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河
繁体版

第一章

    故事从我的家说起,祖籍直隶永平府滦州孩古社千金冶石榴河村。我家和本地的乡亲们一样,即明初晋鲁的移民,却也不同,先祖是随王伴驾来到燕地,也就是说先祖鲁南投军,跟随燕王扫北,在此地落户,已近六百余年。

    石榴河村是一个依山傍水平原边上的小村,村北是燕山余脉的延伸,石榴河从村中流过,将一个村子分成了河东、水西两边,虽有一座石桥,但到了夏日连阴水大之时,只能隔水相望不能亲密往来,距离却加深了乡情。

    石榴河逶迤流淌,在村里拐了一个大弯,我家依水而建,在大弯之中,故而三面环水,一面是邻。小村虽不临名山大川,更谈不上山清水秀,倒也清净恬淡,街道整齐,石墙灰瓦,村民耕读守业,静逸和谐,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村子里有栽树、种花的传统,村中高的是响杨、洋槐,低的是蔷薇、月季,河边柳树成行,房前屋后多栽椿树、土槐。无处没有树,无路没有花,春夏之季树木成荫,繁花送香,倒也温馨安逸,整个村子相掩在红绿之间,浅露石墙灰瓦,宛如一幅水墨丹青。

    我家西墙傍水,没有邻居,三处庄户一字排开,故而乡亲们谈起我家时,便有“仨大门口”的称谓。村中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庄户具是半截,没有后门,即非前后通行,前街坐北朝南,后街坐南朝北,两家相对而建。却为何如此,大户人家都是在对面再建场院、水井、菜园、牛羊马棚,也盖房舍供长工居住,一样建成院墙、门楼,中间是路,便成一街,一为居住方便,长工不进后宅,二显富户人家气派,且自成街成巷,凸显富贵显赫。我家也是如此,三个门口的场院,称之为南园子,我家整整占了半条街,遇上红白喜事,高搭牌楼,悬灯结彩,好一派殷实富足的景象。

    三处庄户中间一处是先祖最早修建,随着人口的增加,先后又扩建了东、西两院,因为是半截庄户,故而只有两进两出,大门、二门后是两层正房,中间东西厢房,前后街两家相对,留有后院。庄户是四破五房舍,正房隔有套间,炉身也长,正房宽敞明亮,厢房一般是供奉先人、神灵或是粮食仓储,少有人居住。老院是老人居住的地方,多有应酬,迎来送往,故修建门房、中门,中门一般不开,走东、西侧两门,只有逢年过节,贵客临门时,才中门大开,以显大户人家的庄严气派,门房后设有中厅,东西配房,为迎客议事之用,两配房为管事、账房所在,三座院落连城一体,有角门通行,设置井井有条,确有大户人家的气派。

    蒙古、契丹的统治,战乱多年,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燕地一带尤甚,百姓走死逃亡,明朝初始,因而大量从鲁、晋两地移民,屯边拓荒,这也是明初新政的明智之举。

    先祖既无战功亦无官职,只是御马监的小小头目,且无学识,年老体衰。成祖登基后,妥善安置了两位先祖,广圈田地,多置房舍,安置在一地理优越、交通方便、靠山近水平原边上的小村,且有口谕训诫,“子孙后代耕读为业,勤劳俭朴,惠民行善,利益一方,从教行医,不可仕途为官,切记。”

    先祖奉旨奔赴赏地,聘请管事、账房,建房整地,一切就绪,回鲁接来家眷,从此开始了滦州唐氏家族的繁衍生息。

    石榴河村是一个小小的村落,那时人口稀少,仅董姓一家,人丁冷落,此家却招神卖鬼,男为神汉,女为巫婆,不务正业,难得兴旺发达。

    唐氏落户之后,又有山东移民刘氏到此落户,此家没有圣上的赏赐,倒是忠厚勤俭人家,弟兄和睦,日子蒸蒸日上,却也富裕殷实。此三家均住在村子中心的河东,一条大路从河西过桥贯穿河东,这条路便是清朝圣上,清明回乡祭祖的一条重要之路,即所谓中御路。由于南来北往的行人增多,又与千金冶相近,因此却是歇脚打尖的好去处,村民们便在河西办起招商客店,客店越开越多,故在大路两旁多建房舍,形成了一条街巷,这便是河西村落的兴起。由于商业的发展,多人到此谋生,所以河西即为杂姓,也有唐氏、刘氏门中一些艰难人家迁到河西,这就是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

    前面讲到了唐氏家族的渊源历史,故事便从清朝末年说起。此时正是光绪初年,内忧外患,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民不聊生,石榴河并非京畿之地,偏安一隅,民风淳朴,村治顺畅,榴河似是世外桃源,一派祥和安定景象。

    此时先祖唐氏天柱掌管第六门家族,叹近日登仙,新人接手诸事繁杂,须掌控调配调整人事,村中诸事交接理顺,事务繁多,须掌控好大局。

    先祖所生二男一女,二男唐祥,唐瑞,一女玉清,因后有故事,此处不再多谈。

    大爷唐祥通晓文墨,庄稼地里也是一位好把势,事事躬身,与长工同工同做,从不摆东家的架子,我家农活做的如同女孩子绣花一般精细,土地平整肥沃,能排能灌,所以年年收成甚佳,家里总存有多年的余粮,从不外买度日。大爷闲时听书、看影,或找上侄儿“小秀才”读上一篇古文,或是填一首诗词,再写上两笔书法,竟也是安然自得,但一谈到村政、家事,则退避三舍,从不主动上手,因而老太爷仙逝,村里、家里之事就落在了二爷唐瑞的身上。

    二爷唐瑞才气尤佳,遇事从不保守多有创新,在村里政务、村民管理、家业经营多有卓见,就是老太爷生前,具体事情也多是二爷出头经办,因此已有历练,所以,便有第六大门以后的兴旺发达。

    老太爷仙逝刚刚过了七七,二爷也是村政、家事刚刚接手,一切尚未就绪,便迎来了一件大事。榴河在中御路上,唐家每年都要办差,圣上清明回乡祭祖须经此路。二爷接任了里丈,当然办差之事就落在了二爷的肩上。所谓办差就是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恭迎圣驾。此事有个规矩,御驾亲临之时,一切闲杂人等必须回避,彻底清场,只有我家男女老少跪迎圣驾,也只能是低头跪拜,銮驾车辇一走而过,圣上哪能看到,其实村民虽不能出门,也可以从门缝、墙头、花墙偷看,反倒真切,所以本地又有看“皇影”一说,四乡八庄,亲戚朋友提前几天,便来投亲靠友,赶来恭迎“皇影”,圣上虽然不能得见,却也能见识到皇家的气势威严。

    这一天难得的清闲,二爷坐在中厅凝气养神,偷懒歇上一歇,就在这时,张管事匆匆而至,二爷马上睁眼忙问道:“有大事。”张管事忙说“是有大事,但难处也是不少,赵公公来了。”又说道:“因老太爷热孝,不好打扰咱家,在唐屯家歇了。”“是为办差之事而来。”张管事说:“是,但今年不同往年,太后随驾同行,赵公公说今年一定要办的气派,讨老太后一个欢心。”“那咱们一定要办好,又赶上我刚接手,一定要出个彩,这也是件好事。”“二爷,好是好,但银子上问题也大。”“怎么说。”“今年办差的银子已经拨下来了,只是尚未进账,我大约算了算,最少也差一千两。”“每年的例银三千两,紧紧还不够用。”“这也是紧打紧用,确实还差千两。”二爷沉吟难再开口。张管事把这件事早已装在心里,账码已经算清,官中、家里财务情况更是一清二楚。等二爷思悟思悟后,张管事这才把财务情况慢慢讲说清楚,“二爷,根据现实情况,财力上无论是官中还是家里确实有些吃紧,又是年初,官中没有进账,年终花销又多,余银已经不多。家里柜上,办老太爷的大事,虽是一切节俭,账上的银子也是有限,若是现在要筹划一千,八百,确实困难太多。”张管事静候二爷明示,“就按赵公公的指示办吧,办实办好,这也是我第一次自己办差,一定要露个脸儿,至于少的那一千两银子,到时候我一定支付给你,放心办吧,”又说:“具体事情还是你抓总,再配上两个手脚利落的年轻人,总的组成三个号队,以甲为主甲长主事,人心易齐,人手不够的甲可相互调剂。一队修路这是主要活计,一队是牌楼结彩,这可是脸上的事儿,再一队就是操办采买,一定要用清廉干净之人。至于乡亲们的赏银,在每年常例外,每人再加上一两,可丑话说在前头,如果谁违反村规、家法,例银不仅扣除,还要重罚决不宽容。”张管事听完之后说:“二爷,我一定照办,还要办好,如果没有别的事,您歇着我回了。”张管事正转身要走,忽听有人敲门也无人禀报,一定是家里重要之人,张管事忙去开门,抬头一看正是二奶奶李氏夫人,因在热孝之中,素衣素面,家织土布衣裙,一身青色,虽是大镶大沿,也无耀眼之色,穿戴甚是得体,端庄大方款款而至。与二爷道安。张管事说:“您们歇着我回了。”二奶奶和气说道:“张管事请不必走,我有话要跟你们商量。”二爷一笑,说:“那我们就都坐下,听夫人商量什么。”“刚才我走到门口,听到你们议事没有进来,只是听到一些只言片语,知道为了办差,还差些银子。我合计了一下,这样行不,虽说妇道人家不干涉大事,但家里有了困难,我还是想出点力。”二爷笑着说:“快说吧,我们倒要看看你这个张四姐,能不能变出银子来。”张管事看着东家夫妇和谐,心里很是高兴。二奶奶不紧不慢地说:“这差的一千两银子,柜上能不能先垫上四百两,我从后院花费上节俭一点,慢慢还给账房,后院女人们的例银,两个月也有三、四百两,这又赶上刚过年节,老太爷的热孝,大家都有些进钱,可花销不大。例银可以暂时不发,压上两个月,二、三月的例银到三月一起发,每人多给两钱银子,多给的银子我出,不要账房费心,余下的二百两从我私房钱拿出,不需还我,正好是一千两,管事、二爷不知这样行也不行。”二爷说:“这倒是个办法,你的私房钱绝对不能动,那是你的陪嫁,就是我唐家赊房卖地都不能花,那少的二百两,还是我去想办法吧。”二奶奶又说:“不必再说,此事办完,账房还行许能落下些银子也未可知。”二爷笑着说:“说你真是张四姐,想变多少,就能有多少,往后没银子,我就找你要了。”说完哈哈大笑,回过头对张管事说:“歇过晌,请账房、你、大爷、大奶奶过来,商议商议订下来,咱们也好开工干活,时间已经不多了。”张管家应声走去,屋中只留下二爷,二奶奶,喊小花、小顺收拾中厅,准备议事。

    歇晌后,二爷听得门外脚步声逐渐清晰,孙账房开门请大爷、大奶奶先进,接着是张管事,孙账房,众人落座,二爷说道:“大家都到齐了,张管事把办差的事跟大家说说,初步想法要说清楚,看看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张管事应声,便把赵公公到来,以及今年如何打算说了一遍,大家沉思了一会,大爷一边思索,一边说起:“今年办差是与往年不同,一定要办好,兄弟是第一次自己办差,大家一定要心齐,刚才说的想法我同意,考虑也周全,我没有新的想法。”大家又把办差之事议论了一番,银子上又详细的算了算账,大爷想了想说:“二爷办事我放心,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关键就是银子上有困难,我想二奶奶拿出私房钱实在不妥,今年有丧事,我不会再出去应酬,花销不会多,就从我的名下拨上二百两就行了,张管事、孙账房这事就这样办了。”大奶奶看了看大爷也说:“我们家老头子说这么办,我没多有少,孙账房,把我账上的银子,也出上一百两,银子的困难就解决了。”二爷沉吟了一下说:“我看这样吧,我家的私房钱不能少,大爷一百两,大奶奶五十两就够了,这样伙里少拨点,一百五十两仅够了。今年,我也一切从简少用银子,大家看怎么样。”大爷忙说:“二婶的私房钱绝不能动,我不是出二百两吗。”二爷赶紧说:“这事我说就订了,大爷不要再争,大家这样心齐帮助我干,今年的差一定能办好,这样,今天晚饭就摆在这里吧,可不要加菜,大家吃顿齐心合力的同心饭。”

    办差之事,大家议论之后订了下来,张管事便开始组织人马,安排实施,一切按照顺序开始进行。首先就是开一个家族,村、甲负责人的会,传达二爷的指示,大家根据自己的任务落实具体方案,写出详细具体实施计划,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办实办好,和二爷把差事做好。这会很快召开,人到的很齐,二爷宣布由张管事主持,张管事传达了今年办差的有关情况及初步打算,只提到银子尚有缺口,并未详细算账。大家情绪甚是高涨,这是二爷接手后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必须办好,出钱出力都没说的。河东刘家是村里的付里丈,河西多为商户,刘掌柜也是付里丈,因而又有大、小刘村付之称,河东两甲,河西一甲,办差正好也是三项,因而分工甚是顺当齐整。

    唐屯早就按捺不住,抢着说:“二爷请放心,我们听二爷的,办快办好,我一定要快跑快颠,凭我和赵公公的交情,操办、采买之事,就由我们甲担了,至于钱财一定要严格控制,有收有领账目清楚,一定是一清二白,还要精打细算例行节约,手续制度齐全,行吧。”张管事说:“河东刘家这甲按老规矩是修路工程,河西有纸扎张和闫裁缝,正好干牌楼结彩一事,这样再好不过了,看二爷还有说的吗。”二爷点头不说什么。张管事接着又说:“大家回去,好好想想怎么办好,把人、物调配好,写个办事计划,官中一经同意,咱就马上开工,银子一进账,咱就要大把花银子了。”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开了一个团结和气的会。

    第二天一大早,三位甲长,村里的能人,大、小刘村付一并到齐,这样的积极是张管事始料不及,张管事想了想说:“二位村付这样行吧,人多活计又不同不好一齐交谈,上午河东两个甲谈,下午和河西谈,再说上午买卖事多,办差可不能耽误买卖,挣了银子,才有财力办差,这样安排行吧。”两村付点头,还说张管事办事周到。

    众人散去留下了一甲唐屯,二甲刘新,大家落座交换意见。二甲刘新是个年轻人,经验少些,但肯动脑筋,积极性高,他也是第一次当差,所以事事都想抢先。张管事因势力导,便说:“唐屯咱们的事又多又杂,咱得慢慢谈,要谈透谈细,让小辈先谈,你等等,跟我一起听听他们的想法。”刘新便不慌不忙的谈了起来,昨天开过会,晚上我把大村付,当过差的老辈儿都请上,当然也有我们小哥儿几个,事情基本上都说清楚了,修路当然就是“修”这个问题,今年与往年不同,二爷新接手,今年的差一定要办出个彩来。我们想路年年修,年年坏,车走人行,年年花费银子不少,如果可以,今年咱可不可以用三合土修路,起码也能保持三、五年,每年只进行些修补无须大动,咱村每年就可以大大的减少修路的花费了,再就是从石桥到二爷家仨大门口的大上坡,去年办差,骡马、车辇上坡时非常费力,今年一定要彻底修好,把坡路修缓,保证车马安全。道路用三合土垫好后,再用马拉着碌碾压好压实。大路两边,各家门前各修一条人行道,有土垫土,有石铺石,虽不统一总是整齐,可以少走大道,也能延长大道的寿命,如果有大事小情再摆上花草,也是规矩美观。问题的关键是三合土的原料,土和沙子可以从河边垫脚坑挖,沙子一定要筛过,筛子统一粗细,这样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也省些运费。今年土和沙子就不要大家一起挖了,包给各家各户,打方收货,这样一家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按土方、沙方发放银子,这个力量不能小看,可以加快速度,也可以实实在在的收到沙、土,但一定要掌握好质量这一关。至于白灰我们是这样想的,现在正是石灰销售的淡季,盖房子的没有开工,价钱一定偏低,再者,咱买的多,可以压一压价,还要送货到家,验货交钱,这一项也可少花些银子。正说着二爷走了进来,大家停住了谈话,二爷高兴的说:“新头真动了脑筋,又快又省银子,修大道的质量一定会好于往年,以后几年也可以省钱省事了,一举几得,这样的想法很好,真是后生可畏呀。人行道我看这样行不行,大道两边各按上一行灰砖,一是整齐化一,二是各行其道,人马分开,再临街沿各家外墙修一道台阶,当然各家门口必须让开,不是更好吗。去年我修后院时还剩了些灰砖,全部交公,如果不够,可以动员去年盖房的人家,把剩余的砖卖给官中,只给砖钱又省了运费,岂不是两全其美。至于大上坡的修建,我这样想,从坡顶到我家西墙还有几丈,可以把坡延长些,坡度就缓合多了,垫平后也打上三合土,那就万无一失了。”张管事听完二爷的议论说:“这样大家如果都没有意见,再算算账就订下来,刘新回去把计划写好交到官中,就准备开工。”又说:“一甲的爷儿就请回吧。二爷来了,我们再把操办、采购的事谈的更详细一些。”一甲人走后,二爷、大小村付,唐屯几位便议论起来。

    后晌是与河西三甲人商议,小刘村付带着三甲孙甲长,纸扎张,闫裁缝一伙人准时到达,大刘村付早就到了,看这阵势,问题倒是有些把握,且听他们如何打算。昨天晚上我们大伙实实在在的讨论了一番,还从甲里找了几位活计巧的老娘儿几个,多听听大伙的意见,孙甲长开始谈了起来。后又说:“还是纸扎张你自己说吧,你比我说更详细。”老张笑着说:“孙甲长一定要我说,我就不客气了,我觉得就是两件事,一是搭牌楼是否能有新意,再就是街道两旁有些空,老闫说:“要在牌楼上的花找个彩,用绸子扎花,造价太高咋办。今年村里有五、六家姑娘出阁,做嫁衣还是有些剩头,边边角角的碎料头,颜色是不同,一律染成大红色,花扎好后再撒上金粉,也用不了多少,我做活时仅仅手就可以了,就怕料少不够用怎么办。”老闫接着说:“再找大人家的姑娘、媳妇们凑凑,只要二爷说一声,动员全村肯定不是问题。花托就用家织的土布,要纺的精细的哪一种,染成绿色后,再漿一下,再好也没有了,家家都有,可以不用花钱。”纸扎张接着说:“街道两边空,就应该是我的事了,我在纸花上想个点子,花扎好后,浸上一层蜡,既挺托又不怕雨雪,老远一看倒象真花,可不能近瞧,不然那就露馅了。”说的大家都笑了,接着又说:“花还得有枝有叶,我看是不是这样,北边靠山的村里多载冬青树,一开春都要修剪,少花些钱买来,不然他们也是烧了,可以要他们送来,我们只花些运费,冬青枝子如同白得。再就是如何摆在街上,我想这样,咱们暂借花户李家的花盆,也就是用上几天,耽误不了李家的事,如果不够村里再买些补上,用完如数还给人家。不过有两件事可要一定处理好,一是如有损坏要赔,二是也要补付补付李家。花插到盆里,好搬动,好摆放,也象真花。扎花我绝不要工钱,动员咱三甲的婶子、大娘帮帮忙就行了。”他喘了口气还说:“今年牌楼上的彩球也要撒上金粉,牌楼搭好后,一定是金碧辉煌,鲜艳夺目,那肯定是要出彩的,河西、河东一共四架牌楼就解决了。再就是街道如何收拾,我说家家都把过年、过节用的彩绸、灯笼挂上,灯笼一律重裱新糊,只要各家送来,糊灯笼我义不容辞,工钱一毫不收,彩绸也送过来,洗好熨好再扎彩球,太旧的就得换成新的,也都撒上金,灯笼画彩全村一律。我们河西的大道也要修,一定要和河东一样。我就说这么多,没有别的了。”张管事向二爷点了点头,说:“我看是不是这样,你们的想法村里基本上同意,大家回去后,在甲里再征求一下意见,集思广意,然后写成文字,最好是即要详细,又要具体,千万不要返工,免得耽误时间,村里同意后留档备查,以此作为赏罚的依据,大家抓紧时间快开工才是,活计多,时间可不等人啊。”大家回去,张管事也开始写出了自己的工作计划,因为是总管调度,必须先行一步,以免影响整个工程。

    今年办差全村人积极性很高,各甲方案村里通过后,加快了进度,各尽其责人人有事,上下一心,通力合作,立刻开工。河东修路的一甲提前开工,原来的旧道要打三合土,因而铲起旧土才能施工,大家合计,如果用在垫坡的工程上,可以不用新土,还减少了旧土的搬运,一举两得,大大的减少了工作量和费用。河东二甲在张管事的亲自组织下,分成了两组,一组按照官中的指示,当好头们的助手,另一组是物资采购、工具准备维修,提前一步开工,以免延误工期。河西全甲以及全村的女人也发动起来,收布扎花,榴河办差的大事,真是全村上下一起动员,喜气洋洋干了起来。因唐家老太爷丧事沉闷的小村,又是生气蓬勃的发动起来。

    眼看正月将尽,离办差的正日子已无多日,工程将要完工,已进收尾工作。村里大道完工,正在加工细做,各家沿街的外墙,用灰砖条石砌成了台阶,以备办差摆花之用,平日还可以聊天当座。放眼看去整齐化一,大道笔直平整,真想躺下在上面打个滚,看着就让人开心。牌楼已经竖起,嵌花的横匾已经装好,扎成的绸花活灵活现,可是不敢装上,一怕风雨,二怕有人淘气,放在西大店里备用。二爷、张管事也有了笑脸,唐屯要去县里讨个消息,想得到个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