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云笈
繁体版

第二十章 第三极(下)

    日月即将踏上他们的征程,日月之父重华则为他们选定了运行的路线。

    东方有一座山谷叫做旸谷,西方有一个山谷名叫昧谷,日月只需每天按时东升西落,从旸谷升起,到昧谷降落。

    旸谷中有一棵扶桑树,羲和把十日挂在扶桑树上,一日在上,九日在下。

    她让三足乌每日驮着一个太阳升起,照耀大地,傍晚到达昧谷。周而复始,十个太阳轮流一圈便是十日,是为一旬。

    昧谷中有一颗柜格松,常仪把十二个月亮挂在柜格松上。

    她让蟾蜍背着月亮东升西落,一个月亮值守三旬,每三旬换下一月,十二个月亮一个轮回便是一岁。

    这十二个月亮女神常常盼着早点完成任务,于是便每天变换不同的样貌,来提醒母亲按时来接她们。所以便有了晦朔弦望的月相变化,表达着她们期盼母亲的心情。

    常仪的十二个女儿月亮女神乖巧沉静,兢兢业业的完成自己的任务,从来不会出错,十分令父母放心,而羲和的十个儿子太阳神却异常淘气顽皮。

    所以,重华为他的儿子们在旅程中设定了驿站,来监督他们。

    他们务必要每天准时到达各个站点,一分一毫不能偏差,否则便会受到父亲的责罚。

    每天日出于旸谷,浴于甘渊,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朏明。

    至于曲阿,是谓旦明。至于曾泉,是谓蚤食。

    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

    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鸟次,是谓小还。

    至于悲谷,是谓餔时。至于女纪,是谓大还。

    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

    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

    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

    有了如此严苛的规矩,那十个淘气的太阳神也只能乖乖的忠于职守,从此也便不会出差错了。

    自此,世界便有了日、旬、月、岁的尺度来标刻光阴,天地间不再混混沌沌。

    ……

    日月轮转,彰阙有常。

    然而洪荒之世,只有劫世的湮灭和盛世的荣发,这个尺度太大。

    众生浑浑噩噩,并无时间的概念。

    这一日,重华与羲和、常仪一起商议,需要为天地爰定三辰、是分昼夜,给世界赋予时间的尺度,于是请来北斗星神共同商议。

    北斗九星始终围绕着北天极旋转,一周刚好为一岁,重华便以北斗的斗柄指向划分出四季。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一岁之中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变幻,冷暖风雨随之切换,使得万物众生因四季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岁一枯荣。

    夏日至则阴乘阳,是以万物就而死;冬日至则阳乘阴,是以万物仰而生。昼者阳之分,夜者阴之分,是以阳之胜则日修而夜短,阴之胜则日短而夜修。

    这便是天地给万物众生的节律。

    日升月落不知道过了多少岁月,有了四季变换,万物众生遵循天地的节律而秩序井然的繁衍生息。

    四海八荒日渐繁荣,生机勃勃,天之伦常有序,地之载德渐生,自然之神再次孕育。

    草木生灵一岁一荣枯,这生发收容之气便孕育了自然二神。

    人皇重华将之命名为春神句芒和秋神蓐收。

    这自然二神一东一西,各司职守。

    春神句芒主生发,为生命之神,值守东方,自碣石东至榑木之野。

    秋神蓐收主收敛,为刑杀之神,进驻西方,自流沙西至三危之野。

    ……

    日月星辰为万物的尺度。

    天地间日升月落,斗转星移,四季轮回,风调雨施,不知不觉世间生灵便有了恒定的节律,有了节律才能更好地孕育生发。

    人皇重华请来五行之星,为了更好的约束天地秩序,重新详细的划分穹宇霄汉,分立星官统御九天,维持天地节律恒定不变。

    北斗九星在斗姆的约束下忠于职守,没有分毫偏差。

    而这五星性格迥异,木星和土星沉稳严谨一板一眼,金星浪漫不羁,水星和火星则太过自由跳脱,难以约束。

    于是,重华便以木星、土星为准绳划分周天,分封星官。

    木星每十二年绕行一周天,因此将每一年木星经过黄道的距离划为一个星次,周天共十二星次。

    每个星次封有一个星官值守,分别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木星每岁巡查一个星次,督导十二星次的星官,因此就被称为岁星。

    同样,土星每二十八年绕行一周天,根据土星每年在黄道面走过的位置划分出一宿,周天共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的主星正耀分别为紫微、天机、太阳、武曲、天同、廉贞、天府、太阴、贪狼、巨门、天相、天梁、七杀、破军、禄存、天马、左辅、右弼、文昌、文曲、天魁、天钺、火星、铃星、擎羊、陀罗、天空、地劫。

    土星每年镇守一宿,因此又叫镇星。

    其余三星,性情跳脱,不堪重负,重华便赋予了他们灵活机动的角色。

    那水星运行太快,在夜空中难得一见,又被称为晨星。

    火星更是行踪不定,时暗时明,因此又称荧惑,他的出现却可带来灾祸的警示。

    金星又称太白,是全天中最美最亮的一颗星星,也是最自由浪漫的象征,清晨出现在东方,预示天将大明,被称为启明,黄昏出现在西方,预示黑夜的到来,又被称为长庚。

    此后周天九野,以日月为首,以五星为辅,以九斗为弼,统摄九宸。

    十二星次二十八宿各有星官,护卫拱极,镇守黄道。

    二十八宿为经,七曜为纪,如同网罗,使众星循规蹈矩,不可造次,日月星辰便成为天地间所有秩序的尺度。

    自此人皇重华执掌天经地纬,爰定三辰,日月重生,星陈斗列,四海平定,八风有序。

    世界不再是混沌无序,而是昼夜更替,四季轮回,冷暖循环,万物生发。

    ……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弹指间沧海桑田,三小只都已慢慢长大。

    话说人皇重华在烛龙手中得到的这两枚玄卵孵化为玄蛇玄鸟,玄蛇玄鸟原本为太初之气所化,一阴一阳,天生灵物。

    这二玄孕育成卵形后便在北荒幽都山一同修行,天地寂寞,宇宙荒芜,同在那荒寒之地不知已有几亿万年。

    而后,又得人皇之气滋养,因圣女之手孵化,历经千万年,终于荡魂涤魄,洗经易髓,分别化作一男一女两具人形。

    这玄蛇化为一位明艳少年,明眸善睐,机敏灵动,虽为男身却是魅惑狡黠,顾盼生辉,颇具颠倒众生之姿。

    重华觉得他如水般灵动,便为他取名叫做太一。

    而那玄鸟则化为一位清丽少女,玉骨冰心,美质天成,五官精致更无半点瑕疵,可谓亭亭玉立,灼灼其华。

    虽是含苞少女,但已瞧出定是四海八荒无人能及的美人胚质。

    重华以她为太初玄天之气所化,于是为她取名玄女离九,但他平日里更喜欢唤她的小字桃夭。

    二玄虽然同生同长,但二人本性一阴一阳一麟一羽,似乎天生便是冤家,此时修成人形更不相容。

    再加上婉妗在旁推波助澜,三人闹得不可开交,神域昆仑再也没有往日的肃静安宁。

    三人虽是幼稚胡闹,但正事却不含糊,跟着兄长重华一同度化劫世,重塑天地,重华对他们三人更是不偏不倚,温柔呵护,疼爱有加。

    那日父神曾交给重华两朵元气,一团黄氤,一团青氲,是在天劫中留取的天地精华。后来慢慢养成了精魂,化作人形。

    重华把那黄氤之气取名昊英,青氲之气取名玉女,小字碧霞。

    昊英和碧霞本是天地灵气,不可分割,幻化人形便是双生子同胞兄妹。

    他兄妹二人相貌神似,性格也相近。

    昊英天性沉稳,不苟言笑。碧霞也是清雅冲淡,古素娴静。二人均少言寡语,远不似二玄那般聒噪。

    自此,神域昆仑开始热闹起来,渐渐走出了天劫的阴霾。

    重华、昊英、太一兄弟三人,圣女、玄女、玉女姐妹三人,便成为重整山河开启新纪元的主力。

    ……

    这一日,东海之神禺猇和东风之神折丹匆匆忙忙回到神域,二神均神色慌张,万分焦急。

    原来看似收敛的劫火再次爆发,又一次肆虐东荒,神域昆仑再度紧张起来。

    自从造山抬海,缔造三极,众神颇费神力。

    五方祖龙真身殒灭,化为五条龙脉,永镇山川,元神则化为五行之星。而父神、母神也因虚耗神力过度,闭关良久,元气未复。

    人皇兄妹众人重建世界,天地阴阳之气逐渐理顺,天汉银河星罗棋布。

    眼见日月新生,山川重塑,大地上万物生发,正有生机勃勃之势。就在这时东荒劫火却又重燃,这再造的天地在劫火面前脆弱不堪。

    这劫火本是混沌之火,为造物主神降下天刑毁天灭地之物。

    众神虽尽全力扼制,引水相克,但终究还是不能化解这劫火,也就无法安然渡过这第五次天劫。

    于是,天地人三皇,日月五星七曜拱极九斗,以及四海四风自然二神等昆仑众神齐聚神域,商量对策。

    父神言道:“赤明火劫,万年不息,劫灰余烬,万物不生。众神之力始终难挡造物主神的毁天灭地之威啊!”

    众神不禁神色黯然,皆难以知晓主神意图,更无法洞悉宇宙奥义。

    父神继续说道:“混沌之火虽不可灭,却可以炼化分解,使火灵各自分离。天有九部八纪,裂开九重天地,分别归藏,以九天九幽之气压制,使其不能汇聚,或许可以镇住劫火,度过天劫。”

    母神说道:“此法绝不可行。撕开九维宇宙,炼化混沌之火,就像当年祖神开天,那会耗尽你所有的灵力!”

    众神也都劝阻,都说定能找别的办法。

    父神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没有时间了,东荒极热西荒极寒,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天地无法承受这冷热两种极端,便会爆裂。待那时,天地尽毁,众生湮灭,就追悔莫及了。”

    众神听闻此言,不禁黯然神伤,无可奈何。

    重华急道:“父神,让我去吧,我可以!”

    父神微笑着对他说道:“这劫火万年不息,需以比肩天地的元神相祭。你的力量还不够,这是为父应该做的。总有一天这世界也会需要你来守护,到那时希望你能勇敢的面对一切。”

    重华还要再言,父神打断了他,说道:“此事无需再议,龙汉始劫,祖神元神寂灭,身归混沌,但祖神创生万物的精神将永存天地之间。还请众神铭记,今后各司职守,不要忘记开天祖神的遗志。”

    众神听闻此言,知这次天皇以身应劫,生死难料,均默然无语,暗自垂泪,更觉前路迷茫,无所适从。

    ……

    不久后,父神天皇独自来到东方的太山。

    祖神盘古应劫后,头颅便化为这座巍峨挺拔的高山。劫火自东海烧至太山,愈演愈烈。

    而这混沌之火乃万火之祖又叫赤明燚焱,为天地间最原始的火源。

    那妖日坠落后,引燃赤明燚焱,演化诸天,烧尽万物。向上燃破天穹,向下洞穿大地,天地即将毁于一旦,重归混沌。

    危难之际,父神以元神炼化赤明燚焱,分化出十种本源,三昧真火、太阳真火、太阴真火、六丁神火、九天玄火、涅槃丹火、南明离火、紫微天火、红莲业火、幽冥鬼火。

    父神以真身裂展九维空间,开辟多重宇宙,将这毁天灭地的十种本源之火分别归藏于九维宇宙之间,劫火渐熄,天地归于稳定。

    赤明燚焱存放之处,后世传为“归藏”。

    就这样,父神将十种本源之火分别藏在九维诸天之内,昆仑之水东流,绕过太山浇息余烬,流入归墟之中,大地终于恢复了平静。

    父神最终没有躲过这赤明成劫,元灵寂灭于太山之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