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红尘客,人间觅仙缘
繁体版

第27章 惊世骇俗的道理

    妇人最终还是被带走了。

    男人跪地哀求,三丫脸色苍白,似是吓傻了,看的军官也摇头不已。

    周围众人也不敢上来求情,唯恐避之不及。

    一个妇人,敢在大街上喊出这等话来,而且还是在瀚州府城,当真是有些匪夷所思了。

    没多久,那男人也跟着军官一路向着县衙走去,踉踉跄跄,哪里还有半点怒意,多是惊慌失措。

    九月从棚子上跳下来,走到道人身边。

    “不管吗?”

    “不能管,也管不了。”

    大周仁治理御,广开言论,这种事情也非常敏感,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若是没有人在意,或者没有人乱来的话,妇人也就吃些训诫,受些苦头,便也放了出来。

    一旦有人从中作梗,事情便可以大到天上去了。

    楚修缘不过是一个游方的道士,这种事情倒也不是他擅长的了。

    想管也管不了。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弊病,这是需要很长时间来解决的,而且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谁又能和庞大的规则抗衡呢。

    只是楚修缘有些奇怪,一个妇人家,怎会激动之下说出这等言论来,难道大周的百姓,已经聪慧到这种程度,连皇室的愚民政策都了解了吗?

    这种政策在后世被传的沸沸扬扬,各种批判和议论层出不穷。

    楚修缘是不怎么相信的。

    一来他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没有深入的了解过,二来他连自己的活不明白,也不会去深入的了解这种事情,所以人生在世,找准自己的位置其实很重要。

    言多必失,这是一个道理。

    不懂的事情,就更不能随便说了。

    抓鬼倒是很在行。

    只是将近一天的时间逛下来,红尘之火稳定的就像是汪洋,别说是见到鬼的踪影,就连一丝鬼气都感受不到。

    莫非陈老官人身上的鬼气,并非是在瀚州府城沾染上的?

    正自神游,旁边匆匆忙忙来了个年轻的伙计。

    “唉哟道长啊,小人总算找到你了。”

    楚修缘回头看去,是那牙行的伙计,拿着一些字据,急匆匆的在街边寻找。

    “抱歉,一时逛的有些入神,走的远了些。”

    “可让小人一路好找,所幸是找到道长了。”

    “手续都办理好了?”

    “妥了,甲字三号的二楼,采光好,也通堂,虽然是个楼头,却胜在清静。”

    “多谢了。”

    楚修缘接过字据合同和钥匙,随手给了伙计五枚铜钱。

    伙计脸上的笑容便越发的恭敬了。

    “啧啧,已经有这么多挨了训诫的人了,就是还有人冒大不韪,何苦来哉。”

    伙计怨了两句,走到茫然的三丫面前,蹲下来。

    “三丫,你爹娘要去见官老爷的,且跟我回去吧。”

    “柱子哥,陈老官人错了吗?”

    三丫眼里的神采不见了,倔强却仍在,站在原地不肯走。

    伙计吓了一跳,向周围看了看,见没人才训斥说道:“小孩子懂什么,快跟我回去,免得惹了祸端。”

    “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楚修缘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如方才一样,没有出声。

    前因后果没有弄明白之前,不好做出任何判断,无论是什么样的论调,都有失公允。

    柱子哥似是知道三丫倔强的性子,不解释一下,便可能在这里站到夜,便好言劝道:“陈大善人没错,错的是不该乱说。”

    “可是没错为什么不能说?”

    “你还小,不懂。”

    “不懂才要去学,为什么不让我学。”

    “公学不也很好吗,将来可以做大官。”

    “三丫不想做官,也做不了官,三丫只想知道如何做人,能让父母不再受累。”

    柱子哥呆了一下,嗤笑说道:“谁给你说的,学了做人就不再受累了?”

    见三丫语塞,柱子哥接着说道:“你又见过哪个好好做人的,不受累了?”

    三丫张了张嘴,先是说不上话来,后又倔强的扭过头去,小声说道:“我要做陈老官人那样的人。”

    柱子哥气笑了,拉着三丫说道:“陈老官人受人尊敬,的确做得好人,可你知不知道,陈老官人年轻的时候也做过官的,而且还是大官,不去做官,怎了解人生百态,只是一味的在人群里面,又如何能找到人生百态的运行规则?”

    三丫怔怔,似是有些不服气。

    “非要做官才行吗?”

    “也不尽然,做好自己就行了,愚钝也好,聪明也罢,陈老官人用一生来影响了很多人,他是明白该如何影响,可是谁说愚钝的人就不明白事理了?”

    “愚钝的人怎么明白事理?”

    “圣贤书是给读书人看的,圣人训也是训读书人的,不读书的人,就去读人好了,人读的多了,事理也就明白了。”

    三丫猛地抬头看向柱子哥。

    楚修缘也肃然起敬,诧异的看了柱子哥一眼。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牙行伙计,连字认得都有限。

    竟然能说出这样的道理来。

    其实圣人也读人,而且所谓的圣贤书和圣人训,也都是从芸芸众生身上读来的。

    只是这个道理,却很少有人明白。

    哪怕是读书人,所谓蒙圣学的那些人,也有太多不明白,他们其实读的也是人。

    多么朴实无华的道理。

    又是多么惊世骇俗的道理。

    楚修缘竟有一种恍惚的感觉,好像在他心中那原本落后的世界之中,也存在着这辈子都学不完的精彩道理。

    “咦,道长还未离开?”

    “不敢。”

    “这是何意?”柱子哥有些错愕。

    楚修缘也不解释,对着懵懂的三丫笑笑,问道:“陈老官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柱子哥有些迟疑,看上去为难。

    楚修缘翻手取出一锭碎银,大概一钱的样子。

    柱子哥的眼睛顿时亮了,刚才谆谆教导的大义凛然不见,甚至变得有些谄媚。

    凑到楚修缘身边,边走边小声的讲述了起来。

    “说起陈老爷子,在整个瀚州府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老人家是永安元年的一甲进士,整个瀚州府城的骄傲,据说官拜国子监主薄,相当的大官了。”

    说着,柱子哥叹了声,才接着说道:“只是不知为何,忽然辞官回家,做起了生意,嘿,道长还别说,这做过大官的读书人做生意那也是厉害的紧,似是知道天意一般,无论什么生意都赚得盆满钵溢,据说家财十万贯,花都花不完的。”

    “私塾又是怎么回事呢?”

    “私塾……”

    说起私塾,柱子哥的声音更小了,左右看着没人,才肯接着说。

    “私塾是近两年来的事情了,兴许是陈老爷子觉得赚钱无趣,便开始花钱,两年的时间,将私塾开的遍地都是,最终都是分文不取的。”

    “分文不取?”楚修缘听得一愣。

    遍地都是的私塾分文不取,别说是家财十万贯,就算家财百万贯,又能坚持多久?

    “后来呢?”

    “后来……就发生了一些怪事。”

    “如何怪?”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了,坊间都在流传一种说法,官学教的只是圣人训,为官治人的学问,普通人学了也没用,还会变的愚蠢,陈老官人的私塾,教的才是做人的道理,不受欺负,也会赚钱,呵,这不是扯……公学都免费了,孩子们也学得开心,怎就会变的愚蠢了?”

    楚修缘蹲下来,看着三丫的眼睛,问道:“可知道是谁对你娘亲说的这些话?”

    “是天上的文曲星。”

    “可不要瞎说。”柱子哥吓得脸都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