦或者是农副产品经营许可证,都需要相应的营业执照。而申请这个营业执照的条件,最让他难办的,莫过于要向申请机构公示自己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以及原料种类,并且还需要将产品送到有关部门送检。

    上述的所有要求,几乎都有暴露秘密的风险。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总不能和检查单位说,原料是蓝史莱姆,自家阳台种的,颗粒饱满,色泽金黄,是上等的健康佳品。

    陈司开始头疼起来,难道自己的发财梦,就要搁浅在这上面了?

    “哐哐哐!”这时,卷帘门的一阵响动打破了他的思绪,陈司这才发现,自己沉浸在产量提升的喜悦中不能自拔,全然忘记了要开店的这回事。

    陈司拉开了卷帘门,发现眼前敲门的不是别人,而是每天固定时间来供货的老赵。

    老赵见陈司这个点才开了门,又从邻里八卦中打听到昨天陈司这里才来了一位漂亮的收银员,不由得开始用中年男人的口吻对陈司打趣起来:

    “哟,陈老板,昨晚玩得挺晚晚?这个点才想起来开店。”

    “这年轻人!”

    陈司自然知道他话里的意思是什么,只是尴尬地干笑一声,随后用不紧不慢的态度向其解释了事情的原由。

    也没说得太详细,只是随意地说招了个新员工,这个员工刚好要租房,就用让她住在这里,不收房租,只是抵掉她的一部分工资罢了。

    他知道,像这种八卦,越是在意,越是想去解释清楚,就越容易说不清。随便应付一下,待这些人兴趣过了,便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老赵对于陈司不温不火的态度也是大感无趣。只是将几箱饮料和其他的小零食,和陈司一起从他的电动三轮车上搬了下来,送到了店里。

    忽然,陈司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他开始用一种看到救星的目光,开始打量起老赵。

    老赵是从农村来的,今年六十多了。他来航城的原因,是他的儿子在航城工作,他便随着儿子进了城。

    戴着一顶从农村带来的竹编帽,穿着磨损掉色的棉衣,黝黑的面庞上爬满了皱纹的老赵,骨子里是个脚踏实地的庄稼汉。因此来了城里也闲不住,便自己找了个开电动三轮车给各个小店送货的活计。

    像他这样随着子女来到城里的淳朴农民还有很多,他们有的拉货,有的摆摊,还有的沿街贩卖一些水果小吃之类的贴补家用。

    这些事情是陈司和老赵在聊天时他随口提到的,老赵还说了,自己同村的就有不少这样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认识很多,老太太在城里摆摊卖些农产品,而老汉在自家农村留守着航城附近的田地,时不时带些东西进城让老太太去卖的那种家庭。

    而陈司看中的就是这种情况。

    按照城市管理的规定,他们如果在指定的地方以及指定的时间,销售自家的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是摆个剃头修脚的摊子是不会归为无证经营范围。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相关的经营证,这些农民也可以合法摆摊赚钱了。

    陈司现在想的,正是通过老赵这个渠道,让他把蓝史莱姆宽粉推荐给这些人,让他们来这里批发并贩售。这一来陈司的商品有了销路,二来也对他们的生意有些帮助,使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这简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