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三国不对劲
繁体版

第22章 认同与赵县

    三月二十五日,晴。

    王至率领的黄巾军在一名平统领的送别下离开了宁晋县。

    这里位于瘿陶之上,也是黄巾军于冀州北部所占领的最后一座城池,再北上,便是黄巾军的势力范围之外,经过七天的享乐,黄巾军们相互之间熟悉了许多,一路上也未见有多少紧张。

    这也正常,这群人里除去少许一部分人外,更多人在这七天里把王至赏赐的二十两银子花了个精光,能够用钱享受的也基本都享受过了,说是死而无憾也没有任何问题。

    当日午时,王至命令全军休息。

    下马坐在一块青石上,王至招手叫来陈濡。

    “老大,什么事?”

    陈濡口中咬着块干饼,快步来到王至面前。

    “识字吗?”

    陈濡点头。

    王至从怀中掏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排布着文字,抬头一个名字,赫然是天魁星王至,其后只有星宿,没有名字,全是空闲。

    “这是?”

    陈濡不解。

    “念念第一行。”

    “天魁星王至?怎么了老大。”

    “你们几个先把名字填上去,剩下的让弟兄们按顺序填,这玩意以后就当咱们的功劳簿吧。”

    按照王至所想,他是准备用一百零八星将的名头来忽悠这些黄巾军,防止他把队伍拉起来后,张角那边一招手,直接让他人才两空。

    可随着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发现自己想的有些太过复杂了。

    这些人虽是黄巾军,其中却没有多少太平道信徒,或者说没有那种正信徒,有也只是浅信徒而已。

    他们加入黄巾军大家庭很简单,就是想混饭吃,不想被官吏压榨,仅此而已,就算有更高的追求,也只是为了过得更好。

    从这点上来说,王至手下这一百多人像农夫,区别在于,农夫收割的是麦子,他们收割的是生命,仅此而已。

    陈濡看着手上几张薄纸组成的名簿,一时间愣在原地。

    “怎么了?”

    王至有些奇怪看向他。

    “没事。”

    陈濡把头别向一旁,让风吹凉微烫的脸颊。

    他效力于王至,而且有一定忠心,却也只效力于王至,对于其他人并没有太多认同感,可现在王至却掏出个名簿,让他把名字写在上面,说是功劳簿,可谁家功劳簿还给认真编绰号啊?

    “去吧,那些不会写字的兄弟,你帮他们写,让他们盖个手指印就行。”

    王至有些奇怪于陈濡刚才表现出的情绪,不过他没问,从怀中掏出炭笔扔给陈濡后,他就打开布包开始吃随身携带的干粮。

    时代从来不是小人物的舞台,他属于一个个大人物,在陈濡看来,身为黄巾军道子的王至就是那样一个大人物,一个可能会在史书上留名的大人物。

    而现在,这样一个大人物掏出名簿,让他在自己的名字下方留名。

    这是什么?这是认同感。

    这意味着,他被王至接纳了,不光是他,余下一百零一人也被王至接纳了。

    从前没有团体认同,大家只是相互熟悉些的袍泽,互相之间或许还有些小摩擦,可在掏出这份名簿的那一刻,团体认同感由此生成。

    随着陈濡离开,并找上其他黄巾军开始留名后,这件事立刻传开。

    从几人汇聚到几十人汇聚,最后所有人都挤到陈濡面前,完全不需要他一个个询问,就开始争先恐后留名。

    “陈兄弟,我我,我谢老八,我要当地勇星!”

    “放屁,地勇星是老子看上的,你算哪根葱!”

    “你们俩别吵,我踏马才是地勇星!”

    吵闹声在人群中响起,王至有些奇怪看去,嚼着干饼的脸上带着些茫然。

    王至不是万能的,他并不明白这些人留个名怎么会这么兴奋,不过冥冥之中,王至感觉这应该是件好事。

    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讲,这其实不光是好事,还是件大事,在这一天,一百零八星的名头或许并不响亮,但在未来,它将成为堪比甚至超越黄巾起义的大事件。

    只有一件事让后世的史学家们不解。

    一百零八星将为何只有一百零二人?

    ……

    宁晋左上为赵县,这是一座大县。

    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赵县从小透明化身战区前线,万余兵丁在此汇聚,几乎把整个赵县挤满,恶性事件频发,最后在赵县县令的抗议下,从北方真定郡而来的将军卢秀,不得已把半数兵丁迁出赵县,绕城结营。

    赵县外三里,一处小山岗上。

    王至连带着麾下的一百余人于傍晚赶到此处。

    一行人刚到这,就看见了远处结营的赵县,立刻放弃了进城的想法,别说只有百人,就算有数千人,面对这股大军,王至也没有碰一碰的念头。

    “道子,咱们今晚要不就换个地方休息吧?这赵县只怕进不去啊。”

    韩头蹲在旁边小心劝慰,一路行来,王至路线规划的好,每日必住客栈,韩头担心他想冒险进客栈。

    “叫我老大,唉,算了……”

    王至有些头疼,放弃了让韩头改称的想法。

    从出发到现在,唯独韩头死犟,他也没有办法。

    “放心吧,我只是不乐意将就,又不是脑子缺根筋,那边大军汇聚,我要是光明长大过去说想进城,那不是找死?”

    “道子英明!”韩头恭维道。

    “别说这些屁话,去找个背风的地儿,最好能隐蔽些。”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