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7开始
繁体版

第29章 钓鱼(一)

    直到早饭吃完,周林脸上的热度才下去。

    两人在厨房洗碗时,秀云悄悄问他,

    “你今天怎么了嘛,吃饭时一声不吭的。”

    “唉!”

    周林叹了口气,

    “我本来想着,我今天放假有空,要早点过来帮忙做早饭的,可没想到,一看书就忘了时间,吃饭还得要你叫,怪不好意思的。”

    “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

    秀云听了,松了口气,“这有什么,做饭的事情,你就别动心思了,我娘说了,这活儿她包了,什么时候等她干不动了,再让我接手。

    至于你,你这双手是拿笔写字的,不是拿锅铲的,用不上你。

    你呀,就踏实的在家看书吧,如果真想要帮忙,就把咱家那些鸡照顾好。

    就像你说的,也省得咱俩总跑回娘家来蹭鸡蛋,等到时候,咱们也提上一大篮子鸡蛋过来,往我娘面前一放,然后财大气粗的来一句,娘,这是孝敬你们的,随便吃,吃完家里还有。

    你说可乐不可乐?”

    说完,周林还没乐呢,她自己倒是乐个不停了。

    周林调侃她,

    “不错啊,现在会用成语了呢,不过,一篮子鸡蛋就能说是财大气粗了吗?

    说真的,你这标准有点太低了。”

    秀云一昂头,有些小得意,

    “哼,我这些天的书可不是白读的,学会了不少成语呢。”

    对于周林说她标准太低一事只字不提。

    她不提,周林却想提,

    “依我说,不用等以后攒鸡蛋,如果顺利的话,咱们今天就能孝敬他们。”

    秀云眼睛睁得老大,

    “拿什么孝敬?空口白话?瞧瞧,我又说了一个成语。”

    先是质疑,而后又是得意。

    见她这副样子,周林忍不住往她脸上弹了两下,几滴小小的水滴就这样被弹到了秀云的脸上。

    “呀,你敢用水弹我,我也来弹你!”

    秀云说完,就把双手都浸到了洗碗盆里,迅速取出后用力一弹。

    水量有点大,周林感觉像是下雨了,不由大叫,“我只弹你两滴水,你弹我这么多,不讲武德!”

    秀云嘴上毫不示弱,“我又没使力,只轻轻弹了一下,谁让你不躲的!”

    只是这语气,好像有点虚。

    周林正想反击,就听到秀云娘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你俩磨蹭什么呢?

    就那么几只碗,这都老半天了,还没洗好?

    赶紧的,一会儿要上工了。”

    秀云大声回道,“马上就好啦!”

    然后就听到秀云娘嘀咕着离去,“这俩孩子,天天腻一块儿还不够,洗个碗还还非得两人一起洗……”

    两人:……,好像脸都有点热。

    秀云在围裙了擦了擦手,然后小声问周林,

    “对了,你还没说拿什么孝敬爹娘他们呢。”

    周林也不磨叽了,“奶奶刚才不是说家里的冻鱼吃完好久了,现在喝粥都不香了吗?我想去钓鱼,如果钓着了,奶奶就又有鱼吃了。”

    “能行吗?”

    秀云是一脸的怀疑,“从来没听说过你会钓鱼啊?”

    周林微微一笑,“现在知道也不晚啊,你就等我好消息吧!”

    他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是因为早上去挑水时,看到河里可有不少鱼儿在游,而且个头还都不算小。

    门前那条河是条活水河,跟五里外的一条大河连通的,而那条大河则是连江通海的,里面的鱼儿绝对是少不了的。

    秀云看他这么信心满满的样子,不由得也有些期待起来,

    “也不知道中午能不能吃上你钓的鱼呢?”

    “我尽量!”

    周林也没敢说死,他现在可是连钓杆都还没呢,得现做,时间上可能有点紧。

    宋家人上工以后,周林也离开了,不过他没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堂舅丁广生家。

    还好他来得及时,堂舅刚好正要出门。

    “林子,今天怎么过来了?有事啊?”

    丁广生刚走出家门,一抬头就看到了周林。

    周林跟他也不客气,“舅,有事求您,送我两根竹竿行不?”

    丁广生一听,马上就道,“这有什么为难的,在屋后头,砍刀在后面猪圈里,你自己去砍吧,砍完把刀放回去就成!

    我要去上工了,就不招呼你了,有空领着秀云来家吃饭啊!”

    说完,摆摆手,示意周林不用再道谢后,就挑着竹筐走了。

    周林按他所说的,在猪圈里找到了一把厚重的砍刀,然后就跑到竹林边上,仔细挑选了下,选了两根特别精神的竹子砍了。

    这一小片竹林是丁广生自家种的,一半种的是细长的篾竹,另一半则是粗壮的毛竹。

    这片竹林可不是白让他家长的,占的地就是丁家的自留地,算面积的。

    不过,每年的产出也不少。

    丁广生有个编竹器的好手艺,只要有空在家,他的手就会动个不停。

    竹筐,竹箩,竹篮,竹筛,又或者是竹娄,哪样好卖就编哪个。

    每年靠着这个手艺,也能挣上一笔。

    反正他家每年挣的工分足够全家人的口粮了,所以这块地上,他们就宁可种竹子,因为这样算下来,要比单纯的种粮食效益更高。

    还有每年的春季跟冬季,竹林还会产出不少竹笋,这两样虽然不能换几个钱,但可以改善家里的伙食,也能去集市上换点别的自家没有的东西。

    也算是个进项。

    再有,做竹器剩下的那些边角料,还有那些无用的竹叶跟竹枝,晒干以后可全都是柴禾。

    总的来说,这些竹子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砍完竹子,周林并没有直接走,而是把竹子拖到屋前面,用砍刀将竹子的枝叶全都削掉,只留了主杆。

    这些枝叶,他用门口的扫把扫到了屋东侧的的竹叶堆上,平常丁广生削下来的枝叶也都是堆放在这里。

    等它们被太阳晒干以后,就可以用簸箕装上倒在灶台后面,平时烧火时就能用上了。

    把一切收拾利落以后,周林才扛着两根竹竿回了家。

    至于他为什么要准备两根,那是吸取了前世的教训。

    这种自制钓竿的优点就是方便,可以就地取材,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很不结实,要是一不小心钓条大鱼,或者是不小心挂到了树枝上,那基本就废了。

    所以,有个预备的会保险点。

    这钓竿已经有了,还差鱼线跟鱼钩。

    这两样周林准备从秀云的针线盒里找。

    鱼钩用的是缝衣针,把蜡烛点上,然后用钳子夹住针鼻子,把针尖及以上部分放在火上烧,直到烧得通红,然后把它弯成钓钩的形状就算是完事了。

    做第一个时不太熟练,费了不少力气,还差点烫着手。

    做第二个时就简单多了,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

    鱼线他用的是秀云纳鞋底用的那种粗棉线。

    本来尼龙线是最合适的,可惜手头上没有,只好拿粗棉线替代了。

    就是这棉线有一点点粗,把鱼钩穿上也费了周林不少的功夫。

    他拿出怀表看了看,时间过得好快,都快九点了。

    想要在中午吃上鱼,得抓紧时间了。

    钓竿鱼线跟鱼钩都齐了。

    对了,还差一样,那就是浮子。

    不过这也很简单。

    周林从上衣口袋里掏了掏,掏出几根羽毛来。

    这是他从宋家离开前,在鸡窝里捡的。

    别小看这几根羽毛,少了它们这鱼还真不好钓呢。

    周林只取羽毛的根部较粗的地方,他它们剪成一厘多多一点的小段,一共剪了十段。

    他准备一根钓竿上用五个浮子,两个沉入水下,三个留在水面。

    把浮子一根根用鱼钩穿上,然后慢慢撸到合适的位置就行了。

    至此,钓鱼工具就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找鱼饵了。

    这个也不难,周林直接拿了把小除草铲,跑到门口的菜地里,在空处轻轻挖了两下,就看到两条扭个不停的蚯蚓。

    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小瓶子,小心翼翼地将蚯蚓装入瓶中。

    然后再继续挖,不一会儿,就挖了十来条。

    应该是够了,周林告诉自己,于是拿小铲子把挖得乱七八糟的地又全都恢复原状。

    正准备起身时,就听到头顶上传来陈思乐的声音,

    “周哥,你这是在做什么呢?”

    周林抬头一看,不止是他,陈思安也来了。

    不过这姐儿俩都有点萎靡不振的,全都是两眼微肿。

    看样子是刚起床不久。

    也难怪,不用上工了,这两小丫头肯定要睡懒觉了。

    她们能这么早起来,都有些出乎周林的意料了。

    他站起身,扬了扬手里的小瓶子,笑着回答,“挖点蚯蚓。”

    他话音还没落,就见两个小丫头齐刷刷地往后退了一步。

    陈思安脸上有些恶怕的表情,而陈思乐更是夸张,她惊叫道,“周哥,你挖它们做什么呀?”

    周林随口答道,“钓鱼啊!”

    然后走到屋门前,把铲子放下,拿起早就准备好的钓鱼四件套准备出门。

    所谓的钓鱼四件套是周林自己定义的,包括钓鱼竿、水桶、小马扎,还有一本书。

    钓鱼是个慢活儿,他完全可以抽空看看书。

    正当他准备出院门时,被陈思乐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