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旧事
繁体版

救人

    宋惋莹在家呆了三个月,从未出过院门。暮春,桃梨谢了,海棠依旧。

    街上似乎也没那么乱了,日军为了长期霸占中国,收买人心,军人受到管制,行为有所收敛,不敢再明目张胆地犯事。

    宋晨光允许女儿可以出一下门,但不能长时间逗留。李民经过治疗,病好了,人也养胖了,宋晨光让他跟着保护女儿。

    宋惋莹走出大门,小桥流水。秦淮河两岸烟花重影,小船在桥洞下穿梭。古老美丽的苏州园林,仿佛忘了那一场浩劫,又恢复了往日的漪涟风光。

    宋惋莹来到一座桥边,这里有个嘉庆余年开的老糕点店。宋惋莹家是老主顾,老掌柜认识,热情打招呼:“宋小姐好。”宋惋莹也彬彬有礼地回道:“老伯好。”。宋惋莹买了梅花糕、桃酥、绿豆糕。她随口关心地问:“你们还好吧?”老掌柜神头看看门外边,确认没日本人后,才面露愁容说:“两个儿子全牺牲了,一个淞沪会战,一个守城。只剩下我们俩个孤寡老人了。”掌柜老伴抹着泪。老掌柜说:“店铺虽然让我们开,宪兵部白吃白拿,按月要上缴昂贵的租金。为了活条命,还有伙计家人,祖传手艺也不能失传。我们只能勉强支撑,过一天是一天。”宋惋莹听了很难受,想到了民不聊生四个字。

    “小姐,没事不要出来逛,街上不太平,天天都在抓人。”老掌柜好心提醒。宋惋莹谢了老人,往家走。

    路上,李民说:“老掌柜的两个儿子很优秀是军官,都是黄浦军校毕业。”宋惋莹听了,想到去世的哥哥,心里很难过。

    俩人走到大门口,李贵从里面开了门。忽然从大街边一个胡同窜出一个人,右胳膊中了一枪,他用左手拖着。看到宋惋莹家门开着,这人立马冲到门口,低声说:“姑娘,让我进屋躲躲,有追兵。”李贵连忙说:“不能进来,会遭殃的。”宋惋莹看这个男的大概三十岁左右,文质彬彬样,像个文化人。就毫不犹豫地说:“李民,快扶他进去。”李民马上搀着,几个人进去,李贵“哐当”关上门。

    宋惋莹匆忙带着此人,穿过院子,来到书房。打开书桌下一块活动的木地板说:“快下去。”来人钻下去,顺着台阶,来到一个密室,里面一应俱全。

    宋惋莹出来对李贵李民说:“你们要镇静,不要慌,也不要告诉姆妈和李妈。”李贵父子点点头。宋惋莹返回书房,坐在桌前铺开一副画,备好笔,和了颜料,佯装画画,她坐的椅子正好放在,地下室入口木地板上。

    宋惋莹的心嘭嘭直跳,紧张的快要蹦出来。她知道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临了,不知道是福是祸。她用双手握着胸口,感觉很紧张,害怕出岔子。她站起来,在房间走了几步,深呼吸,再呼出,慢慢平息情绪,尽量表现得自然淡定,以免露出破绽。她深知,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性命攸关的大事,决定下面人和一家人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