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捡漏
繁体版

40大出风头

    潇水上游被堵住,流向下游的水很少,露出大面积的河床。

    河床并不平坦,到处是坑坑洼洼,有的坑洞大而深,这是以前挖沙留下的坑洞。挖沙曾经是附近村路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破坏性开采,带来的问题十分严重,这几年被禁止了。

    坑洞有水,有些连着河流,有些没有。

    看着这些没有连着河流的坑洞,李渔大喜,河水退却,里面估计藏着鱼货,此时瓮中捉鳖,那还不手到擒来。

    一个。

    两个。

    无数个。

    李渔越来越失望,坑洞中不说鱼,就是虾都少的可怜,就像一潭死水似的,水里没有一丝动静,死气沉沉的。看来鱼并不傻,没有等到河水完全退去,就逃到了河流主流之中。

    李渔并不怀疑别人捷足先登,如今不能用电机捕鱼,想要把一个蓄满水的坑洞,打扫的干干净净,一条鱼都不剩,无异于痴人说梦。

    李渔最后死了心,不再看那些坑洞。

    连着河流的坑洞,有得深不可测,而且河里的石头长满了绿色的丝草,特别滑,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坑内。李渔会游泳,但是李筱月并不会,李渔照顾妹妹,不敢带着她深入险境。

    来到一处坑洞,这处坑洞靠近河岸,并不深,坑内平坦,下面长着水草,人还没有走近,水里一阵大动,几条大鱼一哄而散,窜入了河流之中。虽然没有看清是什么鱼,但是依照游动的痕迹来看,这些鱼全都不小。

    李渔大呼失策,要是事先有准备的话,拿一块长木板,在入水口堵住,这些鱼全都成了瓮中之鳖,抓住它们不过是早晚之间的事情。

    河里的鱼,哪怕最不值钱的鲤鱼,市场价格都比其他的渠道抓获的高,而且特别受欢迎。李渔分不清河里的鱼,与其它地方的鱼有什么区别,但是许多人能分辨。

    李渔恋恋不舍地在水里走着,水里的温度很高,比河流的水高出一截,不知道为什么鱼喜欢这样的环境,宁愿冒着危险也要跑到岸边来。

    “哥哥,哥哥,你快来看,有一只团鱼。”李筱月在一个坑洞边上轻声叫唤着。

    “真的假的。”李渔严重怀疑李筱月说的是假话,她从来没有看见过团鱼,只是今天他说要抓团鱼,现在居然说看见了团鱼。

    “你快点呀,它要跑了呀。”李筱月急促地叫唤道。

    李渔顾不得再问,几个飞奔,便来到了李筱月的身边。

    这个坑洞并不深,最深处也不过才两米的样子,进水口联通河流,一个细窄的口子,而且水流很小也不深,只要搬动几块石头,便能堵住入水口。

    李渔顺着李筱月的手指一看,一只扁平的团鱼从岸边游像深水区,由于李渔奔跑的动静惊动了它,它四足一阵爬动,竟然像飞碟似的,眨眼功夫就游入了深水区,消失在浓厚的丝草之中。

    李渔曾经以为团鱼看起来憨憨的,行动一定不会迅捷,今天看见了团鱼游动,才知道自己错的离谱,团鱼在水里与其它的鱼类相比,灵活程度丝毫不逊色。

    此时也不容李渔多想,多次抓鱼的经历,让他瞬间做出决定,奔到入水口,手脚并用,搬起石头堵住了入水,而且还用细沙塞住了细小的孔洞。

    这还不罢休,继续搬动石头,堆砌一道厚厚的堤坝,以防团鱼跳过去。

    老百姓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功。”

    李渔深以为然。

    此事做完,李渔脱去上衣和裤子,只留一件短裤在身上,轻轻地跳入了坑里。

    幸运的是,小的细沙被挖走,留下全是鹅卵石。李渔脚踩在水底,并不没有把水搅浑。

    李渔在水里摸了好几圈,并没有摸到那只团鱼,它仿佛不翼而飞了。

    忽然灵光一闪,有人曾经说过,团鱼喜欢藏在洞穴之中。

    李渔深吸一口气,往一个大石块下面摸去,石块下面有一道缝隙,刚够他的手掌深入。刚一伸入,食指就被一个东西咬住了。

    李渔不惊反而喜,忍住剧痛,把拿东西从是石块下掏了出来。

    拿出水面,是一只团鱼。

    此时李渔疼痛难忍,但是那种欢喜之情,不减反增加。

    “筱月,我们抓到团鱼啦。”李渔大叫道。

    李筱月道:“是我发现的,你还不信呢。”

    李渔道:“是,是,记你一大功。”

    ……

    李渔提着一只甲鱼,一个市场的人为之惊叹。纷纷问他从哪里抓到的。

    虽然抓到团鱼过去很长时间,李渔此时依旧兴奋,没有多少机心,直话直说道:“在河里抓到的。”

    “河里哪里啊?”

    “公园边上,还是桥下?”

    李渔当然也不傻,呵呵笑着,不肯说出具体地址。

    众人议论纷纷。

    “这个小孩祖上冒青烟了,连团鱼都能捡到。”

    “的确,别人特意去钓,都钓不到。”

    李渔记得抓住团鱼首先要给吴英看,当然他也有卖弄之意,来到了吴英所在店面。

    此时十一点多了,要散市的时候,开店的都已经不忙了。一看见李渔提着一只甲鱼,大摇大摆地走在路中间,那架势就像衣锦还乡的人一样,想不引起大家的关注都不可能。

    吴英大叫一声“哎哟喂。”说道:“该死的,你不会是去水产市场买的吧?用食料养殖的团鱼讲是抓到的。”

    食料养殖的团鱼,水产市场许多店面都有卖的,五六十块钱一斤,大部分人买回去,都是用去做酒席的。

    赵新旺,吴少林等人也是怀疑甲鱼是养殖的,昨日才说让李渔搞一只团鱼,他今天就搞一只团鱼,世界上哪有如此凑巧的事,团鱼又不是他家养的,想什么时候搞到就能什么时候搞到。

    大家都哈哈大笑。

    一人说道:“我草的,这小子小小年纪,学会了弄虚作假。”

    另一人说道:“想要忽悠人,也要看人呀,他把我们当做三岁毛孩子了。”

    又一人说道:“你妈呀,老子吃过的盐比他吃过得饭都多,他凭什么认为我们能上当。”

    赵新旺大失所望,叹气道:“哎,这孩子,以前还蛮老实,现在不学好了。”

    吴英说道:“给我看看的。”她在农贸市场上卖了一辈子的东西,猪肉牛肉卖过,鸡鸭卖过,鱼虾卖过……她完全有这个自信,假的团鱼难逃她的法眼。

    吴英从李渔手中接过袋子,将甲鱼拿出,先是翻看甲鱼的整体外线,然后看了看甲鱼的眼睛,最后摸了摸甲鱼的爪子,说道:“是野生的。”

    李渔问道:“怎么辨别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

    吴英笑道:“野生团鱼身体薄、外壳光滑发亮,背部是黄绿色,裙边宽大,爪子尖利,眼睛发黄,动作凶猛、灵活。养殖团鱼肥厚,背壳颜色黑绿,光泽不亮,裙边比野生甲鱼的厚且窄小,爪子短而粗,不够尖利,眼睛发黑,动作迟钝,不喜欢动。如果表皮不完整,外壳暗淡无亮,裙边软塌,基本不动的是生病的甲鱼。”

    众人听老江湖的吴英都说是野生的,纷纷向前来看甲鱼。

    一个接一个人拿着团鱼看过之后。

    纷纷点头道:“是野生的。”

    吴少林也不甘寂寞道:“其实有最简单的办法。”他拿起团鱼,将它背面朝下,放在地上,只见团鱼伸长脖子,四肢乱动,迅速地借力翻过身来。

    吴少林道:“马上翻过身的是野生的,半天才翻过来的是养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