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蒙玛拉尔
繁体版

第五十八章

    巡路的时候路过玉山江的家,看到玉山江正把羊往圈里赶,包晓军想着现在快到中秋了,便过去问玉山江羊的价钱。这一问,包晓军发现比山下的羊便宜的多。而且这羊是吃草的,山下市场里卖的羊是吃料的圈养的,便起了心思。又一次去开护路工作会议的时候,包晓军干脆就买了两只羊,太阳没升起来就宰了,玉山江帮着分解开,一块块装进食品袋里,开车拉下去,一只送到家里,一只给白帆让带到家里去。

    他和白帆两个人已经确定关系了,包晓军虽然还没去过白帆家里,但觉得应有的礼仪还是要有的。白帆推辞不过,然后就带着包晓军把羊放到了自己家里。

    开完会,包晓军去苏布台找白帆的时候,白帆提着一个袋子,匆匆从卫生院里出来,看到包晓军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笑容,她说要送给包晓军一件礼物。包晓军有些好奇的打开袋子,发现里面是一个名牌剃须刀,包晓军自己在专柜里看过,这一个差不多五百多块钱。包晓军非常喜欢,但也埋怨白帆不应该买这么贵的东西,白帆也是笑着没说什么。包晓军收起剃须刀,两个人手拉着手在街道上逛着,偶尔碰到熟人,白帆会有些害羞的打着招呼。包晓军笑着说,自己现在就算是宣誓主权了。白帆举起拳头轻轻捶了他一下,默许了。

    很快,白帆接到卫生院的通知,要下村体检,两个人只好分别。临分别的时候,包晓军告诉白帆,自己一直在好好复习,让白帆抽空也要加油,两个人最好一起达成目标。

    包晓军离开,白帆却有些担心,包晓军送羊的事情父母已经知道了。但在知道包晓军在蒙玛拉尔工作,且目前还没编制的时候,父亲希望白帆好好考虑一下。如果对方最好没能考上编,而蒙玛拉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真正通高速路,那么他并不看好女儿的这段感情。白帆虽然认定了包晓军,但父亲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如果蒙玛拉尔不通快车,两个人就相当于在异地恋,而且那边手机没信号,这样的交往方式,真的很熬人。

    包晓军这边也在关注这些事情。他希望自己做出足够多的成绩,以此来促进上级能解决手机信号的问题。

    武装部来了通知,军分区宣传科的黄干事要过来采风,希望写一写护路民兵的故事。包晓军希望借这个机会,让上级领导和大家知道蒙玛拉尔护路排队员的辛苦。他专门跑到县里,把黄干事接到了蒙玛拉尔,全力配合对方的工作。

    黄干事是大学生干部,对部队的基层了解都不算很多,对护路民兵就更不清楚了。到了护路排,就跟个好奇宝宝一样,感觉什么都新鲜。然而,两天后他就感受到了工作生活的不方便。不能打电话,不能上网,无法查资料,写好的东西也发不出去。包晓军就开车带他去苏古尔处理这些事情。黄干事感慨的说包晓军他们真的是太辛苦了。

    包晓军趁机说了手机信号塔的事情。他在边防的时候知道有种简易信号塔,差不多一万多块钱就能把塔挂在这里,然后手机就有信号了。黄干事说他回去后一定给军分区领导反映一下这件事情。民兵也归军分区管,分区领导应该会重视这件事情的。

    等黄干事回去后,包晓军他们的工作生活又恢复到了正常状态。木拉提队长打来电话,告诉包晓军蒙克已经确定入伍了,去的地方是南疆。原本是打算到蒙玛拉尔和包晓军他们道别的,被阿参谋他们劝住了。他们让蒙克好好在家里呆着,保证安全。包晓军觉得也是这个道理。

    蒙玛拉尔分配来了新人,汉族小伙子,杨永华,家是从甘肃移民过来的,这一次入伍因为条件不够,没去成,然后就当了护路民兵。这老吕介绍过来的。主要是小伙子家里生活相对困难,老吕的意思是,杨永华来当护路民兵,每个月有三千多块钱,怎么说都能让家里好过一些。包晓军自然就答应了。

    包晓军看得出来,这个杨永华虽然是家中的老大,但感觉心性还没长大,需要好好带一下。包晓军先把所有的队员集中起来,介绍了新队员。杨永华有些内向,不仅不擅言辞,而且明显能看出来,自身的一些习惯距离合格的民兵还差得远。

    包晓军知道,最开始的时候护路队刚成立的时候,民兵是需要经过三个月的训练才能上岗的。据阿参谋说,当时的民兵综合素质是非常强的。至少军事素质已经比得上准士兵了。只是后来那一批民兵因为各种原因慢慢离开,接下来补充上来的新队员基本上都是不怎么掌握军事技能的。而他们的军事技能,就需要各单位在日常工作训练生活中培养。

    杨永华也得如此。包晓军之所以让李新兵带他,是因为整个排里,他就跟边缘人一样。其他几个大都能找到比较能聊得来的朋友,他一个汉族,维哈语都不会说,排里另外一个汉族周伟年纪最大,两个人共同语言少。虽然大家挺团结,但有些时候玩不到一起,也挺尴尬。他要和别人玩,就得学着别人的规则,这让他觉得有点另类。

    现在来了一个比自己还要小的,而且是同族,李新兵自然就很开心了。对于这样的情况,包晓军也乐见其成。他没打算把所有人强行捏在一起。这里毕竟不是现役的连队。他可以帮着大家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但有些事情却没必要强扭。民兵也是兵,但毕竟和现役不一样。

    第二天吹哨子起床前,李新兵就把迷迷糊糊的杨永华叫了起来,要带他去接车。杨永华家里虽然有些贫困,但说实话,他作为男丁,初中毕业后没上高中,后来就在家里,但真没怎么干过重活,也没起这么早的。不过想着来之前父亲告诉自己,要听排长的,多和老队员打好关系,杨永华便不情愿的爬了起来,穿好衣服跟着李新兵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