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崇祯
繁体版

第103章 茶商姚世隆

    姚世隆从袖中摸出一封文书,王承恩接过收下。

    朱经理突然问:“你若去钱庄,要花费多少银两?”

    姚世隆:“约莫二百两银子。”

    朱经理:“如今你花五百两银子买国债,不会觉得花费更多吗?”!

    姚世隆:“微臣以为,这不一样。崇祯十一年,鞑子入关,我当时幸好在京师,人货无事,若是在城外,岂非人货两失?鞑子,吾等商人最是恨之,彼等烧杀抢掠,断绝商路,吾等商民人人巴不得捉住他们千刀万剐。这五百两银子,朝廷用于辽东打鞑子,就算无法偿还,我等不怨。

    ‘周转’钱庄,无故勒逼钱财,今次给他们二百两银,明年我若再来,恐不止二百两了,年年如此,我等商人,自南往北转运几千里,千难万险,将本求利,才有几百两银的利钱,无故被勒逼,岂能心甘情愿?故而得知有机会面见圣上说话,微臣大胆,敢告之于陛下,唯望陛下明断。”

    朱经理:“你们商人这么恨鞑子?你们家里,可有亲朋为鞑子所害?”

    姚世隆:“我有一族叔,天启七年贩茶到觉华岛。老奴攻觉华岛,岛上的八千商民同时被杀,我叔也没能逃生,如今,尸骨都无法收回安葬。”

    朱经理心里一惊,还有这事,奴尔哈赤一次杀八千商人,果然够狠。“你一路从南往北,可还顺当?”

    姚世隆:“微臣的茶叶都有茶引,又都是走运河水路,去年这趟总算还安稳。”

    朱经理:“茶引要多少钱?”

    姚世隆:“官面上规定,叶茶二百文钱一担,芽茶三百文一担。再加上沿途打点,算下来茶引一斤茶三文。”

    朱经理:“沿途还要交什么税吗?”

    姚世隆:“沿途不必再上税。微臣在临清卖掉一些,剩下的在京师发卖。临清与京师一样,入城门时一担茶纳税一百文,到塌房后,每担茶再纳落地税一百文,免牙钱一百文,榻房钱一百文,只是如今已过了五个月,又加了榻房钱五百文。”

    朱经理:“你在京中,一斤茶卖多少钱?”

    姚世隆:“平均三十文一斤。”

    朱经理:“从茶农那里收茶,一斤多少钱?”

    姚世隆:“陛下,茶叶根据产地品质等,价格都是不同的。”

    朱经理见他不愿透露,也不再问,改问他:“你觉得税钱重吗?”

    姚世隆:“若以如今税钱,若无权贵勒逼,总还是有些赚头的,终归不枉几千里冒险转运。”

    朱经理:“王伴伴,你叫人先把他带到一边等候,看其他人是不是还有类似情况。”

    姚世隆千恩万谢地磕头走了,皇帝说:“王伴伴,你让东厂查查,若此事属实,这‘周转’钱庄,要狠狠地惩罚,不可姑息。”

    皇帝说完,看见王承恩表情奇怪,欲言又止,突然明悟:“这钱庄,是王之心家里开的吧?难怪如此大胆,去把王之心叫来!”

    王承恩:“据奴婢所知,‘周转’钱庄不是王之心家开的。”

    皇帝:“那是谁的,从实说来,不许遮掩!”

    王承思只好嗫嚅:“是,是,是,奴婢听说,钱庄是周家的!”

    皇帝:“哪个周家,快说清楚!”

    王承恩:“是嘉定伯家的。”

    皇帝一听,是自己岳父家的,这还有啥好说的,眼晴四处张望了一下,没谁好骂的,看见太子象个木头人坐在一旁,问太子:

    “太子,要是你外公家钱庄真干这等勒逼人的事,你说,该如何处理?”

    太子一愣,这事你问我?关我啥事?可是,父皇问了,又不得不答,太子斟酌一下,说:

    “父皇,儿臣以为,该当依国法处置。只是嘉定伯是伯爵,援例该可减罪一等。”

    皇帝:“说得好。此事,交给你处置,你明日与王伴伴一起,召嘉定伯晋见,处置此事。”

    第二个进到穿殿的,来人行礼:“草民李文耀,叩见陛下。”

    皇帝:“你做何营生?”

    李文耀:“小民是山西人,来京里卖颜料。”

    皇帝:“有什么话,大胆直言。”

    114章1.22

    李文耀:“小民前几天来京,刚进城门,就被一个公公带人连人带马车带到皇店里,皇店贵一点原也无大碍,只是前天,小民不小心,打碎店中的茶壶,管店的公公说那个茶壶是皇上用过的,要赔一百两银子,小民小本生意,哪赔得起?商会里同乡凑钱,买了一份国债,小民斗胆,还请皇上原谅!”

    皇帝:“哪家皇店?”

    李文耀:“戎政府街的福吉皇店。”

    皇帝:“好了,朕已尽知,你可有文书?”

    李文耀递上文书,退出外面等待。

    皇帝:“叫王之心来。”

    皇帝:“王伴伴,把这奴才重重处置,抄家,发去混堂司。这些奴才,尽会败快朕的名声,一年到头,也没多少利钱交到宫里来。实在不行,把这些皇店通通都卖掉,以后不要再开店了。”

    皇帝是个好名声的人,心里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爱民的好皇帝,如今竟然被人当面打脸,真是岂有此理!皇帝估计,这些恶奴估计坏事没少干,帐都记在自己头上,好处都被奴才们拿走了。真是恨不得打死几个,才解气!不过现在很忙,没功夫亲自审案,就算了。

    果然不出周经理所料,后面来的多是商人,变成行商诉苦大会了。

    仍然有人被皇店里的太监勒索,有人的马骡被捕房说成是从蒙古走私的。大多数人还是被牙人勒索,商货不能贩卖,只能在京里到处找关系疏通。

    等到下午五点,三十多个商人的诉苦大会终于结束了。看着召见来的三十几个商人,朱经理有话说:

    “朕拟让顺天府发个通告,你们再多交一份免牙钱,以后就不必通过牙人,你们自行出货,你们可愿意?”

    姚世隆大着胆子出来说:“陛下,免牙钱我等已交了,还请陛下为我等做主。”商人嘛,什么时候都还记得,要讨价还价,哪怕这次是面对着皇帝,他们还是保持着这个好习惯。

    朱经理:“先前的规矩是,交了免牙钱,还得请牙人,这规矩你们认了很多年,朕也不好轻易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