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三国不对劲
繁体版

第7章 我不要一万,只要一百零八!

    炼气士?引雷术?

    王至还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不过他不会拒绝,他意识到只有真正接触到这两种东西,特别是张角口中的炼气士,他才能真正解构这个世界,从而揭开那个不断在他心中摆动的谜底。

    “好,我干!”

    王至坐回桌边,将目光投向地图。

    张角没有说话,而是把目光投向张梁。

    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都是黄巾军的创始人,但在黄巾军中,三人的分工又有不同。

    张角做为道首,领袖,一般担任着统帅或者说主公的位置,三人并无高低之分,可每当其他两人出现分歧,他就是那个拍板的人。

    张梁身材魁梧,担任先锋大将,之前能夺下邺城,全靠他带着着黄巾军冲杀。

    至于最后的张宝。

    他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身形比王至还瘦,不论武力值如何,他给王至的威胁感并不强,而在这三天的接触中,王至明白,这位担任着三人中军师和后勤官一类的角色。

    张宝手指落在地图上标注邺城的位置,指尖顺势划出一道圆圈,北至瘿陶,南至邺城,西抵武安,东临清河,一小块如鹅卵石的势力范围出现在王至面前。

    “这些是我们已经占领的地方。”张宝抬头看了一眼王至,笑道:“你想往哪边打都行,只要你能拿下半州之地。”

    王至盯着地图。

    西边没法走。

    lsp董卓所在的西凉距离王至很远,同为边关的并州却很近,众所周知,边关民风强悍是必然,而并州狭小,只要王至敢去,并州铁蹄分分钟抵达战场。

    东边是青州,张角麾下黄巾军的势力,只接触到清河,却没能拿下清河国,那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王至不愿意去啃,这其中风险同样不小。

    东西不能走,便只剩南北。

    往南边去会让王至名头更响,一旦他拿下半州之地,肯定成为东汉朝廷的眼中钉,从此不死不休,虽说随着黄巾军的挺进,王至和东汉势必走到那一步,但他不愿做那跳过黄河的当头炮。

    “我往北。”

    王至语气坚定。

    “好。”对王至的选择,张宝好似早有预料,并不惊讶。

    “能给我多少人马?”王至问道。

    “两千……”张宝刚开口,张角就打断了他的话:“给他一万人。”

    黄巾军人很多,随着黄巾之乱掀起,战火会燃遍各地,可眼下黄巾之乱不过起始半月,东汉朝廷都还没开始重视,张角人手自然不多。

    当下邺城周边有五万余人,大半是被张角信赖的核心信徒。

    后续会有信徒不断赶来,如滚雪球般越聚越大,可那些更多是闻风而动的流民,远不如这几万核心人手来的重要。

    直接把五分之一人手交给王至,别说是张宝,就连王至都惊了。

    “大哥,万万不可!”

    张梁站起身,看不出多少颜色的脸明显鼓了一圈,这不是鼓气嘟嘴,这是上火。

    “咱们还要攻打濮阳,若是交出去一万人马,就是打下濮阳,也无力再南进啊!”

    “大哥,此事恐有不妥……”

    张宝也尝试劝说。

    “不必再说,我意已决。”张角决然道。

    见状,张宝张梁不好再劝,后者扭头恶狠狠看向王至。

    “你小子笑什么!得意是吧!”

    王至收起看戏专用的笑容。

    “我不要一万人。”

    “嗯?”张梁愕然,又很快回过神来,看向王至的目光总算没了之前的凶恶:“呵,算你小子识相。”

    张角也有些错愕,他没想到王至会拒绝。

    “不要人马,那你要什么?”

    “我只要一百零八个会骑马射箭的精锐人手,以及一块道子令牌。”王至道。

    任张角如何猜想,也想不出王至为何要一百零八名人手,他没有问,只是看向张宝。

    队伍没有大出血,这让张宝心中长出口气,立刻答应。

    “好,道子令,一百零八名精锐,至多明日午时就交给你。”

    看他的架势,似乎怕慢了半秒王至就会后悔一样。

    翻墙回院落,王至手中多了张地图。

    回绝那一万人,不是因为王至指挥不了那一万人手,在这个混乱年代打仗,只要他会编个阵列,至少打普通守城军绰绰有余。

    主要原因是,王至不愿意接收一支早被打上标签的队伍。

    在这个混乱凶险的年代,想拉起一支队伍是很简单的,现在或许还需要饷银,随着黄巾之乱逐渐扩大,只需一口饱饭足矣。

    问题在于,如果王至手下有早被打上标签的人,那他就是骤然聚拢十万军,那十万军也会被黄巾军的信徒们污染,好似往墨池里头加清水,再也无法分割。

    那时候他打下再多城池又有什么用?只要张角一声令下,那些人是听他的还是听张角的?

    相比较下,一百零八人就好应付多了。

    黄巾军传教?没关系,他王至也传教!传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星将教!他不信这一百零八人能顶住他的物质心理双重诱惑。

    除了这一百零八星将之外,王至还额外要了块道子令。

    这不是他幡然醒悟,觉得做道子挺好,而是有了这块道子令,他攻城就能轻松些,提前命人埋伏进城池,以太平道的庞大体量,至少在冀州境内,怎么着也能拉起一批内应,到时内外夹攻,由不得那些每月二两银的东汉官吏反抗。

    ……

    张宝的办事效率很高。

    次日一早,王至就接到消息,他可以去认领他的一百零八将了。

    邺城门外,百余骑兵混在一处,他们年纪大都不大,普遍在十八九岁上下,稚嫩的脸庞微黑,却没有营养不良的趋势,毫无疑问,这是一批精锐。

    “听说咱们要追随道子了?”说话的是个矮壮矮壮,一双大小眼不断环顾四周的年轻人。

    从他身下马儿眼神幽怨,时不时扭头的动作来看,他是实心的。

    “我之前跟随的渠帅没说,不过跟随道子,咱们有道子吗?”

    “嗐,你小子消息迟了吧。”矮壮年轻人笑道:“这事我也是听我家平统领同我说的,前几天攻城时站在三名将军身后护卫的那人,便是咱们的道子。”

    “还有这种事?”

    “道子是干嘛用的?”

    “他也会施法吗?”

    周围人听他说的煞有其事,纷纷凑了过来,想要探听情报。

    他们这些人,皆是精挑细选而出,之前多是跟随在某位平统领之下,所谓平统领,便是统管数百上千人不等的将领,已经有资格拥有亲兵,其上为方,也称为渠帅,黄巾军共有三十六方渠帅,眼下分散各地,在邺城中的渠帅,只四人,身份仅次于张角三人。

    不等矮壮年轻人再说,城门方向突然传来一声怒吼。

    “张平,你若再胡扯,信不信我把你吊起来抽!”

    矮壮年轻人一缩脖子,其余人听见这怒吼,也宛如耗子见了猫,拽着缰绳回归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