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之海
繁体版

第36章 净土

    项目办公室搬到了西长安街一带,徐可也跟着搬家到了南边的广安门。在广安门这边也是合租,主卧住着一对情侣,他们可能是为了减轻点租房的压力所以把次卧租给了徐可。男生在地铁部门工作,女生是做商场导购。

    这个房子的位置靠近天宁寺,从徐可住的次卧的窗户望出去能看见天宁寺的塔。说是次卧,其实就是阳台间,是主卧外边阳台包起来的一间铁皮房。早上很早就听见外边老人们散步和说话的声音,因为外边是草坪。每逢下雨天,雨点把屋顶敲打得叮当作响。

    徐可闲暇的时候散步来到天宁寺跟前,看见有些穿着灰色长袍头上剃得光光的尼姑们三三两两从眼前经过,有年轻的也有年纪大的。不知道她们每个人都是什么缘由选择了这种伴着青灯古佛度过一生的生活,也许放下了尘世的名利和纷扰,心头只有清静,那样会轻松很多吧。

    去牛街闲逛的时候会经常去那边的美食城,西北风味,什么烧麦啦凉皮啦肉饼啦,比较对徐可口味。在饭点以外的时间段,整个大堂没有多少人,徐可会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几个小时书,那时她在备考某个资格。但四点半左右,陆陆续续来吃饭的人多起来,徐可就买两个晚饭馅饼用塑料袋装起放进包,然后出去在街里闲溜达。

    往北走一些,发现有一座寺庙,可以看见穿着僧袍的僧人经过,有的还戴着眼镜,显得很斯文。有一次赶上和尚们集体绕殿诵经的仪式,看见那么多和尚都穿着统一的僧袍衣袂飘飘地经过,其中有的还很年轻,每个人出家的理由也许都不同,一致的是有佛缘吧。

    他们从眼前经过的时候,徐可微低了头不敢一个一个地看,恐惊扰了人家一心向佛的心。但是据说日本的和尚是可以吃肉娶媳妇的,还听说XZ那边有个活佛跟某个有名的主持人甚至有了孩子,也不知是真是假。徐可想起仓央嘉措的诗:“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院子里摆着几张桌子,上面摆放了一些结缘赠送的书籍,徐可看了看,都是些宗教方面的理论和经文等等。

    寺庙里确实是让人心头感觉安静些,可能这种地方都是善男信女光临,会让人觉得是一块比较安全的净土吧。寺院殿前经常放着一些小碟小碗装着给猫吃的食物或水,有一些各种颜色的猫咪,有的在吃东西,有的悠闲地卧着晒太阳,徐可蹲在那里看猫就能看好半天。

    慢慢地徐可觉得女二房东的脸色慢慢变得冷淡了,偶尔听到主卧里他们争论什么的声音。过了一个月左右,女二房东就跟徐可提出来:“要不您另找住处吧。”徐可说:“怎么了?”“我男朋友的表妹要过来,想跟我们住。”“好吧。”搬吧,反正也习惯搬家了,没什么难的。

    这次搬到了月坛南街一带,周边各种超市小商店饭店杂货店一应俱全,生活很方便。对面屋是一对母女,女孩是研究生,快毕业了,她的妈妈五十多岁,看起来人很热情,因为经常会过徐可这边来聊聊天什么的。

    徐可工作的项目团完成了上一个项目的全部工作回国了。回国前大家一起找了个海鲜酒楼吃饭,在等位的时候,徐可看见李允珍挨着金团长坐着,给他整理了一下衣领。嗯?徐可看了一眼小穆和殷老师,小穆也回看了她一眼,殷老师则是装没看见一样把脸别过去看别处了。其实整理衣领倒也没什么,可能允珍只是太过热心了吧,她是一个善良体贴的女孩。他们一起回国了,说是接下来他们要一起去中东那边有一个新的项目,还是他俩搭档。徐可在心里祝愿可爱的李允珍健康快乐。

    小穆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附近的另一个韩国项目组,正好对方缺人手,她就入职了,把徐可也带进组了。

    这个组里两个韩国人是固定组员,还有一个机动组员。固定组员里,一个叫赵俊来的,瘦瘦的,活跃爱动,在椅子上坐不了多久就起身走来走去的,跟穆霜和徐可说个小笑话,逗大家乐一乐,要不就出去抽烟。

    另一个叫李彬明,他不怎么爱活动,除了上厕所以外,总在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他脸色有点暗沉,经常抚摸着下巴上有些花白的短胡须讲起他老婆和女儿。一天,徐可给大家倒上茶水,他停下在键盘上敲击的手,看着茶壶口倒出的水流发了会呆,忽然说,昨晚跟老婆通话,老婆说他女儿在班级尿裤子了,他皱着眉,看起来这对他来说是个烦心事。

    赵俊来开朗善于交际,负责团队的各项联络,李彬明负责制作各种文件。中午吃饭的时候,四个人经常步行去周边的饭馆吃饭,他们倒是都很适应吃中餐。时间一长,把附近的饭馆都吃遍了,四个人就走的再远一点,有时候会坐公交回来,偶尔赵俊来不上车,让其他三人坐车走,他自己甩开腿在街边大步流星地步行,比公交车也慢不了多少。

    一次休息日的时候,穆霜打电话约徐可出来逛街,两个人去秀水街逛了逛,没有看到什么想买的,小穆说:“走吧,咱去别处看看。”出来上了大街,小穆眼珠一转,说:“要不,咱联系联系赵俊来,约他出来坐坐?估计他一个人也挺闷的。”赵俊来住在南礼士路一带,很快他就到达了约好的甜品店,三个人每人要了一杯甜品,坐着闲聊。

    主要是小穆和安对话,徐可只是安静地边吃边听。赵俊来好像很高兴她俩约他,说是一个人待得很没意思,小穆问他老婆在韩国每天做些什么,安说他老婆平时有工作,也很忙。小穆在韩国一个公司工作过几年,所以她去过一些国家旅游,正好赵俊来也去过很多国家,他们就又聊了些别的国家的趣事,说到开心处,两人相对大笑,徐可也跟着笑,觉得这俩人共同话题还挺多。欢乐的时间总是短暂,三个人相约下周末去看某个展览。

    到了下周末,三个人看完展,坐地铁回来,没有座位,只好在车厢过道里站着。徐可站在小穆和赵俊来身后,车厢里比较热,应该是开了暖风,小穆脱下了大羽绒服抱在一边胳膊上,徐可看见她里边穿了件很雅致的开衫。他们俩在聊有关ins的一些问题,徐可心想回去上网研究一下那是怎么回事,他们还谈到了英国,剑桥和牛津,苏格兰裙子之类的话题,徐可插不上话,因为没去过。到了站,徐可跟他俩挥手告别,自己一个人回家了。

    对门女孩好像很爱干净,她几乎两天会洗一次澡,即便在寒冷的冬天,而且有时会哗哗地洗到半夜。徐可有点佩服,自己实在做不到在冬季勤洗澡,没有那么坚强的意志。因为皮肤干燥的话是不好洗澡过勤的,会更干燥。女孩的妈妈经常过来坐坐,她爱聊一些官场话题,说这些的时候她的表情有些激动,眉飞色舞,徐可说:“大姐您还挺关心国家大事的。”后来徐可发现,那娘俩偶尔会拌嘴,可能妈妈关心的东西跟一般的妇女不太一样,导致女儿对她的言行有点意见,也许女孩是因为跟妈妈吵架了才躲到卫生间生闷气的吧?“亲人之间有时也难免意见相左,何况女孩子大了,想坚持自己的想法,很正常”徐可这样想。这个住处的缺点是房间太小了,但也坚持坚持住满了一年。

    一年后,项目也结束了,赵俊来和李彬明要回国了。一天,他们一起去合作方去告别,合作方请他们吃晚饭,估计又得喝酒,赵俊来从包里拿出了一瓶保肝片,分了几片给李彬明,说“先吃上。”他们来这里工作,最头疼就是跟合作方吃饭的时候被灌酒。因为他们没怎么喝过高度数的白酒,不喝的话好像不给人家面子,喝的话身体扛不住,他们还专门研究了该怎么应付酒局。后来想出的办法是,敬酒的来了,就接过来一饮而尽,一气猛喝“库通”躺倒,人事不醒,这样后边就没他们任何事了。最后总要被抬回酒店,整个项目期间他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项目组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大家午饭去吃了老北京炸酱面。吃完饭,大家站在公交站等车,天气很冷,但阳光很好,寒风吹乱了每个人的头发,大家都轻轻跺着脚。徐可看了看旁边的赵俊来,忍不住问他:“你以后还会来中国吗?”赵俊来回答说:“有缘的话会回来吧,暂时还说不好”“给你妻子的礼物买啥了?”“买了条旗袍。”

    到了傍晚六点多,大家彻底收拾完了办公室,一些办公用品和房间里的桌子椅子就都留给项目合作方了。赵俊来说带项目合作方的几个伙伴一共七个人去卡拉OK唱歌。大家都去拿了自助餐然后陆续点好了想唱的歌。唱了两个来小时,场内气氛达到了高潮,赵俊来热情地说:“这个项目也多亏了大家的努力,我想要拥抱每一个人表示感谢,我们以后也要多多联络哦。”

    一直玩闹到夜里十一点多,大家唱得都很尽兴。赵俊来说:“时间很晚了,就到这里吧好吗,我们项目圆满结束了,大家一起拍个手吧。”于是大家一起拍手,之后陆续往外走。打车的打车,各自消失在暮色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