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第一忠臣
繁体版

第四章:拒绝和亲

    “将军,可知徐国使臣团的代表是谁?”突然,杨敏淡淡开口。

    “不知。”张铭摇头,他刚刚回朝哪里会知道这些。

    “呵呵,是徐国大都督文华之子,文杰”

    杨敏的话刚完,原本安静的金銮殿里,突然又窃窃私语起来。

    两年前的夏初,先帝领七十万楚军出征,被徐国设计埋伏,一场大败,七十万楚军尽数葬于楚江口。

    而徐国的领军大将,便是文华。

    眼下文华之子来做使臣,无疑,是打大楚的脸。

    张铭听得心底动怒,,这帮所谓的肱股之臣,居然为了蝇头小利,没有半点家国情怀,反过来帮腔敌国。

    “徐国使臣入殿!”正当张铭想着,立在殿外的小太监,已经扯着嗓子高喊。

    很快,两个正装打扮的高大年轻男子,威风凛凛地踏进了金銮殿,左腰佩剑,右腰挎弩。

    朝堂规矩,外邦入殿必须卸下武器。

    立在殿内的小太监尽责地刚要阻拦,被其中一个男子冷笑着踹翻,甚至踹翻之后还碾了两脚。

    小太监的惨痛声,此起彼伏。这一幕不少大臣都看见了,可惜都垂头躬身,一语不发。

    “知道我是谁么?我是文华之子范炳!什么狗屁的大楚规矩,要不是我徐国仁慈,早就灭了你们!”

    叫文杰的高大男子讪笑。楚国在徐国人的眼中,早已经是囊中之物,时间长短罢了。

    张逸冷眼看向,这些徐国蛮子,果然够嚣张。

    小皇帝别说龙颜大怒,分明是连声都不敢吭一声,这小皇帝,简直没用。

    “放肆!”突然,一道愤怒至极的怒喝,响彻人耳。

    满朝文武,这些所谓的肱股之臣,竟无一人敢发声,到最后,还是张铭朝着文杰等人怒斥道。

    文杰停下践踏的动作,抬起头,冷冷看着张铭。

    “这一位怕不就是张家嫡长子,张铭吧?”

    “是又如何?”张铭冷哼一声,看着文杰。事关国体,退一步是奇耻大辱。

    “果然是一个英勇不凡的少年,看来一场小小的胜仗,给了你莫大的自信?若不是梁国,以楚国的国力,呵呵。”

    文杰身边,另一位徐国使臣,已经夸张地仰头大笑,尖锐的笑声,回荡在东楚金銮殿里。

    “徐国是上国,打仗自然厉害。”张铭装做一副虚心的神态。

    “那是当然,我徐国兵甲百万,攻无不胜!”

    “佩服,佩服。”张铭拱起手,语气稍顿,“徐国兵甲精良,我大楚是万分不及,但我听说,徐国尚有一处不足。”

    “哪里不足?”文杰表情愠怒,这是来显摆的,力求百分百完美。

    “是徐国打造的刀剑。”张铭一声叹气,“听说啊,只是听说,徐国淬火技术落后,打造的刀剑,刃面上都会有裂纹。”

    “胡说八道!荒谬之谈!”

    第二排的老狐狸杨敏,有点想不通,为何张铭要钻这种话题,突然间,他的脸色剧变起来,急忙想打断两人的对话。

    但是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楚国金銮殿,徐国使臣文杰,“锵”的一声,把腰上的佩剑一下子拔出鞘。

    “来!诸位看,哪里有什么裂纹?”

    “护驾,来人护驾!抓刺客!”张铭一边后退,一边大喊,原本昏昏欲睡的小皇帝,听到张铭的话喊声后,又惊又怕,都要往龙椅下钻了。

    一大群的殿前卫士,轰隆隆围了过来,将一脸懵逼的文杰,死死围在中间。

    画面反转得太快,金銮殿里的群臣,皆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

    唯有张铭的祖父张逸,眼神中满是欣慰之情。

    外邦使臣在金銮殿拔剑,等同于行刺,这没有道理可说。

    “我、我只是让你们看剑,可是张铭说南梁刀剑不行的。”文杰惊声道。

    “我让你拔剑了?”张铭夸张地摊开双手,站在龙椅前面,不忘回头说一句。

    “陛下放心,臣誓死保护陛下。”小皇帝并无半分感动,木讷地点头。

    杨敏目光阴沉,死死盯着张铭,哪怕再被人不齿,这种时候,他必须要站出来说两句了。

    “陛下,文小统领并非有心,这其中肯定有误会。”

    “误会?你这个次辅要是去徐国大殿拔剑,估计都被直接砍了。”张铭冷笑。

    “张铭,你别太过分!”文杰大气,已经明白是中了张铭的圈套,激动得下意识举剑,对着张铭。

    张铭身后,便是龙椅位置

    “护驾!刺客要动手了!”

    十几个殿前卫士,迅速抽出武器,眼看着就要剿杀。

    杨敏心里骂娘,以前怎么就没发现,这位少年英才有这么多道道

    “弃剑,文小统领快弃剑!”

    文杰一听,再也不敢嚣张,急忙把剑远远丢掉,也亏得如此,殿前卫士才停下动作。

    杨敏松了口气,继续拱手,“陛下,文小统领只是无心之失,他…已经知道错了。”

    “杨次辅明明是楚人,却要为徐国使臣据理力争,真是辛苦了。”张铭淡笑。

    十余年的权力经营,似乎是有点崩塌了,金銮殿里的群臣,眼色里已经微有颇词。

    杨敏也顾不得,要是文杰真死在东楚金銮殿,他难辞其咎。

    “既然知错,那便认错吧。”张铭转身,看向文杰

    文杰脸色复杂,这其实很好选择,认错就能揭过,不认错就要被当刺客砍死,死了都没地方说理。

    “外臣知错。”咬牙切齿的声音,如细蚊。

    小皇帝哪里敢得罪徐国,刚要开口赦免,却不料被张铭率先抢声

    “声音太小,听不见!”

    杨敏不甘地闭上眼睛。“外臣知错!”文杰浑身颤抖,堂堂徐国后辈翘楚,一时憋屈无比。

    此刻,不管是太监宫娥,或者是卫士大臣,心里都升起一股别样的感觉,就好像三伏天喝了冻酸梅汁一样舒服。

    “朕、朕赦你无罪。”小皇帝,如履薄冰。

    “误会嘛,说开了就好,文小统领也别怪我,天下人都知道,我前两天不在这里,刚刚班师回朝,差点回不来了呀,一想到这,我看到徐军我就害怕呢。”张铭笑道。

    “说笑了。”文杰咬牙切齿,艰难地抹去额头的汗珠,不管怎么样,他是不敢再嚣张了,急忙把剩下的挎弩,也放到了殿外。

    旁边另一个南梁使臣,也急忙照做。

    “陛下,温熙公主做世女的事情,还请酌情处理,稍有不慎,两国再起刀兵就不好了。”这时,杨敏阴恻恻地开口。

    文杰一听,顿时又激动起来。

    是啊,怕什么,他的身后,可是强大无比的徐国。

    “公主不做世女。”张铭直接打断。

    “张铭,你说不做就不做吗?温熙公主,可是吾皇钦点的世女。”文杰冷笑。

    杨敏皮笑肉不笑,“莫非张将军又想打仗了?”

    此言一出,群臣里有不少人,都惊恐地向张铭。

    “并不想。”张铭摇了摇头说道。

    “只是我很好奇,杨次辅如此帮助徐国和亲我楚国公主居心何在啊?你是楚人吗?”张铭笑了笑说道。

    “呵呵,我这也是为了大楚好,毕竟如今的大楚再起战争就不好了。”杨敏也看向张铭笑笑。

    “好一个为了大楚好!”张铭双手讽刺的鼓了鼓掌。

    突然画风一转说道:“我大楚,还没有懦弱到牺牲一个女子来换取大楚的几年和平!大楚的男人还没有死光!”张铭对着杨敏怒斥道。

    “张铭小儿你能代表陛下吗?!”杨敏勃然大怒,徐国使臣被打脸就算了,现在连公主做世女的事情也黄了,徐国里的那些帝家权贵,会怎么看他?

    要知道,徐国点名要温熙做世女,很大的一点,便是要彻底打击楚人的信心。

    “我相信陛下也一定会拒绝和亲的,对吧?”张铭看向台上惊恐地小皇帝问道。

    小皇帝默默点了点。

    “等我回去,一定禀报陛下。到时候来的可就不使团了!”文杰声音发冷。

    这一句,让张铭一颗心,瞬间沉了下去,果然,徐国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吞并楚国。

    楚国离着徐国,不过3个多月的水路,也就是说,大概不到4个月的时间,徐国就会到达楚江以北,危机就会出现。

    “那就多谢文小统领了。

    “哼,外臣告辞!”文杰一把推开杨敏,愤怒地踏出了金銮殿。

    张铭和张逸对望,从各自的眼中,都看出了一丝担忧。

    不管怎么样,眼前的危机,算是暂时度过了。

    “陛下,退朝吧。”张逸拱手向小皇帝说道。

    小皇帝如梦方醒,稚气的声音,瞬间回荡整个金銮殿。

    “退、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缓缓转身,杨敏脸色阴郁,冷冷地盯了张铭两眼后,不甘地拂袖,走出了金銮殿。

    ........

    张铭与郭子凤和张逸一同回到了张府。

    “铭儿,入春之后,徐国怕是会带兵过来攻打护南关。”张逸看向张铭不紧不慢的说着。

    “还能怎么办?兵来将挡。”

    让公主去徐国和他们的一位世子和亲,只会严重的打击到楚人的信心,并没有什么好处,

    再说了,如果一个国家只能靠女子才能自保,那么这个国家被吞并只是时间问题。

    楚国孱弱,内忧外患,外患即是南梁,而内忧就复杂了,天灾民乱,苛捐杂税,官吏贪污,三个藩王拥兵自重,山越人聚啸山林。

    不管怎么看,这似乎都是亡国之兆了。

    楚国之地如果分成十份,那么小皇帝这边,只不过占了三成,大多是临近楚都,六个藩王占五成,蓄势而动,而剩下的两成,是山越人和乱党割据,在偏远些的地方。

    任重而道远啊。

    张铭无奈的向张逸说道。张铭真的没有啥法子来解决问题了。

    “对了大父,话说整个楚都,居然有五千个官吏,沆瀣一气,总不会都是我张家的吧?”张铭望向张逸认真的说道。

    太欺负小皇帝了。

    张逸眉头皱起,“这没办法,世家门阀,要是族中有子弟长成,都会想办法任官,而年纪大的又老而不退,时间一长,官吏就多起来了。”

    老而不退?这分明是多吃一份俸禄。

    不过,这也是楚王朝,一直延续的弊端,要知道,楚国不像中原腹地的国家,是不开设科举的。

    除开这些世家门阀,普通人要想走仕途,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军,攒军功晋升,另一条则是举孝廉,你要是品德高尚孝父敬母,说不定会被其他官吏赏识,举为小官,再步步爬升。

    反正不管是什么寒门学子,还是喋血军将,总比这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世家子弟要强。

    但现在楚国势弱只能靠世家大族来维持,肯定是不能马上开设科举制度来挑官员。

    “哦对了,你一说到这个,老夫就想起来了王太傅家的二公子,风评好像很高,还有士子书院里的华封,据说有中兴之才。”

    张铭无奈一笑,什么王二公子的,他是不太清楚,但那个华封,他可是很了解,天天只会贴大字报的,只会怨天尤人,不堪大用。

    掌权者最难的事情,便是辨忠奸,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从后面捅刀子。

    但楚国要振兴,国库要充盈,没有靠谱的人才,根本行不通。

    张铭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辨别忠奸,提取人才的办法。

    他转过头,看向祖父张逸说道:“不如过两天,让陛下去围场,办一个狩猎大会。”

    “让小皇帝去狩猎?你该不会是想通过围猎来选才吧?”张逸直言说道。

    张铭神秘笑了笑说道:“到时候大父你就会知道了”

    ........

    精致奢华的杨府,连金銮殿也不逞几分。

    “围场狩猎?”杨敏皱着眉头,想不通那位奸相,又要有什么道道。

    “父亲,你有没有发现,张铭好像变聪明了。”杨涛沉声道。

    “是有点变了。”杨敏莫名想起,在金銮殿上,张铭意气风发的模样。

    “他改变不了什么,楚国是注定要亡国的,江那边的人,迟早要攻打过来。”

    明眼人都看得出,楚国和徐国,迟早会有一场大仗,结局很容易预料,楚国必亡!

    “幸好父亲英明,早早就留了后路,到时候我们杨家去了徐国,一样是权贵!”

    “不一定呢。”杨敏露出狐狸般的狡黠,“别忘了,你的两个姐姐,可都嫁给了藩王,要是有机会……或许我们不用去徐国,而是去金銮殿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