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云笈
繁体版

第一章 今夕何夕兮(下)

    九天之上,玉京山中,凌霄宫九天金阙大殿上,昊天玉皇和勾陈帝君、紫微帝君正在天庭议事,司中、司命侍立两旁。

    只见那昊天玉皇身坐青云之上,背靠盘龙玉椅。头戴飞龙冠,足踏步云履,上衣麟文之服,下裳黄羽之裙。面如贯月,剑眉入鬓,三绺青髯,凤眼微瞑,不怒自威令人不敢逼视。

    大司命手捧卷宗,正陈述人间王朝的气运劫数,只觉一阵虹光冲天,天庭震动,手中的卷宗没有拿稳,都摔在了地上。

    众神面面相觑,玉皇问道:“星君可知是何异动?”

    紫微帝君答道:“近来天狼星白芒耀目,积尸星寒气凝结,紫微混沌无光,左辅右弼不明。且北斗七星六星黯淡,唯剩一星忽明忽暗。中宫略呈颓废,反观东宫却是虹光突现。而东南星空横空突现新帝王星,闪闪发光大有势如破竹之兆。如此星象正应了地上社稷岌岌可危戎狄猖獗之势,但方才之光显然不是人间气象,却是从未见过。”

    诸神博古该今,穷幽究微,竟无人能道其名目。

    昊天玉皇轻捻须髯,似乎若有所思,这冲天之气怕也只有他曾经见过了。

    玉皇幽幽叹道:“宋室命数已尽,但气运未竭,息兵养士百年竟也累积下浩然之气绵延不绝,人皇一脉帝王气运尚无定数啊。”

    勾陈帝君对曰:“昔日前朝旧怨至今未了,冤魂不安,兵戈难止。”

    紫微帝君续道:“毕宿五、心宿二、轩辕十四、北落师门为岁星所冲,帝星黯淡,大运交期之际,太子星几不可见,恐后嗣无人。”

    玉皇转言又道:“长生帝君历劫归期将近了吧?”

    “就在近日,元神即将归位。”大司命答道。

    诸神奏对间,殿外侍者传报:“启禀玉皇,殿外西天门守将广目天王、北天门守将多闻天王有要事禀报众帝。”

    “快宣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上殿。”

    只见广目天王一身金甲、多闻天王一身冰铠,二将神色严肃快步走上殿来。

    与众帝施礼后,广目天王先道:“禀玉皇、众帝君,近来西方下域多有异象,大荒西极丰沮玉门、吴姖天门结界有所弱化,魔域众兽频频躁动。”

    多闻天王续道:“方才虹光冲天,大荒东北隅凶犁土丘沉睡了三千年的应龙居然有苏醒的迹象,实属怪异,特速来禀明众帝示下。”

    二将言毕,玉皇向勾陈帝君问道:“勾陈帝君有何见解?”

    勾陈帝君答道:“西极结界松动本君早有察觉,想来并无大碍。应龙乃创世龙神,父神豢养之神物,亦为人皇之坐骑,自从那场大战后便沉睡不醒。应龙乃应时之龙,又为应德之龙,或受上古元灵召唤亦未可知。”

    玉皇点头称善。

    勾陈帝君续道:“近来本欲往西极查探,恰逢此事,一并探知罢了。”

    玉皇言道:“如此甚好,有劳帝君。他人怕也难近西极之门。”

    ……

    六千五百万年前,父神以真身裂展九维宇宙,以元神镇慑赤明燚焱,精元生灵方得以孕育其间。

    天有九维,各有元灵。

    零维先天一炁太初虚无,一维始生动念太极鸿蒙,二维初具阴阳两仪混沌。

    人兽草木居三维名凡天,人死为鬼居四维名幽天,物化成妖居五维名欲天,魔居六维名色天,仙居七维名罗天,巫居八维名禅天,神居九维名昊天,此是为境界九天。

    诸天之外,更有无涯彼岸,佛居宇宙十维名梵天,道居外宇宙十一维名玄天。

    父神归位后,境界九天之内,劫火渐息。母神引星宿海万水之源,灌地九垒,水火交融,化生风雨雷电。天地又复分判,凝轻清以上天,积重浊以入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日月之精为星辰。运行四时八节,安镇群山大川。

    境界九天之下,一维二维无名界,三维人界,四维冥界,五维妖界,六维魔界,七维仙界,八维灵界,九维神界,神族统管六界。

    六界之内,阴阳交合而生,因命生运,天地造化,夺名得道。

    九天之上,先天元炁所化,阴阳不遇,超越时空,无欲无求,不生不灭。

    ……

    昊天玉皇为天庭之主,统管境界九天。九维昊天的穹宇星官又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合三十六诸天。

    昊天玉皇上承太玄意旨,下统六界一切神官鬼僚考察之司,仙宫灵洞福食之曹,总摄八荒秩序,执掌六界元灵。决握帝祚,统驭万神,无幽不显,无微不彰,六界元灵莫不仰隶之。虽非天地共主,却已是实际最高掌帅。

    昊天玉皇座下首席辅臣为四御帝君,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君为掌兵之神,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君为主法之神,南极神霄长生大帝君为主纪之神,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为主生死之神。

    次级辅臣为东、南、西、北、中五岳帝君。

    而下则为天庭掌印六宗、九州虎符十二牧,以及天干宸宇四象十二宫和地支幽冥地府十殿阎罗。

    侍立两旁的司中为天庭掌印六宗之首执掌天庭礼法典仪,大司命和少司命分别执掌人间的寿夭和子嗣,保管所有人神的命格卷宗。

    除上殿奏事的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之外,还有东天门守将增长天王、南天门守将大力天王,此为把守天庭四门的四大守卫神将。

    其他神域仙僚、穹宇星官和天兵天将繁冗庞杂容后再表。

    ……

    绝地天通之后,人间与神域的沟通之路只剩三处。

    除了太山天门地枢,尚有两处不为世人所知,乃魔域昆仑之丘和巫山登葆灵台。更有一处连神仙都不知道的所在已沉入海底。

    沿黄河水路上行,顺河湟谷地向西,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坐落于大荒西极的一片秘境乃上古神域名为昆仑虚。

    昆仑虚方圆八百里,山高万仞。山下有弱水渊环绕,这水也叫沉羽,因为水轻得连羽毛都浮不起来。山外有炎火山包围,燃烧着日夜不息的炎火,任何东西投进去都会瞬间化为灰烬。

    这里正是魔域之尊西王圣母所在之地。

    昆仑虚南,有泛林三百里,渊潭深三百仞。阻挡六界生灵,凡间人畜鸟兽皆不能进。

    昆仑丘为昆仑主峰之上垒砌的三层之丘,撑起地维天幕。

    丘底基座呈十字八角形状,四边八角各指向四海八荒八纮八极。五条祖龙之脉深深契合于山根,龙脉从神域昆仑向五个方位延伸至海内九州。此丘为一众蛮族魔兽移砂走石所建,坚固无比。

    这里曾是上古天帝神明所居之地,后运当劫交,更立元始,众星陨落。诸神黄昏之际,神域昆仑毁于一旦,曾经的诸沃之野也变得荒无人烟,成为禁地。

    昆仑丘四面八角共有九门,南面三门中间为神域正门,其余三面各有两门。门前各有一井,共有九井,以玉砌栏杆围住,这是通往九维诸天的通道。

    西王圣母座下的三青鸟负责为圣母传递四海八荒的讯息,传说还有很多上古魔兽被封印在昆仑虚中。

    ……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自夷陵逆水而上行至巫峡,皆连山无断处,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风无南北,惟有上下。北岸有巫山十二峰,凝结翼附,并出青云。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长江中游夷陵峡谷腹地的巫山巫云顶,自古便是巫灵家族的栖身之所。巫山群峰之中有一座登葆灵台,这是当年大巫巫咸留下的祝坛,此台能往返于天地之间。

    上古有十位灵山大巫从登葆灵台上达天庭或是下抵地府。

    这里是各种各样的仙草灵药生长的地方,不远处的五大药山更是当年神农氏鞭百草之地,天帝的丹药就存放在巫山的斋舍中。

    传说巫灵家族都生得极美,善医、善卜、善歌、善舞,他们无所不知,还会使用幻术。

    后来巫灵家族又出了几位颇有神通的巫师,到了巫臷民之后,巫灵家族就从世间销声匿迹,再没有人看到他们现世人间。

    此后,也没有人知道登葆灵台的所在,所以这处通天入地之所实则废弃已久。

    但巫山中的灵蛇谷却越来越有名,那里遍地青蛇、黄蛇、白蛇、黑蛇、赤蛇,还有传说中的委蛇、玄蛇、育蛇、蠕蛇、化蛇、巴蛇。这些妖蛇时而爬出山谷,为祸人间。所以提起巫山就令世人毛骨悚然,无人敢靠近这一带。

    还有,这里盛产僵尸。

    ……

    自从三千年前那场毁天灭地的六界大战之后,人皇元神寂灭,鬼帝自损七魄,巫祖耗尽灵元,妖王不知所踪。

    从那时起,神域昆仑败落,绝地天通,从此神人永隔。上古诸神大多殒落,九祖龙族各脉凋零,八方魔兽绝迹世间。

    父神嫡女魔尊西王圣母忧愤避世,封锁昆仑虚,三千里内无人能近,人神鸟兽均不得见,昆仑天路就此断绝。

    当年的众神之山,如今成为魔域之窟。

    几千年来,昆仑魔域被圣母元神封印,山上的魔兽也是安分守己,不再祸害人间,倒也是平静。

    幽都鬼帝只身远遁幽冥之境,销声匿迹,不问世事。三生冤孽,六道轮回,十殿冥狱,皆由东岳帝君代管。虽然越来越繁复琐碎,倒也并无差池。

    巫山巫灵家族人才凋敝,几千年间竟再也没有继任大巫现世,巫山通灵之境已然荒废。

    细数起来,能上达天听、下传地旨、沟通人神的也仅剩太山天门地枢一条通路了。

    ……

    此时的人界,宇内九州正值宋氏王朝由盛转衰之际,兵连祸结,妖邪现世。四海之外强敌环伺,震动龙脉,威逼社稷。天下王气日衰,朝野不靖,暴民四起,内忧外患,已是穷途末世。

    创世以来,万年一劫,千年一难,百年一灾,十年一运,皆是轮回。

    升平之世,有人皇余续的王气震慑,四海八荒的妖邪精怪不敢造次。而如今龙脉衰微,帝星晦暗,那些沉睡多年的魔头即将苏醒,深山乡野的邪祟开始为祸人间。

    放眼四海之外,东海之上飓风频发,大浪滔天多有渔船倾覆尸骨无存;南海深处妖龙作祟,经常侵扰沿岸村落残害百姓;西荒蜀山地震连连,有魔兽现世频频作乱;北境鬼蜮幽门洞开,时有孤魂野鬼四处游荡害人索命。

    纵观宇内九州,北地兵戈铁马,血流漂杵;江南旱涝频发,赋税苛重,饥民揭竿而起。朝廷反而不断征兵徭役,百姓苦不堪言,真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人间犹如地狱一般。

    且看人间光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