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崇祯
繁体版

第95章 暗派锦衣卫

    这皇帝在逃避自己的责任。大明的事情,坏就坏在权利与责任不匹配,有权力的人不负责,把责任往下推,下级也有样学样,最后,整个国家,就主要靠贫穷的农民和军户来流血流汗支撑起来,他们长期地感受不公,生活无着经济破产,只能起来造反,或是消极怠工,国家就崩溃了。

    朱经理:“大明的事情,坏就坏在高位者不负责任,空拿俸禄。就像你说的,宗室只会睡,国家大事从来不负责,只负责生孩子,空耗国家钱粮。福王世子也是宗室,他以前从没有处理过政务,他能行吗?”

    皇帝明白了朱经理的意思,不由得心里有点惭愧。“福王世子应该不行。他要是会治国理政,洛阳也不会那么容易就被攻破了,只是朕来处理,就一定能处理好吗?”

    朱经理:“你担心什么呢?是在担心这件事情,皇帝也处理不了,影响你的形象,影响你的权威吗?”

    皇帝默认,就是这样,一旦办糟了,在全国臣民面前丢脸,那还真比死了还难受。

    见皇帝默认,朱经理继续:“现在的情况是,像孙传廷这样的强臣,都不敢接受这件事情,我们再怎么差,那也差不到哪里去,无非是办不成罢了。办不成的结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无非是回到老样子,京中继续有大量的流民。”

    皇帝思索一下,点头承认,如果不算面子上的损失,真正的损失,确实应该不大,“说的也有些道理。”

    朱经理:“既然如此,那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抓紧时间来试办一下,以后哪还有什么机会,去亲自办理政事呢?如果接下来辽东战事失败了,李自成做大了,那时候你的权威和形象更差,说的话更不好使。不如趁现在皇帝还有一些权威,努力一把,成了,就找到解决粮食问题的一条路子。

    这件事情我认为并不会特别难。刚好我们都没有实际办过政务,利用这件事情来实际办一办,取得一些经验教训,不也是很好吗?”

    皇帝听朱经理说这件事情不会很难,于是就有了一些兴趣,问:“这件事情不难吗?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孙传庭的话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他不能办这件事情,是因为他的权威不够。那你的权威现在够了,只要让各方不起来反对,这件事情就能成,同时我们也把各方的利益都照顾一下,无非是分钱的事情,只要大家都能从这件事里面分到好处,那这件事情就能办成。”

    皇帝一听,似乎有点道理哦,赶紧问:“那你想怎么办?”

    朱经理:“孙传庭提到这件事的阻力在哪里。实际上反过来看,众人也有改变的动力。那些饥民在京中快要饿死了,难道不想吃饱肚子吗?那些地主的土地抛荒在那里,一点租子都收不到,不想多少收到一点租子吗?

    双方现在对立如此严重,如果朝廷在中间调和一下,让饥民能够出力换饱饭吃,地主出土地多少收一点租子,这件事情应该还是可以推动的。”

    皇帝一听,分析得很清楚,就问:“你具体想怎么做呢?”

    朱经理说可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大家商议已定,明天在朝会上提出来商议。

    朱经理又问:“辽东监军高起潜是怎么回事呢?你不是说把各个监军都撤回来了吗?”

    皇帝:“目前全国精兵的一大半,都集中在辽东,完全靠洪承畴一个人,怎么能放心呢?派一个监军在那边,可以监控一下。”

    朱经理当然也不会完全信任洪承畴这个人,历史上他战败后投靠了满清嘛,于是就说:

    “监军和总督的权力职级差不多,太监监军往往在权威上还更高,这样导致有好处大家互相争权,遇到事情又互相推脱责任,不利于军事指挥。军事指挥需要令行禁止,总督还是需要总督的权力的。要想多一点取胜机会,还是要把监军撤回来。”

    皇帝问:“那如何监控辽东大军呢?辽东巡抚和几个兵备道,都长期在洪承畴的手下做事情。很多大臣说洪承畴根本就没有去前线,一直缩在宁远。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朕也不知道。那个高起潜现在还在山海关,确实也没有大用。你说,要怎么办?”

    朱经理:“我们可以暗地里派东厂锦衣卫的人员,去到辽东前线刺探,看看他们是否按照朝廷旨意行事,是否与敌人暗中有往来,还要防止满清派密谍渗透破坏。现在辽东有锦衣卫吗?”

    皇帝:“现在辽东一带没有锦衣卫。这些年因为朝中大臣反对,东厂和锦衣卫朕也没有多余的钱粮给他们活动,他们只能在京中活动。”

    皇帝没钱,连锦衣卫活动的钱都省了。收集情报的钱怎么能省呢?这是军队的眼睛和鼻子啊,情报一旦泄露,将军被敌劝降,那损失可就大了。

    朱经理,“这个钱是不能省的。还是得派人暗中前去辽东各城里面驻点,再看有没有机会,派些人到满清鞑子那边去打探情报。”

    皇帝:“朱经理,你懂刺探情报和战争吗?”

    朱经理心想:咱是中国股民好吧,啥事不懂?从各种元素周期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都懂,一些吧,就是不大懂赚钱。谍战片也看过,战争片也看过,算是略懂一些。

    朱经理:“后世是信息时代,什么东西咱都懂一些。你放心好了。看了老祖宗的太祖实录,我很有启发,现在我来说一说整体的战略规划。”

    说完了,皇帝听了一遍,觉得不愧是从信息时代来的,说的一套一套的,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要不就明天在朝会上,跟大家伙说一说,听听大家的意见吧。

    朱经理最后说:“好了,明天搞图上对抗演习,让吴襄和刘肇基参加,兵部负责辽东战事的相关官员也参加。演习一遍,大家心里该有点把握吧。”

    皇帝一听,又演习,还在图上?好,且观之。

    皇帝说,“吴襄和刘肇基二人,该给他们一个官当一当吧?”

    朱经理:“也好,让吴襄去京营当个总兵,负责训练一些挑选出来的精兵,准备去辽东支援。刘肇基就还是让他跟着傅宗龙,负责辽东战事的策划。你看可好?”

    皇帝:“刘肇基是个武官,没办法去兵部上任,就派到都督府去挂个名,实际差事还是跟着傅宗龙,去策划检查辽东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