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崇祯
繁体版

第52章 京营兵的真面目

    太子带着兵部和军府的几位主官,升堂审案!

    一群神机营的人被带了进来,这些人都由医生看过,已经吃饱饭,脱了铠甲,现在能走着进来。

    太子指着一个头发斑白的老兵,问:“这位老人家,你几岁了?”

    “小的今年六十七岁。”

    “你年龄这么大,怎么还在当兵?”

    “草民只有一个儿子,前几年打土寇的时候死了,上官让俺来顶替。”

    “你怎么肯来?”

    “小的年龄大了,别的什么也干不了。在这营里一天有两顿饭吃,俺顺便给营里把把门。

    这样也行?好像符合京营规定。战死了兵丁,家里再派个人来顶替。看来这个老兵算是个人情兵。上官看他儿子的情分,让他来营里养老。

    太子又指着走路一瘸一拐的老兵,问:“你今年几岁了?”

    “小的今年五十二岁。”

    “你的腿怎么受伤的?”

    “小的平常在上官家的粮铺里做事,运送粮食,这腿是前几天搬粮袋时扭伤的。因着小人名册在营,只能来阅操。”

    这就是占役。平常把兵当做奴仆,给自家扛活,要阅操点卯时再去露个脸。

    太子指着最后一人,走路慢悠悠要倒的样子,问:“这位勇士,你平常操练火铳吗?”

    那人赶紧跪下,喘着气,说:“草民,草民不是这里的兵。草民从乡下逃荒来京里,有人让俺来这里干活。说两天四百个大钱,包吃住。草民只消在上边点名的时候,记得自己叫王大勇。”

    这是冒名顶替,平常的空额军饷给上官吃掉了,有人来检查就冒名去应卯。

    太子问:“逃荒的人吗?你怎么不出城耕种?”

    “草民啥都不知道。草民家里缺粮,孩子饿得哇哇哭。俺听同乡说,这京里有金山银山,随便做点啥,都比在乡下强。俺把家里十亩地下了种子,就来京师投奔俺同乡咧。”

    这是来京打工的。太子挥挥手,让这群人退下。

    还有下一批人要审问。锦衣卫两人抬着一块门板,上面躺着一个落马受伤的骑兵。后面,抬进来十几个,跟着十几个受伤能走的,最后一瘸一拐走进来一个。

    所有人都换了破烂的布袍穿上。有人忍着痛,低声呻吟。见太子在上头坐着,有人挣扎着要下跪行礼,乱纷纷的。

    太子没啥耐心了,站起来,随便指着最近一人,那人正躺在地上的门板上,说道:“都不要动了,就躺着回答问题吧。你是不是神枢营的兵?”

    “小的一直在神枢营当差。”还是个老兵。

    “怎么不会骑马?”

    “营里没马,小的没骑过马。”

    “你平常训练什么?”

    “没训练过。”

    “你平日做什么?”

    “上官家承了些京里修造房屋的差使,小的是建房修房的工匠,平日里修造房子。”

    “你都没有骑过马,上官怎会让你骑马阅操?”

    “上官说小的每天都在骑墙,在梁上放瓦,房梁比马高得多,小的天天骑墙都不怕,骑马更不用怕的。”

    “你骑马怕不怕?”

    “怕!房梁砖墙再高它不会动啊。马又高又跳的!小的在旁人帮忙下才上了马,马一动,小的吓得不行,想下来,就掉下来摔伤了。”

    太子再问了几个,差不多都是这样,有占役的,有冒名顶替的,就是没有正经的京营兵。

    太子让这一帮伤残人士离开,还要再看看五军营的人。

    五军营的人,不要说走路,连站着都不行,怎么指望他们守城?难怪李自成过几年就进了京。真是太可气了。

    五军营的人有走来的,有抬来的。看来几碗饭下肚,有些人缓过气来,有些人还只能喘气。

    太子指着躺在门板上的人,问:“你是什么人?怎么来京营的,怎么连站着都不行?”

    那人想坐起来,可是挣了几下,起不来,只好躺着。

    王之心走过来:“殿下问你话呢!快点回话,不用起来啦。”

    那人回答:“殿下饶命啊!草民昨天在粥厂排队吃粥,有人把咱领过来,说在京营里每天有两顿饭吃,只用站那里就行。”

    看来,京营层层贪墨。太子检阅军队,连雇人顶替的钱都有人贪了,直接领了乞丐冒充京营兵。

    神机营和神枢营的兵像乞丐,五军营的兵干脆就是乞丐。大明的都城靠这样的兵保着,真是可笑又可悲。

    太子一边观察,一边想着。不解决这些问题,大明肯定完蛋。要解决嘛,呵呵,得看皇帝怎么想怎么做。

    太子不想问,这些兵是谁找来的。京营根本就不是抓走个别人就能搞好的。一旦追查,肯定查到一帮勋贵头上。然后呢?皇帝还指望这帮勋贵保护自己呢!

    鞑子要是从长城入口,到时候又得指望京营了。要是掀起大案查办,让皇太极知道京营就是一帮乞丐,连站起来都难,呵呵。

    一旦皇太极决心派兵攻城,自己可就惨了!这案子,现在不能真的查!

    想通了这些,太子问:“校场的兵都散了吗?”

    王之心答:“启禀小爷,校场的兵都回营了。”

    “让成国公他们进来吧。”

    成国公他们进来了。个个都脱掉了铠甲,换上了蟒袍。要是再穿沉重的铠甲,成国公他们也走不动道了。

    成国公头戴八梁冠,身穿大红蟒袍,后面跟着一群同样穿着大红蠎袍,头戴七梁冠的侯伯勋贵。

    成国公一群人一进来,赶紧跪下磕头请罪:“臣等无能,没有治好京营,请殿下治罪。”

    太子说:“只是无能吗?”

    成国公说:“臣等放纵手下人等,在京营冒名顶替,吃空饷,臣等有罪。”

    太子说:“大明只是皇家的吗?尔等公侯伯等,与国同休,大明也有你们一份。我问你,靠这样的京营,鞑子真要攻城,京师能守得住吗?”

    成国公:“臣……”

    太子怒道:“你以为靠着京师的城墙,鞑子就进不来吗?济南的城墙不高吗?鞑子的红夷大炮不多吗?!

    “上次济南城破,德王被俘,郡王殉国好几个。这些你们都知道的。你等家里的钱再多,鞑子一进城,钱财家人都归了鞑子!你们这是要钱不要命啊!”

    成国公低头说:“臣等有错,臣等知罪了。臣等愿意搜罗家财,多买国债,襄助边军与鞑子决战辽东。”

    太子生气地说:“你等每个人,写上请罪的折子交上来!要老老实实认错,避重就轻我决不答应!”

    成国公等:“臣等遵旨。”

    太子看向一旁:“巡营御史苏京,你好好地查一查。京营上下,都有谁多行不法。”

    苏京拱手一礼:“臣谨遵殿下令旨。”

    太子一摆手:“启驾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