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宗道统
繁体版

第十章 懵懂少年

    秦山的大孙子秦陆今年十六岁,在十二岁的时候就跟着爷爷秦山去了苍云府城,拜了城里最大木坊“苍木坊”的一位老师傅为师,在学习木匠手艺,再过两年应该就要出师了。小孙子秦海今年十岁,正在鸿门镇中心北侧的一处私塾读书。

    寅时,天还未亮,睡眼朦胧的秦海便被外面父母的忙碌声所吵醒,又闭上眼睛养了一会儿神后,便起身坐起,并扯开了床前的蚊帐。随后淅淅索索地穿戴好自己的青色长衣和布鞋,便推门而出。

    此时的秦兴正在院子里套马车,母亲则在准备早饭。秦海向父亲问好后,便跑到厨房里去看母亲做的什么饭,“娘,怎么又是鹅杂?我午饭可不想再带这个了,别人笑话我天天吃下水!”秦海掀开木锅盖,看着锅里不满地说道。

    “谁笑话你了,我去找他们父母去!再说,这鹅肝、鹅胗、鹅心、鹅肠多好吃啊,一般人想吃还吃不到呢!你不想吃这个,想吃啥?娘白天有空去给你买。不过今天不行,还是继续带两个烧饼,一盘鹅杂吧!”秦海娘笑着说道。

    “娘,要不你给做个油炒面吧,我哥过年回府城的时候,你可是炒了十多斤呢!”秦海睁着大眼睛,笑呵呵地说道。

    “那有什么好吃的?给你哥做那个,是让他路上吃的,过年时候你也看到了,你哥黄干黑廋的。他平日做木工,喝水吃饭也不及时。回去一路天寒地冻的,带这个只能找人家要热水冲泡,既暖身子又补水。再说,今天做也来不及了,你也别念着了!”秦海娘解释道。

    秦海无奈,只好蹲下帮母亲往锅底添柴火。

    秦海三年前才被爷爷秦山安排进私塾读书认字,在这之前一直在家跟着父母。因为其父母开的是夫妻店,平日里很是忙碌,没有多少时间管教于他。使得秦海喜欢自己玩耍,有时候甚至能对着一堆小石头玩一个上午或下午,别人问他在玩什么,他会直接走开什么也不说。久而久之,父母一直认为他很乖,也不会打扰他玩。但如果听到他玩小石头时候的自言自语,也许又是另一种想法了。

    有一次秦山回来时,偷偷地走到他旁边,听到了一些他说的话。那时候秦海才六岁,正拿着小石头代表天兵天将在互相攻伐,当然孩子嘛,套路也比较简单。一会什么二将军被围了,一会大将军的援军到了,一会奶奶又来了,一个人解救了所有的人,奶奶成了大将军,大将军成了二将军......

    秦山知道,是因为自己在秦海小时候给他讲了一些故事的原因。那时候秦海常问爷爷,奶奶去哪了。秦山总是告诉他,奶奶在天上呢。秦海又问,奶奶为什么在天上呢。因为奶奶是神仙啊。另外,秦山还讲了好多关于神仙的神话故事,说是神仙喜欢打来打去的抢地盘,也有好的和坏的等等。

    儿童嘛,想象力也很丰富。秦海便根据自己一些记住的片段场景玩起了类似过家家的别样游戏。

    当然,这些相对秦海更小时候做的一些事情来说,如光屁股在烤鹅店和家院之间来回跑,爬到食客桌子底下撒尿拉屎,偷邻居家母鸡下的蛋被找上门等,已经算是正常多了。

    看到秦海自言自语地自嗨自乐,秦山却觉得秦海记忆力和想象力都很好,只是对世界认知和见识太少了,造成了这般天马行空。倘若能多学点东西,将来可能会大有出息。

    于是,秦山想着把秦海带到了自己身边照顾。结果领到李记车马行的第一天,秦海就趁秦山会客之际跑了出来,在车马行的三层阁楼内上蹿下跳来回跑不说,竟然因为尿急,不知茅房在哪,跑到大门内侧的陶瓷大花瓶对着撒了一泡尿,还正好被送客出来的秦山等人看到。从此以后,秦山也不敢带他在身边了。

    后来秦山办完事,又回苍云府了,临行前便交代秦兴给秦海找个私塾去读书。但秦兴本身也不认识几个字,更没读过什么书,去了几个私塾都和先生沟通不清楚,也因此都被拒绝了。

    而经过爷爷教训过一次后的秦海,却比小时候懂了不少事。后来,终于被爷爷安排进了镇中心北侧的一家私塾读书。

    如今,秦海除了有时候还会有些毛手毛脚外,已经有一点小大人的样子了。

    秦兴夫妻两吃完早饭后,就赶着马车匆匆出门了,临行时嘱咐秦海也快点吃,吃完好早点去私塾。

    昨天晚上时,秦海就已经知道,今天要自己步行去私塾。而他家又离私塾最远,只能尽早出门。所以吃完饭后,秦海便揣着两个烧饼,锁上院门,把钥匙塞到一处约定好的不起眼石头下面,便向私塾而去。

    而秦兴夫妻两早早出门,是因为昨天下午时,李记车马行的管事左宝财过来定了五十只烤鹅,随后秦海便跑去鸿门镇西南五六里外“小湖村”旁边的农户赵刚家,去预定了今日所需的白条鹅。往常固定所需的白条鹅,都是由赵刚的儿子牵着小毛驴直接送过来的。但今天要的鹅确实有点多,秦兴又不是很放心,便告诉赵刚今早会驾着马车直接去取,赵刚家为了准备这些鹅,也是提前找了两个邻居家帮忙,丑时就开始忙活了。

    早年,秦山曾买了一位鸿门镇地主在鸿门湖边上的二十几亩地,而这些地离小湖村又比较近,便承包给了附近“小湖村”农户赵刚。后来秦兴准备开烤鹅店,想把地要回来用来养鹅,而同时赵刚家也因为多年侍弄这么多地也有些倦了。于是两人商量后决定,地还是承包给赵刚家,但划一部分用来养鹅,来专门供应给秦记烤鹅店。这些年秦记烤鹅店很被李记车马行照顾,而赵刚家也因此跟着赚了不少。

    等白条鹅拿回来后,秦兴两口子要开三次炉才能烤完,所以今天上午他们也是有得忙了。

    秦海平常走路就很专心,很少会被街边事物吸引住,待秦海走到私塾后,私塾中还没有其他同窗到,他便来到讲堂靠后的自己书桌那里小憩起来。

    ......

    上午稍早时候,镇中心北侧,秦海所在的私塾内。除一名站立的长相较小男童外,十几个十岁多的身穿青色长衣的男童,也包括秦海,正襟危坐着,而他们面前的书案上正摆放着一本已经合上的经籍。这个长相较小的男童实际和秦海一样年纪,但却比秦海早读一年私塾,而且其父母也是颇有文化之人,更加重视读书学习。此时,秦海已经有些战战兢兢起来,因为私塾的教书先生刘老夫子正在检查昨日所留篇章的背诵作业,而在来私塾路上时,秦海还能记得一些,但因为刚才的小憩已经忘了大半,此刻的紧张,已经基本快忘光了。

    讲桌后,正端坐着一位身穿长袍、精神矍铄、面相和蔼、手持戒尺的白发教书老先生。

    待那名长相较小男童大声背诵完后,老先生开口道,“不错,不错,无一错误,坐下吧!一会可翻阅到对应篇章中,一一对应去识习篇中文字。赵鸿武,该你了!”

    较小男童坐下后,十一岁的赵鸿武起身,一边向老先生鞠了一个躬后,一边开始大声开口,“是,刘老夫子,......”,很快,便朗诵完了。这赵鸿武是秦海最好的朋友,活脱脱地一个小大人,在秦海初到私塾,不认识字的时候,给予过他很多的帮助。

    “不错,也无一错误,坐下吧!......”

    “刘老夫子”还没等刘夫子说完话,赵鸿武便打断问道,“对不起,今日我大伯从外地来家,已半年余未见,能否容我告个下午假?”

    刘老夫子并不惊讶,平静地说道,“读书最忌浮躁,不可荒废学业!应多向你哥哥学习,早日考入苍山书院!不过,念你平日里最是认真,既然是宗亲来访,自可告假!但须在上午完成整日课业,方可回家!”

    “好的,弟子谨记!”赵鸿武很是稳重地说道。

    秦海因为底子薄,平常老是贻笑大方,给其他孩子一种最是调皮捣蛋的感觉。此时看到赵鸿武竟然请假成功,秦海也想逃脱作业考查,便抢话说道,“刘老夫子,听闻赵鸿武思念大伯,我便思念起我大哥来,此时心烦意乱,已经忘了昨日作业!能否容我下午也告个假,回家和父亲、母亲一起去给我大哥修书一封?”

    刘老夫子一听,已经大概猜出来秦海的内心想法,于是拿起戒尺,说道,“赵鸿武,你先坐下!秦海,你扰乱讲堂,不守规矩。先背诵昨日作业吧,如忘却太多,将一并惩罚!”

    秦海只好战战栗栗地站起来,......

    片刻后,只听一个孩童的哭喊声和戒尺打手掌的啪嗒声从这间讲堂中扩散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