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赵高要当我义父
繁体版

第026章 黄袍加身

    高申能识文断字,本来留在刘行身边是个帮手,但他为人颇为轻佻好色。

    赵高怕他惹刘行、蔡琰不愉快,便在两人定下婚约不久,将高申调离了刘行身边。

    蔡琰哑仆功夫不错,还有孙肇麾下叟兵护卫安全,赵高也没必要增派帮手,只是偶尔有事需要传信,一般会派高申前来联络。

    赵高没有要事不会亲临,刘行闻言忙向蘋儿要来斗篷,打算跟高申去大堂见客。

    “子为哪里去?”

    “嗯?我去见高先生啊...”

    面对蔡琰的明知故问,刘行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好像在说你今天怎么了?怎么问这么白的问题。

    但蔡琰接下来的回答,让刘行觉得比吃了烧炭还暖。

    “大堂冷飕飕的,子为在那边会客不合适,你们安心留在偏厅说话,我正好有事要去后院,蘋儿,咱们走...”

    “啊?”

    不待刘行开口拒绝,蔡琰已与蘋儿并肩而去,只有端庄行走的背影。

    刘行感叹还没成婚,昭姬就已如此体贴,婚后不得更温柔?

    婚姻明明挺好的,可未来怎么就消失了呢?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正在刘行迟疑之际,赵高已经出现在门外。

    赵高感受到屋内热气,任由高申为自己脱斗篷,同时朝刘行打趣:“小日子过得不错,入冬不久就有炭取暖...”

    “呃...是张鲁给的...”

    刘行挠头尴尬笑了笑,一边迎赵高到主位就坐,一边解释曰:“建张良祠的鬼卒过境褒中,张鲁要我出面犒劳一番,所以就收了些好处,他倒挺会做人的...”

    “能管好十数万众教徒,收买人心是必要本领。”

    高申很识趣守在门外警戒,赵高略带感慨回应完刘行,脸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小声说道:“等到明年张良祠落成,张鲁届时远在紫柏山,杨家会配合我们拿下南郑,届时你取代他成为汉中主。”

    “能这么简单?”

    刘行一脸的不相信,马上出言反问:“光占领南郑一城就行了?张鲁又不是一去不回,他能战的鬼卒就有三四万,孙校尉可只有两百叟兵...”

    “你怎么忘了杨家?杨昂、杨柏等将皆有部曲,虽然没有张鲁的鬼卒多,但守城比攻城简单多了。”

    见赵高说得一脸轻松,刘行连忙道出长久的疑惑。

    “高先生,那杨家乃南郑望族,为何不遗余力地帮我?您是给了什么好处,还是...”

    “好处?当然。”

    赵高颔首正色回道:“等你成了汉中之主,拿出府库财物赏赐倒是其次,郡丞、功曹、主簿、县令等郡中要职,需要优先安排给杨家人。”

    刘行听完蹙起眉头。

    “怎么个优先法?”

    “先让杨家选够,剩下的你再安排。”

    听完赵高轻描淡写的回答,刘行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忍不住反问:“杨家胃口这么大,高先生替我答应了?”

    “这还用说?”

    赵高双手一摊,喃喃说道:“否则他们会如此卖力?”

    “若要职都被杨家掌握,我们辛苦布局这么久,倒头岂非为他人做嫁?”刘行越听越迷糊。

    赵高听到这里,摇头冷笑:“所谓重赏之下有勇夫,要舍得付出才有人卖命,刘邦这一点就做的很好,南郑杨家在汉中算望族,但与弘农杨氏相比屁都不是,所以他们如此渴望权利,现在要几个官只是开始,人家还期待你拿下益州,成为真正的益州刺史...”

    “他们野心还真不小...”

    “光有野心没用,就像张鲁视为智囊的杨松,可在我眼里不值一提,咱们现在先把汉中拿到手,然后再慢慢制衡杨家人,有我在,放心。”

    看着赵高轻拍胸脯,刘行心说你不愧是奸臣,他想起杨家的动机不纯,也就没有那么多心理负担。

    刘行点头附和之时,突然意味深长地问道:“高先生,发动政变这么大的事,你不会靠三言两语就说服了杨家吧?”

    “当然不是。”

    赵高神情肃穆,沉声说道:“我用南郑高家两千人性命为你作保,目前有半数田宅地契压在杨家,到时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嘶...”

    刘行倒吸一口凉气,“先生就不怕杨家卖了你?”

    “卖了又怎么样?一将功成万骨枯,南郑高家受我庇护恩惠,他们自愿成我的筹码,不过我既然敢促成此事,也是拿捏住了杨家心理。”

    赵高略停顿片刻,继续解释道:“张鲁广收三辅流民为教众,并分其土地在汉中为民,此举迟早会影响杨家的利益,而且张鲁必然得不到朝廷肯定,杨家攀附他们没有实际意义,而你这位汉室宗亲就不一样了...”

    “事情发展到现在,看来杨家也是铁了心,只是...”

    刘行自顾自说了一半,突然话锋一转,蹙眉追问:“即便杨家肯出大力,张鲁几万军队也不可小觑,除了这座只几千百姓的褒中,其余大县皆是张鲁的心腹掌控,新归附的西城更有张愧坐镇,咱们玩持久战也没胜算...”

    “子为放心。”

    赵高打断刘行安慰道:“眼下只有西城不好办,其余沔阳、城固、安阳三县,杨家早就在慢慢渗透,只要不从就大开杀戒,相信等到张鲁反应过来,他就仅剩下一座西城,但他与兄弟家人都在南郑,估计不会做无畏抵抗...”

    “大开杀戒...不太好...”刘行瘪嘴摇头,补充说道:“我担心张鲁狗急跳墙,将刘璋的兵马引入汉中,张鲁这一年不停用我说事,刘璋恐怕不会认我这侄儿...”

    “刘璋与张鲁有杀母之仇,若是能化干戈为玉帛,那我只能自认倒霉,不过巴地蛮族可以利用,另外通过杀人立威,才能快刀斩乱麻,执行的事你就别管了...”

    赵高信奉做事不择手段,不喜欢畏首畏尾且心软的刘行。

    而刘行除了有自己的原则,理解问题也与赵高不一样,他急忙接下话腔回答:

    “若在汉中大开杀戒,三辅流民岂不望而生畏?天师道信徒以及巴地蛮族怎么想?如果汉中人都跑光了,我们占领此地有什么意义?何谈从这里起家逐鹿天下?”

    “这可不是尧舜禹时代,只要政变都要流血、都有杀戮,除非你有更好的办法...”

    见赵高用奇怪的眼神盯着自己,刘行立刻屏气凝神快速思考历史,希望搜索到和平政变的案例。

    突然灵光一闪,刘行脑海里冒出关于一个人的两个词。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