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禅位朱棣开始
繁体版

第91章 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朱允文很关心徐妙锦,立即追问:

    “只是什么?”

    徐妙锦先是看了一眼大姐徐妙云,见对方也微微点头,才下定决心道:

    “陛下明鉴,能不能给一个机会,让我们姐妹从头到尾负责一件事!您放心,我们一定全身心投入,定让陛下满意为止!”

    原来,味精厂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徐家姐妹两人越发觉得这样子下去不行了!

    表面上,金忠作为味精厂的一把手,还是很给她们姐妹面子的!但是实际上,金忠可谓乾坤独断!他只是敬朱棣而已!

    金忠对味精厂的大小事情都是一手包办的,连徐妙云负责的财务口子也要大加干预,就更不用说徐妙锦了。

    现在好了,金忠要远走西南,换上朱棣亲自上阵,然而徐家姐妹已经坚定的认为,就算是朱棣,也不太可能给她们姐妹多大的自主权!

    这一点,恐怕只有朱允文敢给了!

    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就连徐妙云也不得不承认,真正能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只有这个年轻的皇帝侄子而已!他连女子都敢重用!只是因为金忠这样的人太多,才导致她们没有多大的施展空间而已。

    所以,徐妙云便鼓动徐妙锦为自己而活一次,至少要证明她们姐妹不输于任何男人!而徐妙锦也颇有这种心思,便壮着胆子提要求了。

    闻言,朱允文倒是丝毫不意外。

    徐妙云为朱棣生了那么多儿女,想要做点事情很正常,整天带娃谁不烦?就算有下人帮忙,恐怕也会想出去看看吧。

    徐妙锦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是个花季少女,又是听着父兄的英雄故事长大的,想要证明自己再正常不过。

    “真是将门虎女啊!”

    朱允文先是称赞了一句,给她们姐妹打打气,便道:

    “这个机会,朕给了!”

    “不过朕有言在先,这件事的重要性丝毫不比皇家小学和周报差半点!若把事情办砸了,朕也不好轻轻放过你们,你们敢应下来吗?”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徐家姐妹若真的办砸了,其实朱允文也没啥好处罚的,只能说自己用人不灵而已——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可是中山王的亲女儿!

    闻言,在场的人再次目瞪口呆!

    尤其是朱棣!

    这皇帝侄子真是……一言难尽!

    他倒是丝毫不怀疑朱允文所言,只是震惊于此子的心未免太大了,竟把如此重任轻率的交给两个女子?

    就算这两人一个是自己的夫人,一个是自己的小姨子,朱棣也未免觉得这样的安排实在有失考虑!

    话又说回来,到底是什么事情这么重要呢?

    徐家姐妹对视一眼,便盈盈下拜,异口同声道:

    “下官应了!愿闻其详!”

    朱允文问道:

    “衣食住行,你们觉得哪个更重要?徐妙云你先说!”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这四点,无疑都是重要的,尤其是提升到整个国家的高度而言,缺了哪一个都不成!

    但若要分出个先后,恐怕就见仁见智了!

    当然了,皇帝没问他们,他们也不好主动。

    徐家姐妹就很纠结了,这个问题必须回答好,而且要切中皇帝的心意才行!

    皇帝又不给一点提示,她们只好根据自己对皇帝的印象,还有他最近一连串的操作来猜测了。

    好半天,谨慎的徐妙云才开口道:

    “下官认为是民以食为天!陛下明鉴,经过洪武朝数十年的积累,国家攒下来的粮食不算少了,但还远远不够!尤其是百姓之家,他们又能攒下多少余粮呢……”

    徐妙云丝毫不怯场,侃侃而谈!

    朱允文也很有耐心,但听完之后也没有评价什么,只是对徐妙锦说道:

    “你呢?”

    徐妙锦显然更直快一点,或许也是因为她身上没有要为夫君考虑的压力,只见她口直心快道:

    “那必须是衣!下官很早就注意到了,百姓日常所穿还是比较单薄的,物料也是以粗布麻衣为主!咱大名城说是百姓能穿丝绸,但哪个百姓穿得起呢……”

    徐妙锦同样高谈阔论,这小嘴叭叭起来就不带停歇的,最后总结道:

    “若我建文一朝,普通百姓连丝绸都能穿得上,岂不是真正的盛世王朝!”

    嚯!

    朱允文觉得挺惊喜的!忍不住道:

    “朕真没想到,你这样出身高贵的大小姐,还能关心民间疾苦的,真不容易……”

    这句话可不是嘲讽人家,而是朱允文的真心话。

    没想到徐妙锦不经夸,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陛下误会了,下官以前有时候贪玩,女扮男装出去玩,为了不露馅便穿百姓衣服,才知道那粗布麻衣穿在身上真的很不舒服……”

    噗嗤!

    朱允文不由忍俊不禁,直接笑出声来了,好不容易收敛道:

    “咳~”

    “算你过关了!还有徐妙云说得也不错!”

    “但是,朕不能将这两件大事都交给你们姐妹折腾!”

    “朕决定,办个国有纺织厂!这个厂子朕就交给你们了,谨记最终目标是让天下百姓穿上廉价而漂亮的衣服!”

    朱允文的口气未免不大,廉价而漂亮!

    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

    朱棣等人谁也想不明白,而徐家姐妹更是摸不着脑袋,但她们毛遂自荐,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了:

    “臣遵旨!”

    朱允文又道:

    “稍后,朕会派人给你们送一份东西,记得保密好,这是纺织厂能否实现最终目标的关键!”

    这份东西,其实是一份资料,上面记载了后世一些能提高纺织生产效率的机密!比如大名鼎鼎的珍妮纺纱机的制造图纸!

    只要徐家姐妹拿去,收罗一些工匠,便可以搞出这种神乎其技堪称以人力为驱动的机器天花板的利器,光是生产效率这一点就领先了现有的纺织业几百年!

    当然,朱允文也曾想过,直接将这些玩意儿公布开来,拔苗助长的提高大明纺织业,但想想还是放弃了。

    朱允文真正要做的,乃是“抛砖引玉”,通过珍妮纺纱机这种新式机器赚取的巨额利润,引导行业自发的提高、投资这种生产机器——技术上的先天优势,连皇权都镇压不住!只能顺势而为……

    所以,那些上蹿下跳的文官顶天了也不过是搞点小动作恶心人,在朱允文看来是何其可笑!在真正的时代浪潮之中,简直不堪一击!

    而朱允文的使命,就是掀起这股浪潮!哪怕他只能起个头,做不到真正的工业革命,也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