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云笈
繁体版

第三章 弱冠(中)

    元符二年,还是端王的赵佶被圣上赐婚,娶德州刺史王藻之女。

    元符三年,徽宗即位之初就册封原配王氏为皇后。王皇后性情温和恭俭,待后宫均平。

    后宫嫔妃中,更得徽宗宠幸的是郑、王两位贵妃。

    二人本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辞。徽宗为端王时,每到慈德宫给嫡母请安,向太后总是命她二人陪侍。二人伶俐谨慎,颇得徽宗好感。时间一长,向太后有所觉察,及徽宗即位,便把二人赐给他做嫔妃。

    郑贵妃不仅姿色出众,而且好观书,才华横溢,谦恭有礼,章奏能自制,时常帮徽宗处理奏章。因此,徽宗更偏爱郑氏。

    王贵妃为徽宗育有五子三女,是为徽宗生育子女最多的嫔妃,其中三皇子郓王赵楷在众皇子中最得徽宗喜爱。

    郓王赵楷生得风流俨雅、气度灵逸,且文采非凡、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徽宗觉得这个儿子最像自己,平时常常带在身边,出入相随。政和八年,赵楷偷偷应试科举竟中了头名状元,一时名动京城。

    大观二年,王皇后去世,谥号显恭皇后。

    大观四年,徽宗册立贵妃郑氏为皇后。

    ……

    除了郑、王二氏之外,受宠爱的还有大小两位刘贵妃,明达贵妃和明节贵妃。

    明达贵妃刘氏,元符三年入宫为御侍。

    她虽出身寒微,却生得花容月貌,不久即得圣宠,由寿安郡君连升至正一品贵妃。为徽宗育有三子三女,八皇子益王赵棫、十一皇子祁王赵模、十八皇子信王赵榛以及第五女茂德帝姬赵福金等三位帝姬。

    蔡京曾在一次聚会见到明达贵妃,惊叹其为九天仙子,记诗描述。称贵妃素装,无珠玉饰,绰约若仙子。这事曾被蔡京反复提及,即使他是与皇室有姻亲的重臣,也是很难见到后宫嫔妃。

    明节贵妃刘氏,政和三年入宫。

    宫中内侍杨戬见其姿容出众带入宫中,当时明达贵妃因刘氏与自己同姓,将她收为养女。后来,又把她进献给徽宗,因其貌美惊人,而且善于打扮,也得到徽宗的宠爱,累封至贵妃。

    政和三年,明达贵妃去世。

    宣和三年,明节贵妃也相继去世。

    徽宗万分悲痛,追封为明达皇后和明节皇后。

    ……

    这明达、明节二妃却有来历,她们原本是九天玉女碧霞元君座下的两位侍女,不知是何缘由被派往下界,于人间数年劫历后又重返天庭去了。

    政和三年,明达贵妃知她在人间运劫已完,不久即将重回天庭,亲手在庭院种了几株芭蕉,幽幽言道:“等这些芭蕉长成,恐怕我也看不到了。”

    在旁的侍从闻听此言,慌忙上奏徽宗。徽宗起初并不在意,谁知过了两天,明达贵妃病重,等徽宗前去探视时,她已撒手而去。

    徽宗在她去世几年后,还一度沉浸在悲伤之中。他曾经询问道士王老志,王老志能召唤神灵,告诉他明达皇后是上真紫虚元君,并多次为他二人传递书信。

    后来,道士林灵素也曾多次举行斋醮仪式,设坛做法,用飞符召唤明达贵妃,与徽宗相会。

    当她出现在徽宗面前时,看上去就和生前一模一样,她对徽宗言道:“臣妾昔为碧霞元君座下仙官,因与神霄相会,思凡得罪,谪下人间,今业缘已满,还遂旧职。”

    ……

    除了上述二后三贵妃,还有乔贵妃、王贵妃、崔贵妃等人也得圣宠。

    话说乔贵妃在服侍徽宗之前本是郑皇后的侍女,和她交好的还有另外一名侍女韦氏。她二人结为姐妹,约定日后若有一人富贵,决不忘了对方。

    后来,崇宁二年,乔氏先得圣宠,封为婉容。她在徽宗面前力荐自己的好姐妹韦氏,韦氏也很快获封平昌郡君,两人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好。

    这韦氏出身寒微,姿色也不出众,她虽不得圣宠,却是个有福之人,寥寥几次侍寝之后便有了身孕。

    怀孕期间进封婕妤,大观元年,生下皇子后累封至婉容,此后再无所出。

    这韦氏便是康王赵构的生母。

    ……

    大观元年八月,徽宗给这个新生的皇子赐名赵构,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翌年正月,进封赵构为广平郡王,加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

    赵构在很小的时候,过于早慧的他就知道母亲韦氏不算得宠。

    大概在他五岁那年,他的父皇已经有了十九个儿子。

    他不像三皇子赵楷那样深得父皇偏爱可以随时伴在父皇左右,也不像十一皇子赵模和十八皇子赵榛小小年纪就备受眷顾,甚至不如几位帝姬更得父皇宠溺亲近,他甚至很少能见到他的父皇。生性坚毅冷肃的他知道,他要很努力才能赢得父皇的欢心。

    赵构资性朗悟,博学强记,勤勉自持。读书日诵千余言,兼修书、画,于这些父皇在意之处格外下功夫,尤其写得一手好字。同时他也习武,练就一身骨骼清朗,体态修长。这在倾心向文的大宋朝中并不多见,皇子之中更是凤毛麟角。

    他记得十二岁那年,年节格外的热闹。从腊月就开始放花灯,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除夕这一天,皇宫中举行盛大的迎神驱鬼的大傩式,他们戴着不同的假面具,沿街游行。午夜时分,宫中的爆竹声连周围的百姓都可以听得见。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放灯六日,皇宫内的琉璃灯山,高达四十多丈,上有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水晶帘子,流苏宝带,各种彩灯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楼阁间有各式各样的小人在歌舞翩翩,仿佛仙女下凡。元宵节那天宫里宴请宗室贵戚,他和几个兄弟表演舞龙,父皇夸赞他最为英武,那天他开心极了。

    年长一些,他可以挽弓至一石五斗,父皇说他能考个武举人了。

    十四岁那年,赵构进封康王,拜太保、遂安庆军节度使。翌年行冠礼,出居宫外府邸。

    ……

    徽宗有三十二子,赵构虽修得文武双全,但在他父皇眼里,也算不得格外出众。

    在他父皇看来,或许赵构过于沉毅,失了些灵动之气。他虽不是徽宗最为钟爱的皇子,但事实证明他实属众皇子中出类拔萃了。

    靖康元年正月初十,金军围城,要求宋室以亲王、宰相为质,方可开启谈判。

    钦宗召集诸王,问道:“谁肯为朕行?”眼光却停在了赵构脸上。

    在场的除了三皇子郓王赵楷、五皇子肃王赵枢、六皇子景王赵杞、七皇子济王赵栩四位皇兄之外,祁王赵模与自己同年,徐王赵棣小自己两岁,信王赵榛方年满十五,其余诸王均未成年。

    赵构心想,赵楷、赵枢、赵棣皆王贵妃所出,赵杞、赵栩则为乔贵妃所出,赵模、赵榛为已逝明达皇后所出。这趟苦差舍我其谁?且论年龄几个弟弟还小,几位兄长文弱怯懦,只有他自幼习武。更何况自他出居宫外后,母亲的处境也越发凄凉,除了他还能依靠谁呢?

    于是,赵构越次而进,慷慨请行。

    钦宗看着赵构,他的九弟,年方十九岁,弱冠之年,如今情景却也不知从何开口。

    歉然道:“此去事关重大,金人彪虏,恐非善与。”

    赵构躬身抱拳,慷慨言道:“于此危难之际,为皇兄分忧乃宗室本分,臣弟愿往,虽死无怨!”

    钦宗深叹了口气,言道:“既如此,望九弟谨慎珍重。即日起迁康王赵构为太傅,授静江奉宁军节度使、桂州牧兼郑州牧。”

    赵构叩拜谢恩。

    后又迁其母婉容韦氏破格擢升为龙德宫贤妃。

    ……

    正月十四,作为副使的少宰张邦昌,流着眼泪与康王同赴金营。

    赵构见此情景,对他言道:“此男子事,相公不可如此。”张邦昌惭愧得无地自容。

    赵构在金营被扣押十余天,每日照常读书、习武。一次与金军将领一起射箭,竟三矢连中,金人看了也不由得夸赞,怀疑他是将门子弟,不是真正长在深宫的皇子。

    在此期间,宋金战事正紧,冲突不断。张邦昌面对金人责难,吓得恐惧涕泣,不知所措,赵构却相当冷静,不为所动。这更使金人怀疑康王非真,于是提出以肃王赵枢替换康王赵构。

    二月初五,赵构被放回开封。金军在得到赵枢等人为质后,撤兵北归。

    赵构也因出使之功迁集庆建雄军节度使、亳州牧兼平阳牧。

    ……

    兵退没几个月,宋室朝堂正忙于党同伐异清洗政敌的时候,金军又杀回来了,仍是分东西两路南下。九月初三,西路太原被攻破,金军封锁了潼关,把宋军最精锐的西北军堵在潼关以内,断绝了其东来的勤王之路。东路真定于十月初五陷落,两路金军直扑开封都城。

    这一次局势更加艰难,钦宗再次派遣赵构出使金营求和,赵构再次被迁升为安国安武军节度使、信德牧兼冀州牧之衔。

    十一月十六,资政殿学士兵部尚书王云为副使和康王赵构一同出使金营。

    十一月二十,赵构一行到达黄河北岸的磁州,时任磁州知州的宗泽出迎康王。

    此前不久,金军破真定引兵南下,知宗泽驻守的磁州城池坚固不愿强攻,派一支骑兵佯攻,牵制宗泽主力。金军主力则绕过磁州向东经恩州再向南趋大名,在李固渡渡过黄河。

    当时,已经六十六岁高龄的宗泽擐甲登城,率领麾下壮士以神臂弓将金兵逼退,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所获羊马金帛,悉数赏以军士。这是金军南侵以来宋军首次击败金兵,打破了金人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河朔各地宋军的斗志。

    此时,康王使团行至此处,宗泽称金人不可信,力劝康王不要前去金营,言道:“肃王已一去不返,如今又诡辞召殿下前去,大王再往金营何益?不如留在磁州。”

    赵构身负皇命前去议和,不敢抗命,只得前行,没有听从宗泽的劝阻。

    ……

    河朔幅员二千里,地平夷无险阻,难抵金军铁蹄。

    当时金人南下一路烧杀抢掠,百姓恨之入骨。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两河义士抗金意志高涨,纷纷组织义军奋起反抗,抵御金兵,保护乡里。

    河朔子弟皆反对朝廷对金议和,不知何人透露了康王使团的行踪,磁州百姓抗议割地引发了暴乱。

    群情激愤间百姓们阻挡了康王使团的去路,场面极度凶险。

    此时,王云挺身而出,与众人理论,使康王得以脱身。但因言语失当,激怒了百姓,王云被众人当场拥杀于街头。

    朝廷命官,资政殿学士兵部尚书,正三品大员,转瞬间血肉模糊,死于街头。

    这一幕,或许深深地刺痛了赵构。

    百姓不可信,暴民不可理喻,这些或许就是从这时起,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里。

    ……

    其后,赵构得知金军已经渡过黄河兵围开封,在相州知府汪伯彦的邀请下,从磁州向南退回相州。

    汪伯彦亲自率领军队在黄河边迎接,康王大为感动。从此以后,赵构将汪伯彦倚为心腹,对他言听计从。

    金兵二度围困汴京,宋钦宗下哀诏命各路兵马率军勤王。

    闰十一月初二,钦宗派人带蜡丸密诏到相州,拜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知中山府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命他们尽起河北兵马,从速领兵入卫。

    收到诏书后宗泽立刻出发,并呼吁各路兵马在李固渡会师,封锁黄河渡口,以阻断金军退路。

    然而,他的建议却没有得到任何响应。于是宗泽只得独自领兵赶赴李固渡,在路上遇到金兵,宗泽派遣秦光弼、张德进行夹击,大败金兵。金人败后,留兵分别屯守。宗泽派壮士乘夜袭击金营,攻破三十余砦。

    据说,此时在相州的赵构,曾向身边的随从问道:“夜来梦见钦宗脱所御袍赐吾,吾解衣而服所赐袍,此何祥也?”此言道出了他欲取钦宗而代之的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