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崇祯
繁体版

第14章 筹款的几个办法

    “孙传庭确实是个大忠臣,很不错。你是想用他的办法收回卫所土地筹集军费吗?”

    “不行吗?我觉得这办法还是很好的。卫所的土地本来就是国家资产,这两百多年来国有资产流失干净,大明才会这么无力无钱去打仗。”

    皇帝也有点动心了,不过他想了又想,说道:

    “他说小民造反不可怕,士兵造反才可怕,因为士兵会打仗。卫所的武官,虽然很多都废了,但要是武官们造反,那可比士兵造反还更可怕。现在大部分精兵在辽东,还有一部分在河南,没有可靠的部队镇着,可不能贸然的收回卫所土地,要不然怕会出大乱子的。”

    “现在还不是收回卫所土地的好时机了。”朱经理也觉得,正确的政策要正确的时机去实行,效果才会好。

    “把朕的亲军勇卫营撤回来,这样手中掌握了可靠的军队以后,才可以去收回卫所的土地,去筹集更多军费。”

    皇帝果然某方面还是专业的,他最会提防手下人造反了。这样安排应该是比较妥当的。自己打仗可不专业,看来只能想办法省钱了,有了更多的钱到前线,军饷充足,军事胜利更多几分把握。

    “现在的问题是,要想多征军费,就得前线打胜仗,好抽回军队。而要想保证前线能打胜仗,就得提供更多的军饷,可是现在没钱。这又是一个死结。”

    “要是人人奋勇,忠心为国,奋不顾身,一往无前,前线十几万军队,怎么能不打胜仗?可是他们个个怀有私心,裹步不前,能够混下去就绝对不敢主动打出去。这样怎么能胜?”

    “人人有私心不是很正常吗?军士们打仗,可是要拼命的。每个人的命只有一次,他们每个人愿意把命拿出来拼吗?拼了命以后会有好下场吗?这些问题朝廷能给他们保证吗?没有足够赏赐抚恤,有多少人肯拼命?再说,皇帝你就没有私心吗?”

    “朕穿破衣吃素食,后妃经常只穿布衣。朕已经拿出全部的积蓄充当军费,朕哪里还有什么私心呢?”

    “可是大臣们认为你有私心啊。目前宗室每年还要花500万两银子做俸禄。大臣们就是看这个很生气,户部尚书的意思不就是这个吗?宗室一年才实发二成就五百万两,怎么会这么多?”

    “亲王每年的俸禄是1万石,郡王是2千石,镇国将军是1千石,辅国将军是800石,奉国将军是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现在朕有40万个宗室。”

    “难怪一年要花500万两。这也太能生了。难怪户部尚书辞职几十次。”朱经理知道自己踩到大坑里了,超级超级大的大坑,不光要为崇祯找活路,还得想法养40万个亲戚!

    “这些大臣一次一次的向朕要求减少宗禄。现在宗䘵实际上只发了两成,很多远支宗室都已经没办法生活了,各地的地方官还想尽办法克扣宗室俸禄。有的宗子已经30多岁了,还不让他请名字,请名这一关没过,后面也没办法请封结婚发俸禄。这是想让他们穷死啊。”

    “那为什么不让他们去做官务农务商务工呢?让他们去自食其力,自己去讨个前途,国家也能够不负担,这是宗室和朝庭双赢,那样不好吗?”

    “万历年已经开放宗室当官了,可以去参加科举考试,可以授官。朝廷大臣们因为掌握科考大权,通过科举那是很难的,朝中大臣也知道这一点,把这一块就放开了。但是务农经商和做工他们都不允许,他们总是害怕宗室以自己的身份去抢夺士绅的财路。”

    原来藩禁最初是对士绅百官们有利的,百官拥护。因为蕃禁导致宗室们只能白食俸禄,不能买地经营不能经商不能开矿也不能去务工,那么这些地租啊开矿啊经商啊开工坊的好处,就都是士绅们的。嘉靖朝以后宗室人口越来越多,百官们如果不愿意放开蕃禁,又怎么能够减少宗䘵呢?一定是两个当中要选一个的。

    “宗室俸禄现在只拿两成一年也要500多万两白银,比百官们的俸禄还要高。大明朝如果两三年后灭亡了,这些宗室们可一两银子都拿不到。如果现在开始,亲王郡王以下所有的宗室全部都不拿俸禄,同时所有蕃禁取消。宗室可以去经商务工开厂置地当地主,不是会节省大量的费用吗?贫寒宗室由各支的亲王郡王接济。”

    皇帝开始盘算了,他当然想一刀砍掉这500万两银子的宗禄,可是经过多次试探,他也知道实发二成宗禄是宗室们的底线了,如果砍掉一定会出乱子的,自己可没办法跟宗室说,大明快完了。满清和李自成当然不怕他们闹,一群废物白送人头,可自己能让士兵拿着刀枪去砍杀自己的同宗吗?

    “现在的宗室已经60多万人了,500万两的俸禄其实已经很少了,平均每人也就几两银一年。要是全砍了,60多万人没活路,闹起来怎么办?

    朕的皇位是从太祖那里传来的,就要守太祖传下的规矩,皇极殿上高挂了《敬天法祖》的牌匾。祖宗已经请上天让你下来帮我,你也是太祖的后代,应该能想出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朱经理前几天挖了坑给皇帝,让皇帝以为自己是祖宗请来的天降神人。现在报应来得好快,这个坑把自己扑通一下埋了。看来这个宗室的问题没办法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要采取一些比较缓和细致的办法了,也不知道自己心中想的主意能不能行得通,也不知道皇帝会不会采纳。自己一个人现在情况不明,恐怕得找人了解情况,一起商量出解决办法。

    “不错。我也是太祖的后代,当然要关照太祖后人。以前的唐王朱事键没有罪,你把他关在凤阳,是怎么回事呢?这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