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崇祯
繁体版

第5章 让太子看奏折

    皇帝对天降神人这事确实感到高兴,于是也笑了起来。好,终于有点样子。朱经理朱导演说:“可以了,保持这个样子。”皇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招呼众人进殿,服侍自己坐上龙辇(就是大轿子)。众人提着宫灯,前呼后拥,向着皇极门而去。

    承天门外,群臣陆续赶来,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骑驴的。对,骑驴,因为马匹紧缺,马骡尽量被征往前线,很多官员只能骑驴了。到了承天门前,有锦衣卫维持秩序,太监们点着宫灯照明,官员们进承天门,过端门,走到左右的六科直房里,等待上朝。

    初一十五上朝,称为朔望大朝。比每天“御门决事”的仪制隆重。早在五更之前,六只大象就已经由锦衣官押着,身穿彩衣的象奴从宣武门内西城根的象房牵到,在午门前的御道两侧悠闲地走动着。

    午门上二通鼓响过之后,六只大象自动地走到午门的前边,站好自己位置,每一对左右相同,同锦衣旗校一起肃立不动。

    三通鼓响过以后,午门的左右偏门掖门一齐打开了。中门是御道,平时不开。一队大汉将军、校尉和旗手走进午门,在内金水桥南边,夹着御道,分两行整齐排列,肃立不动。校尉手执仪仗,旗手专执旗帜。

    同时担任仪仗的一群太监从宫中出来,在丹墀下边排班站定。班尾是两对仗马,金鞍、金镫、黄丝辔头、赤金嚼环。尽管崇祯皇帝在上朝前总是乘辇,从不骑马,但是四匹漂亮而驯顺的御马总是在大朝前按时牵到伺候,成为仪仗的组成部分。另外四个太监拿紫檀木雕花马凳,以备皇帝上马时踏脚,站在仗马旁边。

    夹着丹陛左右,肃立着两行扈驾侍朝的大汉将军,穿铁甲,佩弓、矢、刀、剑,戴红缨铁盔帽。

    又过片刻,午门上钟声响了。文武百官匆匆地从朝房中走出,从左右掖门入内。当最后一个官员进去以后,一对一对大象都把鼻子互相搭起来,不许再有人随便进去。

    在紫禁城内,皇极门外,文武百官排班站定,排在最前面的是公爵附马和侯伯勋贵们,武官在西,文官在东,分成一前两后的三班。众勋贵文武按衙门和品极分列站好,四个御史面北而立,负责纠察礼仪。

    待众官排班站好,有一个太监走出皇极门,手中拿一把黄丝静鞭,鞭身一丈三尺,梢长三尺,阔有三寸,用蜡渍过,安着一尺长的朱漆木柄,上刻龙头,涂以金漆。

    他走至丹墀一角站定,挥起静鞭在空中盘旋几下,用力一抽。鞭声清脆,响彻云霄。连着挥响三次,太监收起静鞭,走下丹墀站定。于是,午门内寂静无声,仪仗森森,气象肃穆。

    过了片刻,内官传呼“驾到!”崇祯头戴皮弁冠,身穿圆领绣龙绛纱袍,足登黑舃,面容严肃,在一大群服饰华美的太监们的簇拥中乘辇出来。

    由翰林、中书、科、道各四人组成的导驾官员,从皇极门导驾而出,步步后退,将龙辇导向御座。文武百官躬身低头,不敢仰视。崇祯下了辇,缓缓而行,准备升入御座,这御座在当时俗称金台。

    朱经理低声问:“怎么走得那么慢?身体不好吗?”

    皇帝有些不好意思,“龙袍有补钉,怕被人看见。现在有风,走快了风把袖子撩开,就露底了。”

    朱经理心里急呀!你是大老板呀!大老板开会,在一帮手下的文武百官面前亮相,你心里在害怕别人看到你的破衣,难怪走得低头含胸,缩手缩脚,象个要饭的。不对,至少有个要饭的你肯定不如,老祖宗太祖朱元璋年轻时要饭,走得恐怕都比你自信。不行,得改过来。

    朱经理轻轻嘀咕:“节俭是美德,我等会告诉群臣,你现在把家里钱都贴补国用,只能穿破衣上朝!看不羞死他们!这班家伙治国无能,致君王穷困如此!大大方方展示破衣。抬起头挺起胸,手不要捂着衣服,不快不慢稳稳地走过去。好,就这样。”

    皇帝心里气呀,穿破衣是绝密,怎能泄漏,可又管不住朱经理瞎嚷嚷,只好抬头挺胸走到群臣前面的御座之上。

    朱经理还在心里吐嘈呢:就这点时间,也教不出超模穿破衣走秀的风采,对了,得告诉他在后世穿破衣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时尚。今天只能先这样吧,得空再慢慢调教。

    在历史上有大臣私下的记载,崇祯皇帝望之不似人君。就是说崇祯皇帝的仪态神情看起来不像是大老板。这个说法有些刻薄,同时也可知崇祯内心不自信不自然不强大,需要心理建设。

    一个人要想逆天改命,就要从内到外改变自己,通过形象管理,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较容易做到的改变方法。所谓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先从修身开始。唯有改变自己,才有可能改变世界。

    在御座的前面是一张有黄缎绣龙围嶂的御案。离御案三尺远有一道朱漆小栏杆,以防某一个官员正跪在地上奏事时突然扑近御座行刺。

    当皇帝坐下以后,有三个太监,一人擎着黄缎伞盖,两人擎着两把黄罗扇,从东西两边陛下上来,站在崇祯背后。

    他们将黄伞盖擎在御座上边,那两把黄罗扇交叉着擎在他的身后,警惕地保卫着他的安全。如果看见哪一个臣工在御案前奏事时妄想行刺,两个执黄罗扇的太监只须手一动,一道铁线圈会自动落下,从扇柄上露出利刃。

    鸿胪寺官员大声唱赞:“众臣行礼!”于是文武百官,面向御座,按照鸿胪寺官员的指令,有节奏地行五拜三叩头大礼。然后分班而立。

    皇帝脸上表情早就恢复惯常的苦瓜脸。这么多年,面对这班大臣,他早习惯了摆出一副苦瓜脸。朱经理朱导演也感觉到了,不过现在也来不及现场教,一堆人正在偷偷围观呢,朱导演立即决定自己亲自下场表演高兴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