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禅位朱棣开始
繁体版

第2章 天下没什么事不可能的

    “什么?!”

    距离北平不远的顺德府一个驿站内,三十九岁正值壮年的朱棣接到朱允文催促他尽快进京一见以叙天家亲情的圣旨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小王八蛋几个意思!

    都这个时候了,朱棣很清楚朝廷要大举削藩,而朝廷也丝毫不掩饰削藩之心!

    朱允文这小王八蛋,就差明说要弄死他们这些藩王了!

    现在突然派人来催促他尽快进京,怕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朱棣的心态几近奔溃了,他现在完全没有做好清君侧的准备,但此时又不得不深入虎穴,因为新君登基之后,藩王必须进京朝贺,否则就是谋逆!

    之前朱棣思前想后,又与自己手下第一谋士道衍和尚多番计较,这才麻着胆子走一趟这龙潭虎穴。

    朱棣万万没想到这个狗侄子竟然如此心急,他甚至觉得这半路上恐怕就有危险……

    “燕王殿下,还是尽快启程吧!”

    传完旨的太监小声说道。

    实际上,这太监可是朱棣安排在宫里的一个内应!

    没办法,朱允文前身和他爷爷一样,对待这些阉人实在太严厉了,所以朱棣只是派人稍加接触利诱,宫里的很多人就悄悄投在朱棣麾下了。

    这些人不说能成什么大事,比如帮朱棣直接弄死朱允文,但传递消息什么的还是非常有用的。

    这不,这太监之所以如此上心这趟差事,正是为了将这个消息光明正大的告诉朱棣,让他早作准备——皇命已下,朱棣现在是不可能硬来的!

    至于能做什么准备,这就不是传旨太监该考虑的问题了。

    “有劳公公了……”

    朱棣强笑着说道。

    太监苦笑一声,连道不敢,他这时候也挺后悔上了这燕王的贼船,一个藩王凭什么反抗堂堂皇帝?然后退了出去。

    朱棣急不可耐的呼唤道:

    “大师!”

    话音未落,里屋走出一个穿着僧衣的和尚,此人眼眶是三角形,形如病虎,正是早在洪武十五年就说要送一顶白帽子给朱棣的道衍和尚!

    藩王戴白帽子,那可是皇帝!

    彼时,太子朱标尚在!

    可见朱棣早有大志,否则他第一反应应该是把道衍和尚直接押解入京,由朝廷治其罪。

    不等道衍和尚坐下,朱棣早已起身,这个堪称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搞得他根本镇定不了,急得他团团转:

    “这下可如何是好!”

    “建文小儿为何如此反常!”

    “他明明对本王厌恶得很,巴不得本王暴毙!”

    “难道有人向他进言,要尽快除掉本王?!是了!是了……”

    之前,朱棣和道衍和尚多番计较,都觉得这次进京应该是有惊无险,皆因皇帝本人乃至他的心腹们,不过都是一群腐儒罢了!

    这种人是死要面子的,所谓道德而已,这样的君臣就可欺之以方!

    只要朱棣摆出一幅光明磊落,甚至是嚣张跋扈的架势,皇帝定然不会对他下手!

    可现在呢?

    这狗侄子非要摆出一幅与他这个叔叔亲近如父子的恶心模样,可不就是为了哄骗他尽快入京受死吗?

    至于怎么个死法,那就得看人家的心情了,只要朱棣一进京城,狗侄子有一万种办法弄死他……

    朱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道衍和尚也不复以往那般智珠在握的淡定模样,只见他皱着眉头劝道:

    “殿下且宽心……”

    朱棣急声道:

    “还宽什么心!他的刀子都架在本王头上了!”

    闻言,道衍和尚心里叹了一口气,他能理解朱棣的心情,但造反这种事,向来是无法回头的!哪怕现在并没有扯旗行动!

    于是,道衍和尚又道:

    “殿下,道阻且长!想要登临绝顶,你必须坚韧不拔的面对一切困难!遇大事,须有静气啊!”

    朱棣楞了一下,沉默许久,才勉强坐了下来。

    道衍和尚这才满意,想要造反就得拥有极好的心理素质,若是遇到什么困难就乱了自己的阵脚,还不如早点俯首称臣,任人宰割算了。

    两人心照不宣,又沉默良久,道衍和尚才分析道:

    “殿下,刚才那太监说得语焉不详,只言前些时候建文小儿一觉醒来就颇有异样!由此可知,并非有人对皇帝施加了影响!”

    其实这是道衍和尚的推测而已,但他必须胸有成竹的断定此事只有这种可能,否则就会影响朱棣的信心,导致大计落空!

    果然,朱棣一听就轻松了不少,但还是很紧张的追问:

    “那么,本王该如何应对?”

    道衍和尚心道这还用问?当然是按照原计划行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如果说皇帝这番铁了心要弄死朱棣,道衍和尚也没有任何办法!

    关键是时机不对啊,现在就回北平造反,那是取死之道!至少要争取到好几个月的时间做准备,并麻痹朝廷,到时才可以孤注一掷!

    当然,道衍和尚不可能实话实话,只见他笑道:

    “人心是最复杂的,太祖皇帝在时,建文小儿说他会对诸藩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建文小儿登基以后的所作所为,世人皆知!这无疑是对太祖皇帝的欺骗和背叛!”

    “指不定太祖皇帝在天有灵,托梦责骂建文小儿,勒令他改过自新,甚至是将皇位禅让给殿下呢!”

    这话纯粹哄小孩了。

    但道衍和尚不得不如此,因为他也想不明白朱允文这番举动到底有什么意思?实在太反常了!连道衍和尚也无从推测……

    朱棣不听还好,一听就怒瞪着道衍和尚,说道:

    “大师何必拿本王开玩笑!”

    好么,原来朱棣也是这么想的。

    然而,道衍和尚根本不在意朱棣的愤怒,反而振振有词道:

    “殿下何出此言?”

    “这天底下根本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元末天下大乱,英雄豪杰何其之多,谁又能想到,最后是太祖皇帝夺了这天下!”

    这就是道衍和尚真正的意思,他从始至终都是最坚定的野心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一切代价,而朱棣就是他挑中的能实现自己抱负的明主!

    辅佐一介藩王成为皇帝,将不可能化为现实,这难道不是一件与太祖皇帝并驾齐驱的壮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