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崇祯
繁体版

第119章 做正确的事

    朱经理有点明白了,皇帝其实是怕鞑子打过来,就拿田妃的事情在这里抵挡拖延。

    朱经理说:“那就带着皇后一起走,留田妃在宫中。”

    皇帝说:“那更不行了,皇后又不会骑马。如果朕在外出了什么变故,朕还指望她辅佐太子呢。”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躺在这里等死,你最行!啥事容易啊?啥事都不容易!看来皇帝就故意拿这一件事情来搞,搞来搞去搞不成最好!

    于是朱经理心里也烦了,就有点刻薄地说:“那就让田妃和皇四子一起,去她娘家住,你不会信不过田妃吧?”朱经理话中的意思是,你不会怕田妃在外面偷人,给你戴绿帽子吧?

    看这话说的,皇帝也听出朱经理口气不善,朕该怎么说?朕不同意,就说朕怕戴绿帽子。就田妃那身体,她会想着给朕戴绿帽子?咳!田妃就是身体好好的,也不会想着给朕带绿帽子!朕同意?也没这规矩啊。

    皇帝:“大明就没有这规矩。后妃出嫁以后,就不能回娘家住。”

    朱经理:“规矩不都是你定的吗?这又不是国事,是你家里的事情,只要你信任她,她信任你,事情就可以这么办。”

    好吧,皇帝也没辙了,事情都讲到这个份上,那也就只好同意。皇帝说:“那行吧,让田妃去田皇亲家里住,就说田妃身体不好,让她娘家人帮忙看护。要是有大臣为这件事情多嘴多舌,到时候你得想办法,把那些多嘴的大臣狠狠地治一治。”

    朱经理说:“没问题。大臣们都是读书明理之人,想来不会那么八卦无聊吧。要是真有人敢多嘴多舌的乱说话,到时候我再想办法帮你好好地治治他。”

    皇帝再也提不出什么反对的意见了,再说,出现鞑子的概率真的不大,只要到时自己舍得下这张老脸,鞑子来了就赶紧撤,风险也确实不大。

    只剩最关键一点,皇帝问:“要是鞑子来了,朕带头骑马逃跑,朕要跟天下臣民怎么说?再发一次罪己诏,说自己当时没办法,只好逃跑,对不起丢下的十几万的百姓。这么写,合适吗?”

    罪己诏崇祯皇帝都发了好几次了,每次发都是心里很不舒服。伤皇帝的面子,也伤了皇帝的权威。能不发,还是尽量不要发啦。

    朱经理说:“你又没有做错什么,做的很对,为什么要下罪己诏?”

    皇帝问:“丢了十几万的百姓自己逃跑,还能说没做错什么?”

    朱经理说:“当然没错!第一,我们是在做正确的事情,给这些饥民们找一块荒地耕种,让他们以后都能够吃饱饭,我们也对得起地主,也对得起国家,地主能收租,国家能收税,这难道错了吗?

    第二,我们也是在用正确的方法来做。我们没有拿起皮鞭棍棒,赶着他们逼着他们去开荒,而是我们自己带头出城,引导他们开荒,这种方式有问题吗?完全没有问题啊。

    第三,现在正是可以开荒的季节。前些天天气还是不够暖,宫里的马铃薯都还没有发芽,如今虽然比别人晚了差不多10来天,还是可以耕种收获的。

    既然我们是做了正确的事情,也用了正确的方式,也是在正确的时机,那我们还有什么错呢?”

    皇帝一听,这一套分析下来,不错啊,于是心情好了不少,他接着问:“可是最后结果不好,十几万人都丢给了鞑子,可能很多人送命,难道不是我们有错吗?”

    朱经理:“我们没错。我们要丢掉虚妄的想法,以为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实现。生活不是考试做题,题做对了,就一定能得分。比如医生下了正确的药,最后病人还是死了,如果都像你这样,一定要有好的结果,哪个医生还敢给重病的病人治病呢?

    我们为什么要去拜天拜地拜祖宗?有些人为什么还要去拜佛祖?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地做了,最后成与不成,在于老天如何,我们只要无愧我心就好。”

    皇帝听到这儿,终于也明白了,皇帝说:“这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成败利钝,非所逆睹。即使鞑子真的来了,圣旨该怎么写就怎么写。”

    原来皇帝你明白这些道理呀。可能也没有真正的明白过,皇帝以前从来都不真正地干事情,都是让别人去干,所以脑子里一堆的大道理,全都没用过,真可惜。

    于是,朱经理说,“既然知道我们没有错,到时圣旨就可以这么写:鞑子打过来,皇帝你领了一千兵,转进京城。鞑子凶残,屠杀百姓,全国的臣民们该多交税,让朝廷有更多的钱,去组织更多的军队,为死难的百姓报仇。”

    转进?这个词好,也不知道朱经理是怎么想出来的。朕这一次出京,下次不还得进京?既然叫进京,转进这个词儿就说得过去啊,只要不是逃跑就好。

    于是,皇帝再也提不出啥意见了。皇帝头脑已经想通了,行动就很快,马上召集大臣们开会。如果大臣们提不出有力的反对意见,明天就出城开荒去也。

    紧急会议在文华殿召开,各部门的头脑,司礼监的大太监,锦衣卫指挥使,都到了。平常小朝会的参会人,基本都到了,除了顺天府尹和戎政府成国公,他们离的比较远,晚点到,皇帝也不等他们了。

    朱经理见众人到齐,开门见山也不废话,直接宣布:“有人传播流言,说鞑子将要从北边入口,意图破坏饥民垦荒。朕若亲自出城开荒,流言自可以不攻自破。朕明天出城,带锦衣卫和京营的人去遵化。

    内阁负责留守,兵部吴侍郎傅侍郎一起去,京营由吴襄带1000人,要全是骑兵,负责护驾。锦衣卫也带1000人,要骑马射箭功夫好的,由骆思恭李若涟带领。司礼监由王承恩和王之心带人一起去。每天的奏章圣旨,仍然由朕亲自处理,每天派人送到遵化。你们可还有什么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