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从草根到亿万富翁
繁体版

第六十六章 采石场启动

    姜大全五十来岁,头发全白,额头上的皱纹如同沟壑,深深的装满了岁月沧桑。

    成虎见到他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双手,老头子体格不大,甚至显得有些干瘦,但那一双手,骨节异常粗大,虎口、手掌满是厚厚的茧子,与他握手时,仅仅是从粗糙的茧子传过来的触觉,就可以感受出巨大的力量。

    这是一位老石匠,跟石头打了一辈子交道,他凿出来的石条,不用量,笔直一条线,棱角方方正正,九十度的角度,半度也不会偏差,他雕刻出来的石狮子,不用划线,直接凿出来,就能活灵活现。

    他感觉自己天生就是为石头所生,每一块石头,他都能够看到、摸到它的灵魂,能够听到它的述说......

    可惜,鄂省,他工作了几十年的石场关了,想着一生漂泊,到老也该叶落归根了。

    于是回到了天泉,没曾想,回来没安生几天,远房侄儿伍胖子带来一个高眉深目,笑起来和蔼可亲的年轻人,温言而谦虚地陪自己摆了一下午的龙门阵。

    据侄子介绍,这个年轻人是今年西川省的高考状元,已经被燕京大学录取了。

    状元他是知道的,放在古时候,一省状元叫做解元,那是极大的荣光,燕京大学也是知道的,炎黄国最顶级的大学之一。

    可这个年轻人与他聊天时,无一丝一毫的倨傲,就像是一个平常的乡下孩子,和他拉着家常,讲着乡村里的轶事,讲着白河村的窘境,有沙运不出,有石采不出,明明可以种出好吃的花生、西瓜,不敢种,讲着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白河村的日子会如何的好过......

    听着听着,姜大全似乎能够听到自己那一颗早已干涸的心,“嘎嘣嘎嘣”的在开裂,有一种久违的力量在迸发,有一种新绿在发芽。

    于是乎,这位卸甲归田的老将,跟随陈润秋、成虎到白河村,来到秦山脚下,转了一圈,然后挥手让两个年轻人回去,自己找了一户人家住下,来来回回走了两三天,最后确定采石场的位置。

    “虎子,这里,做采石场的堆料场,这里,是入口,这里,用开出来的碎石,铺一条路,到白河边上,以后石料就用船运到沙场那边......”

    “虎子,开初要村子里招十几个劳力,买铁锤、钢钎,买雷管.......”

    “虎子,这里建设一个工具房,这里给我建一个屋子,以后我就住这......”

    老人家开心的吩咐着跟在后面,壮实如山,却又恭顺如同乖孙子的成虎,成虎心里并无一丝不耐烦,老老实实拿着一个笔记本,用他如同蚯蚓爬过的字体记下老人家的每一句吩咐。

    对于姜大全,从那天见面握手开始,他就打心眼里佩服,这个老头子,倔强实在的程度和大青石一般坚硬,但坚硬中透出的那股子精工精神,让人能够深深的体会什么叫做方方正正、精益求精。

    晚上成虎回青工街,把所有的兄弟认真来回筛选了一遍,选出来四个人,都读过初中,因为家庭太过困难而辍学,为人老实,淳朴,交代了一番后,给姜大全送过来。

    他觉得,这个老人家,无论是精神上,还是在技艺上,自己必须给他找到传承者。

    所以,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无言的传递,“人待我以礼,我待人以诚。”

    经过几天日夜不停的准备,包括物资、营业执照等,都齐备下来。

    八月十二日,姜大全、支书李大嘴、村长刘开金、成虎等人,简单的拉了一个红色的横幅,放了几千响鞭炮,白河村采石场正式营业。

    在采石场蹲了两天,成虎发现有姜老爷子主持工作,根本就没有他的什么事。

    老头子要求严格,从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到爆破技术的传授,到现场施工的剥采面划定,厚度,每一条俱是一丝不苟,如若有人违反,他就暴跳如雷,破口大骂,不管是成虎塞来的四个学徒,还是白河村的临时工。

    同样的,他也样样精通,不管是勘探、计划、爆破、开凿、运输,所有的技术,所有的风险,他都能够讲得清清楚楚,众人被他骂得心服口服,同时心里明白,老头子是为大家的安全着想。

    成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由得羡慕陈润秋,这小子运气好,轻轻松松就捡到宝了。

    管理的事情他不插手,后勤大管家的工作就极尽周到,工地上要人给人,要物资给物资,老爷子的衣食住行必须保证,至于老爷子先前计划的住在采石场,那就坚决行不通的。

    让一个年近花甲的老头子,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住在荒山野岭,这种事情成虎无论如何做不出来。

    尽管老头憧憬将来,一个人住这里,空气清新,无拘无束,晚上喝一杯小酒,是如何惬意,成虎只将脑袋摇得拨浪鼓一般,委托李大嘴在白河村找了一个清净院子,让他住下,并给了一笔钱给隔壁的人家,照顾老头子的生活。

    至此,采石场的工作进入正轨,由于是露天小型采石场,又有姜大全这种技艺精湛,样样精通的老把式,进度很快,几天之后,便正式出石料了。

    这下子成虎赶紧的,又转移阵地,回到白河村,与李大嘴一起,规划沙场到公路的路线,这个倒是简单,从沙滩到公路是一片野草地,不占谁家的包产地,只需要将上门的浮土挖开,挖到坚实的硬泥地作为路基就行。

    一群人舀了生石灰,在深绿色的草地上划下两条相距八米的白线,笔直的拉到公路上。

    李大嘴和成虎看着这条还未成型的路,都露出了开怀的笑容,李大嘴似乎从路的远方,看到白河村光明的未来,成虎则开心的想到,回家后,又可以在这一条工作后面打勾勾了。

    是的,自从上了陈润秋这艘战舰后,笔记本记下来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尽管他日夜不停的做,可不见减少,只见增多。

    他还抽空去了一趟仁和村,在他一巴掌将茶桌拍成几块之后,仁和村的刘癞子立马答应向成虎供应土特产山核桃以及杏子,并保证沙车的一路畅通。

    没过几天,祥福村的钟新盛主动来找成虎,拍着胸脯表态,虎哥的车尽管过,绝对安全。

    成虎哈哈大笑着,拍着他肩头,表示自己一视同仁,一样会收购祥福村的土特产。

    祥福村距离仁和村虽然仅仅七八里路,却已经完全脱离了大山的控制,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天泉市主要的产粮区,这个时候正是水田里稻谷丰盛之际。

    第二天,钟新盛就给成虎提了两大化肥袋子的特产,几十斤鳝鱼,几十斤田鸡,说是兄弟们花了一晚上时间捉的,不够的话,今天晚上接着整。

    野生鳝鱼最是美味,无论家常、干煸,还是水煮,均鲜美可口,肉质弹性十足。

    成虎正愁着这几天跑各个部门没有合适的上门礼,见钟新盛如此上道,大喜之下,留他喝了一台大酒,期间你来我往,推杯换盏,热闹非凡。

    这段时间,陈润秋还带着成虎去见了胖叔,沟通了运输车队的事宜,接着又带他去和陈光荣见面,沟通了与钢材商合作的事宜,还有天泉市建筑公司经理的信息,财务的信息,又和姜大全见了面......

    这一下子,让他的笔记本又多了几大篇要做的事情,

    偶尔,在忙得昏天黑地的时候,他恍惚地问自己:“我还是我么?这还是那个混吃等死的成虎么?”

    但是,在数次的午夜梦回中,他梦到自己现在付出心血铸造的世界正在崩塌溃解,他正在回到原来,蜷缩在小茶馆,然后对于事件倒转的巨大恐惧令他骇然梦醒,由此他清晰地剖析出,现在的自己,才是真正渴望的自己。

    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