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红尘客,人间觅仙缘
繁体版

第14章 便去雀儿山

    听到丹成子真人的名字,老者一下子从石墩上弹了起来。

    “快,快去打听一下刚才的信是从哪里送来的。”

    “老爷,打听这个干什么?”

    “让你去就去。”

    老管家嗳了一声,推推搡搡的向着丹清宫内走去,自是惹得怨声载道,听闻老管家只是打听消息,不是求药石,这才不情不愿的让开一条路。

    丹清宫好客,单是打听消息很快便出结果。

    老管家回来的时候,老者一脸期待的问道:“有没有打听到?”

    “信是从瀚州南关三阳亭县而来。”

    “快,准备一下,我们去三阳亭。”

    此一句话,让老管家愁眉苦脸。

    “我的老爷嗳,此地距离三阳亭不下千里路,你一大把年纪了,舟车劳顿的遭这份儿罪做什么,有什么事吩咐一声,我们去办就行了。”

    “你懂什么?”

    老者朗笑一声,说道:“年轻时候,我也算是走南闯北,三阳亭对我来说也不算陌生,如今三阳亭可要发生大事了,我们吃这碗饭的,怎能眼睁睁看着这个机会从眼前溜走?”

    “什么……大事?”老管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老者眯起眼睛,背负双手看着一骑绝尘,眨眼间就没了踪迹的枣红色骏马。

    “我且问你,丹成子真人是谁?”

    “还能是谁,传说中的丹道仙人,一枚仙丹便能起死回生,连皇室都不用买面子的高人。”

    “是啊,那你可知他老人家已经多久没有出过门了?”

    以丹成子的年纪,老者用一句老人家也并不过分。

    “十年有余了吧,自从十年前丹成子真人一丹成名,便鲜有人能见到他老人家了。”

    管家恭恭敬敬的说道,而后皱了皱眉,旋即又是眼前一亮。

    “老爷是说,丹成子真人此去三阳亭,有重要的事情要办?”

    “正是,而且你不好奇,到底是谁能用一封普普通通的书信,就能让十年未曾迈出过丹清宫大门一步的丹成子真人出门,而且还是如此急切,火急火燎的?”

    “哎哟,老爷你这么一说,我这心里像是有只猫儿在抓,恨不得马上飞到三阳亭,可……我们的脚力怎么能比得上丹成子真人的神马?”

    “事可以很快办完,丹成子真人也可以不见,可是当地的传说,总不可能这么快就消散。”

    老者成竹在胸,笑呵呵的说道:“这条路啊,你们还要走很久。”

    “自然是比不得老爷。”

    老者眼中流露出缅怀的神色,望着眼前的山川树木,神思已经不知道出游到了何方。

    年轻时候,谁不曾想过仗剑行马万里路,只有真正去做了,才知道天地广阔,人的心,却比这些山川河流更加广阔。

    可越是遍览大好山河,心境越是豁达,原本压在心底的那种平淡却也生根发芽,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老夫走了一生,见过万里山河,看过万家灯火,到头来才发现,真正的根,其实还是在京城脚下,那一间小小的书屋之中,如今书屋遍地开花,却也仅限于两州之地,这一次,就算门店无法走出去,也要让老夫的故事走出去。”

    “走,这就出发。”

    “得嘞!”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下山,可下山的路又岂是这么好走的。

    人满为患,上山都还生怕来不及,让一群下山的人弄得怨声载道。

    老者却也不着脑,一股劲的道歉,笑脸相迎。

    那些求医问药的人怎会对这样的老者动些真怒,只不过是抱怨几声,心中却松了一口气。

    人之常情罢了。

    长长的队伍行进艰难,哪怕只有一个人中途退出,也觉得速度加快了不少。

    何况一下子呼啦啦走下去这么多人?

    连枯燥的等待也变得轻快了些,山间闷热的气氛也不觉难受了。

    “快走快走,莫挨老子。”

    老者也只是笑笑,说声抱歉,脚步轻快。

    ……

    时至正午,官路林荫。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七月。

    热浪蒸腾之下,远处的官路如镜花水月一般飘渺不定。

    楚修缘带着九月,轻装上阵,手中又多了一根手杖,比上次那个还要顺手。

    “道长。”

    “嗯?”

    “去哪里?”

    “一路向北。”

    “去哪里?”

    “九月觉得呢?”

    “道长定就好。”

    “九月可有想去之处?”

    九月歪头想了片刻,扭头看着楚修缘,一脸认真。

    “雀儿山。”

    “便去雀儿山。”

    “真的吗?”

    “真的,只要你跟着在下,在下便带你去雀儿山。”

    九月的眼睛眯成了月牙儿,一蹦一跳的在前面带路。

    “小花小花,九月要去雀儿山。”

    “小草小草,雀儿山有吃不尽的雀儿。”

    蹦蹦跳跳,活泼灵动。

    时而扭过头来问上一句。

    “道长,真有雀儿山吗?”

    “有吧。”

    “在哪里?”

    “在心里。”

    “怎么去?”

    “心之向往,处处都是雀儿山。”

    “不懂了。”

    “慢慢来。”

    ……

    年来几许烦忧事,今岁不争浮世名。

    这一去,不知经年几何,又能遇到什么事。

    走的也慢,一路游玩,有晴有雨。

    眨眼间,半月已过,兜兜转转,终于又走回到了大路上。

    不远处的坡路边,出现一个凉棚,三三两两的过客坐在其中,喝着茶水,谈论天下。

    楚修缘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抬头瞥了一眼已经晒了大半日的太阳,心里琢磨着,是不是要找地方买一个斗笠。

    虚心法师那种就挺好,只不过无须垂纱,他又不怕人看。

    日头正盛,喝口茶水再走不迟。

    “店家,来碗茶水,再来了凉白开。”

    搭着汗巾的店家应和一声,提着茶壶端着两只碗,走了过来。

    “无须店家劳心,用在下的碗便可。”

    楚修缘取出两只碗来,一只放在自己面前,一只放在蹲坐在长凳上的九月面前。

    “道长细心,不过来往都是粗人,没人在意。”

    “总归是不太讲究,怕人嫌弃。”

    九月听不懂,它能和道长混着用碗,为什么不能和别人也这样。

    只学着道长的样子,一本正经的蹲坐在长凳上,好奇的望着店家手中的茶壶。

    左手半遮,茶满九成,楚修缘道了声谢,端起来品闻一番,笑道好茶,而后一饮而尽。

    店家的嘴咧出了一个憨厚的笑容。

    这类茶摊,便是连响马贼人都不会抢夺的,甚至会停下来让兄弟们解解渴。

    也是江湖,本就都是落难人的营生,不为难。

    待到九月时,也一本正经,前爪半掩着碗,还学着楚修缘的样子对店家点了点头,而后伸出舌头慢慢舔喝。

    “聪明的小家伙。”

    店家不吝夸奖。

    九月喝水的动作都变得开心起来。

    行人见多,没多久不大的茶凉棚便三三两两坐满了客人,店家一边忙忙碌碌的奔走添茶,一边咧着嘴笑。

    越忙越好,能卖多些钱。

    马铃声渐渐响起,由远及近,一个普普通通的马车带着扈从从大路走来,停到凉茶一旁。

    “店家,来壶上好的茶水,顺便喂喂骡马。”

    老管家搀着一个老者从马车上下来,找了片刻,遥遥对着楚修缘一笑。

    “道长有礼。”

    “请坐。”

    “叨扰了。”

    老者笑呵呵的坐下,好奇的看了一眼九月。

    九月一脸严肃,对着老者点了点头,倒是看得老者一愣,也点了点头。

    得到招呼的九月这才低下头,重新舔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