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周悟长生
繁体版

第六十八章 相爷手书

    乌梅已经吃饱喝足,放肆地躺在方勤的脚边呼呼大睡。方勤轻轻抚摸着乌梅缎子一般的毛发,望着牢房的顶棚发呆。在这个孤寂的牢中,乌梅虽然帮不上忙,但也算给方勤心中带来了一丝慰藉。

    不知过了多久,牢房外突然传来了脚步声。方勤立刻警觉地坐起身来,紧紧盯着牢门的方向。只见狱卒拿着钥匙走了过来,身后跟着师爷贾平章。

    “方勤,一夜已过,你想清楚没有?可愿意招供?柳大人的耐心和你的时间,都不多了。”等狱卒打开牢门,贾平章踏进牢房,张口便问,依旧是那副老谋深算的平静表情。

    “若师爷只是来问此事,还是从哪来回哪去吧,慢说是你,就算柳怀古亲自来问,我也是无招。”方勤没有起身,用无所谓的语气回答了贾平章。

    事先有八两金对自己交了底,方勤知道这个贾师爷并不会害自己,看对方那张瘦削的脸也顺眼了许多,只是在狱卒面前还要做几分样子。

    贾平章也不在意:“方公子,休要与我这逞口舌之利,我只是做自己分内之事,前来代为问话,如你无招,那我便走了。不过,我还是劝你识相些,柳大人素来清正廉明,念及同乡之谊,对你实则是有意护佑,奈何你做下这天大的案件,铁证如山,已然罪无可恕,要你画供,柳大人只不过想让你走的痛快些,少遭些罪罢了,你却不识好歹,百般抵赖,如今,军粮一案已惊动府台大人,今早就差人前来清安县将你案卷调走,你若还不及时悔悟招供,府台衙门的手段可不容你如今这般搪塞,到时候悔之晚矣,你可千万要想想清楚!”

    看似是在赤裸裸的威胁,但方勤还是听出了贾平章实际上是给自己送来了外界的一些消息,只是这消息中间还有许多蹊跷让方勤疑惑。

    昨夜八两金刚提到愿意为方勤争取一些时间,一早府台衙门就派人调走了自己的卷宗,这事很难让方勤相信这只是一个巧合,先说自己是在昨日被擒,昌宁府不可能这么快就知道消息,而且从时间上来看,八两金再怎么手眼通天,毕竟清安县距昌宁府还有着三四百里的山路,纵使快马加鞭,单程也得走上约莫一天的时间,从清安县派人到昌宁府,昌宁府再派人前来调取卷宗,从时间上也根本就难以实现。

    “难道是婵华那边靖王爷书信到了?”想想也是不大可能,方勤很是疑惑,但是狱卒在侧,也不好问贾平章具体为何。

    “你好好想想到底如何处之。”贾平章冷哼一声,甩袖离开,狱卒锁上门,赶紧跟上。

    “权当就是个转机吧。”方勤呆坐在草铺上,想的头都大了也想不明白是什么情况,索性不去想,转而细细盘算军粮可能的藏匿地点。

    很快,大半天又过去了,方勤疲倦的伸了个懒腰,想了这么长时间,军粮线索还是毫无头绪,转头看了看一旁安睡的乌梅,没好气的用脚尖轻轻踹了踹:“我说,你就是这么给我办事的?”

    乌梅美梦被打断,懒懒地睁开眼睛,打了个哈欠,有些起床气,嘟囔道:“讨厌,哪只猫白天不睡觉。”

    “没心没肺的东西!”方勤无奈的说道,乌梅却不理会,拧身抱着脑袋又呼噜呼噜睡了过去。

    “师爷,这是何物?”此时的昌宁府府台衙门,后堂书房内,知府杜文奎指着师爷呈上的一卷东西问道。

    “回府台大人,这是清安县那个姓贾的师爷今早差人送来的,说是重要的案籍卷宗,要呈大人亲自过目。”精明的师爷赶忙上前回话。

    “好个没有管教的东西,一个县衙的师爷,给我送什么案宗?那柳怀古也忒不会管教身边人了,他们不懂规矩,吴师爷你也不懂规矩么,接这东西作甚,原封退回,不看!”杜知府有些不悦。

    “大人,我自然知道规矩,这卷宗送来时当场我就拒签了,只是同卷宗还送来一样东西,卑职才不敢不接。”姓吴的师爷恭敬的回答。

    “哦?什么东西?”杜知府问道,吴师爷却没有回应。

    “你们下去。”杜知府看吴师爷没有动作,十分默契的屏退了一旁服侍的丫鬟。

    “呈上来吧。”待丫鬟掩门退下,杜知府这才对吴师爷吩咐,吴师爷赶忙掏出一块白玉腰牌连同一个信封双手呈上:“大人,其中信件,属下并未拆封,请大人亲启。”

    杜知府接过,将信封放在案上,拿起腰牌凑到眼前仔细观看,这枚腰牌,纯白无瑕,玉质极为上乘,上面刻着繁复的山水纹样,正中一个圈,圈中,刻着一个端正的“韩”字,一见此物,杜知府立刻大惊失色,捧着腰牌从圈椅上站了起来,居然是韩四渠的腰牌!

    “本朝首辅韩四渠!韩相的腰牌,怎会让一个县衙师爷给我送来?”看出这个腰牌分量极重,杜知府看向吴师爷,吴师爷此时正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立在原地,一副“我怎么知道”的表情。

    察觉到事关重大,杜知府不敢怠慢,双手将腰牌放在砚台之上,又捧起信封,站着用竹刀小心的从信封下端拆开,伸手把内中信件请了出来,小心展开。

    “文奎见字,陛下居于庙堂,然心忧地方,着本相代天巡狩,巡查四方,闻汝勤勉尽职,吾不胜欣慰。今闻报清安县军粮一案,此中案情迷离,尚待查访,特着令汝便宜行事,十五日内亲查此案,案犯方勤由昌宁府看押,此令。渠。”

    看着信上的文字,杜知府冷汗连连,韩首辅的笔迹,倒是从未见过,但是这白玉腰牌,却是做不得假,清安县的军粮案,自己并未听说,不过确实听说了前些天清安县征缴的一批军粮尚未送到,已经逾期,这种地方案件,又怎么会惊动到韩四渠?

    带着疑惑,杜知府将信件递给一旁的吴师爷:“师爷,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