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闯江湖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惊喜连连

    “走先吃饭去,吃完饭再说。”

    在吃晚饭的时候,宋成端着自己的小碗,从自己那桌跑到了师父他们这一桌,趴在师父坐着的高板凳上,看了眼师公,然后才仰着个脸,对师父说道:“师父,明天教我练内功吧,我问过师公了,师公说可以练。”

    师父柳良正往嘴里扒拉着饭呢,听见这话差点喷出来。

    “你这么大点就想修内功?小路啊,你现在每天写字读书不是挺好的嘛,这么早就开始修内功干嘛,修内功很枯燥的,我怕你这么小坚持不住,没两天就跑来跟我说不想修了可不好,再说,两岁就开始修内功我还没听说过呢,能修出来?师父我当年也是六岁多才开始修习内功的,你这是不是太早了点?”

    师父话里话外多次说到他现在还小,恐怕是现在面对两岁孩子不知道怎么教吧,毕竟他根本就没教过徒弟,教山下那些孩子的也只是普通拳脚功夫锻炼身体,连外功武学都算不上,若说这两者起码还有点相似之处的话,那教人内功的经验真的是一丁点都没有。

    可能等着再大点,他就能套用师公当初教他的过程方法了,但两岁?他真没法教。

    能不能修出内力来,师公吃饭前也说了,他也不知道,但他说宋成现在可以修习,是因为宋成表现出来的情况是懂得怎么去修这个过程,能不能修出来,那是结果,过程他肯定宋成是能正常做到的,但是结果如何,就不是他能够预测的了,还得看宋成自己在最初感受内气的过程中是不是也如他现在的表现一样这么“聪明”。

    但师父应该是单纯的怀疑两岁孩子能不能修这个过程的问题,毕竟他自己都说了,他也是从六岁之后才开始练内功的,徒弟会不会比师父更出色?这不是他会考虑的问题,看他性格就不会是在意这些东西的人,多半啊,他就是觉得这么小既然没有先例,那就先不教。

    “你没听说过那是你见识少,谁让你一天天就待在这山上不出去,你自己说说,来这山上二十多年,除了东边的镇子,你出过几趟门儿,连镇子上你都去得少,我当初带你来这山上是为了防止人打扰你习武,可不是让你年纪轻轻就开始隐居的。”

    师公开始发话了,先没有说别的,直接数落了师父一顿,师父不爱出门这个习惯,也不知道被他念叨过多少次了。

    “至于小路能不能修成,让先他练着不就知道了,就算是现在练不成也没什么要紧,他一个两岁的小娃娃,又没什么要紧事情要做,耽误不了功夫。

    至于枯燥?你也好意思说?你看你在这山上枯不枯燥?你当初不也练得挺起劲儿的嘛。再说,就小路这练字学习的情况,枯燥程度也不比打坐修内力弱多少,这还是咱们没人盯着他呢,他要修习内功,你这个做师父的难道到时候不看着他点儿,我看你就是懒,就是不想教。这样吧,你不想教,我来教,我还怕小路交给你你教不好。”

    宋成感觉,他让师父这顿饭吃得有点不踏实,师父已经好久没有挨过师公的数落了,自从小师弟师妹出生以后,他就要将大多数精力花在他的妻子和孩子身上,闷头苦修的日子就暂时离他远去了,师公看着也就没有那么揪心,就数落得少了些。

    这今天宋成一开口,感觉师公这脾气就有点停不下来,宋成赶紧对师公说既然师公愿意教他那自然是最好的,想着把师父解救出来,结果师父自己又跳进去了。

    “爹,你之前不是还说,以后都不教人了嘛。”

    本来师父好像还想接着往下说,结果被师公直接打断了:“我这是被你气的,我说话不算数还不行啊?就你话多,赶紧吃你的饭,吃完回去哄孩子睡觉去,小路明天开始我来教,你不用管了。”

    饭堂两桌人,就高叔一家子没见过这阵仗,以为师公是真在发脾气,吃饭都有点不敢做大动作。但看看师娘在那儿笑嘻嘻的样子哦,还在跟怀里的小姑娘说着什么你爹又挨训了,这家里的老人儿可都没把这当成什么大事儿,大家都司空见惯了。

    师公不是脾气不好的人,他就只是对自己儿子的秉性有点太了解,想改变又改变不了,或者说没有真想着要去做什么改变,让儿子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他自己还不愿意呢,所以才时不时的说几句,让其听听响,不要散漫得太“嚣张”。

    一顿饭吃出两种架势,高叔一家现在还多少有点紧张,虽然来这山上四五个月了,但这么“随和”的门派,他们还真没听说过,也许同样只是见识少?你去问宋成,他会跟你说,不是你见识少,是这个门派本来也不怎么像个门派。

    第二天,又是一个布满浓雾的早晨,宋成出门依然看见师公在浓雾之中练剑。

    师公马上要教他修炼内功了,他赶紧跑过去请安问好。

    “不急,等吃过饭再说,就这么会儿时间,也教不了你什么,你不是还要教乐乐写字吗?你准备怎么办?”

    师公提到了一个宋成之前还真没想过的问题,师公说要教他修炼,这事儿来得太突然,昨晚光想着师公昨天说的那些话去了,却没有考虑高铁该怎么办。

    直接停课?好像不太好,高铁又不是那种不愿意学的孩子,说停就停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说不定他们还会很高兴,但高铁如今兴致正高,能学得进去,也能学得会,那能教的情况下自然还是要教的。

    但昨晚师父还有师公都提到了,修炼内功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枯燥就意味着长时间的干同一件事没有时间理会别的。那他若真今天就开始去自顾自的修炼内功去了,他就必然是没有办法再有空余时间去教高铁认字学习了。

    “师公,高铁也能拜在咱们青枳门下吗?”

    宋成以这几个月的接触看来,高铁这孩子不算特别聪明,但不笨是肯定的,能识好歹,能知教训,这在一个五岁孩子的身上,是比较少见的,大多这么大的孩子那可就是教不管用说不想听打了都还会再犯的类型。

    所以他不知道为什么师公师父在之前从来没有收下过山下的孩子,以至于这么多年他是第一个,但他想知道高铁能不能。

    “要说能,自然是能的。最开始我其实也是想着收几个徒弟来给你师父做做伴,让他别小小年纪就一个人待着不与人接触,所以当时遇见你师娘,看着挺机灵聪明,就直接将她带回来收作徒弟了。

    那时候山上就你师父师娘两个小孩子,结果两个都是差不多的性子,这些年,山下出生的孩子,我都是看着长大的,第一个孩子如今也都快二十了,我当时也有意继续收徒的,但是呢,跟着这些孩子一接触,发现机灵嘛有些倒还算是机灵,但是与学武没什么关系,就是俗称的小聪明。

    也就是不够聪明,我说的要点利害之处,他们不能理解,到时候修行起来就会很慢。但是慢没有关系,反正学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慢慢练嘛,但是他们会跟着我慢慢练?

    你看如今山下的这些孩子,一到休沐就是疯玩儿,你师父专门下山教他们些拳脚,让他们以后不至于随便被人欺负,他们都不乐意,若是带回来习武,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反倒是你师父师娘虽然不爱出动,但是对于学武却是正好耐得住性子。

    活泼好动没关系,但是该静心的时候一定要静得下来,不然成就不会高。我师兄当年就是因为心思太杂,以至于修习内力之时不够专注,明明有上好的内功心法做底子,结果那么多年硬是只将将固脉,搞得连自己运功压制个毒性都做不到。从那之后,我就没有再收徒的打算了。

    如今既然你师父收了你,那他后面自然也还是会继续收徒的。我当时同意他收你,主要就是看你虽然才一岁,但是那股聪明劲儿藏不住,对别人的话理解得很快,不然怎么也会等你再长个几年看看再说了。

    乐乐这孩子,这几个月我也看在眼里,多聪明说不上,但是他能听从你一个两岁孩子的安排,静下心来去认字写字,说严重点,这是有违一般孩子的本心的,他们通常都不会听从比自己小的孩子的话,也不会原本活泼的性格就安安稳稳的静下来做一件事。

    所以我说,要收乐乐,我这边算是能同意的,要我教都不是问题,之前不愿意教,那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苗子让我教,你师父又是个不让我省心的人,说两句话挤兑挤兑他而已,结果就他当了真。”

    师公给了宋成一个肯定的回答,并且还顺带解释了他为什么之前说着不愿意再教弟子,现在却又要教了,而且对于为何不收山下孩子的原因也说明白了,就是这些孩子不是习武的料,倒算不上是什么天赋的原因,更多的是师公觉得他们不省心,教起来会非常麻烦,听不懂不说,还不愿意听,这种人收进来干嘛?

    所以干脆把他们都扔进学堂,让他们自由生长了。

    至于说为何不来习武就要扔去学堂,这自然是两条路一条走不通给人能留下另一条了。上山来习武了,就不用去学堂了,是不用学习了嘛?那自然不是的,认字学习,即使是待在山上习武,也是需要同时进行的,不然秘籍你都看不懂,师父说的话都不明白,还怎么习武。

    主要还是,学堂里面教得杂,什么都可以教什么都会教,要想丰富自己,这自然是一个好去处,但是对于学武来说,有些知识就比较多余,尤其是在初期打基础的时候,过于繁杂的学习任务,会严重影响到习武的进度。

    而在习武的同时进行学习就不一样了,此时师父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先把与修炼有关的学识挑出来,让弟子学会,先修炼起来再说,剩余的其他知识,有些根本用不上的就不说了,那些日常还能用得上的,就可以在修炼之余再慢慢丰富,随着年月的增长,会自然的慢慢的懂得更多。

    “让乐乐跟着你一块儿练功,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样他明年也不用去学堂了,平时有闲暇了,直接找你学就行,我看你的学习情况,根本就是学堂里教不了的,他们能教的那些,你又根本不需要。

    等会吃饭的时候,你去跟乐乐说,我去跟你师父和他爹说说,今天先带着他在一旁先看着我教你,到时候我尽量讲得慢一点细一点,让他也能先听一听,明天准备准备,补个拜师仪式,你这个大师兄也就名副其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