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无限爆兵
繁体版

第69章 常山赵子龙

    根据李治的推测,孙坚从洛阳赶回长沙郡,最多就花费两三个月的时间而已。

    为了能在孙坚对自己家发起攻击之前就回到自己的老巢去,那就是说,李治必要要在三个月之内,回到湘南县才行。

    如果按照以前李治行军的速度,那自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现在多了蔡邕跟那一辆马车,这速度就不知道慢下来不知道多少倍了。

    主要还是古代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哪怕有马车,这个速度也很慢。

    跟李治的步兵全力奔跑起来,要差太多了。

    正常来说,骑马的速度怎么样也要比步兵跑步的速度要快,那可也是在平地上才行,只要路上山多一些,那骑马速度就会慢很多了。

    何况,这还不是骑马,而是用马来拉着一辆马车,再加上路不好走,那速度自然跟骑马就差太多了。

    不然速度一快,不说坐在马车上的人受不受得了这样的颠簸,这个时代的马车可不像现代的车那样有减震系统。

    就那木质的马车,在这样快速颠簸的情况下,都可能会直接散架。

    所以,想要马车的速度提升起来,根本就不可能,除非能有平坦的道路才行。

    这样一来,就让这马车的赶路速度,比起李治的步兵要慢很多了。

    就这样的行军速度,李治怎么可能受得了?

    何况李治还不是直接回湘南县,而是打算去别的地方。

    这一圈绕下来,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现在李治就是在往北走,打算过箕关,再经过并州的上党跟太原,从乐平绕过太行山,进入常山郡。

    没错,李治是打算去赵云的老家看看,看能不能将赵云给截胡了,不能便宜了刘备那个伪君子。

    之前在联军的那一年多的日子里,李治就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去公孙瓒那里认识赵云。

    一来是李治的地位太低了,公孙瓒根本就看不上李治,哪怕李治故意去搭话,公孙瓒也没有好脸色给李治。

    这让李治这样的穿越者怎么受得了?

    何况还是用热脸去贴冷屁股,这样的事情李治自然不会去做的。

    所以,李治直接就放弃了通过公孙瓒认识赵云的想法。

    再一个就是,赵云本身此时的地位也很低,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认识,如果李治大肆去打听的话,怕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为自己后面招揽赵云带来阻碍。

    不管怎么说,李治大小也是一方诸侯,如果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去打听公孙瓒下属的一个小人物,只要那些诸侯不傻,都会觉得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到时候他们发现了赵云的不凡,提前招揽了赵云,并给予重用,那么以赵云的性格,是绝对不会背主去另投他人的。

    那李治不就是要失去赵云这样的绝世神将了么?

    这可不是李治想要看到的结果。

    所以,李治根本就不敢乱来。

    何况李治手下的人都是金手指生产出来的,根本就没有自主的意识,也不会去打探消息,一切都要靠李治自己。

    这就无形中增加了难度。

    所以,才会导致李治一年多的时间,都没有见到过赵云。

    现在联军都已经解散了,想要找到赵云,那就只能去公孙瓒的地盘,可以公孙瓒对李治的态度,就算去了也是没用的。

    所以李治打算去赵云的老家,常山郡的真定县碰碰运气。

    根据正史记载,赵云是191年联军解散之后,赵云这才受常山郡的推举,带着一众义从去投奔公孙瓒的。

    而公孙瓒却觉得赵云是冀州人士,却跑去幽州投奔他,这时候的公孙瓒本就跟谋划冀州的袁绍有了冲突,所以也不放心赵云。

    再加上此时的赵云比较年轻,也看着不像有多厉害的样子,所以公孙瓒就没有重用赵云。

    (赵云的具体出生年月不清楚,能查到的就是赵云是229年死的,根本就没有出生年月。赵云的寿命在历史上的记载是在60岁左右,跟三国演义中的76岁有不小的出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是,赵云是死在229年的,本小说也是以三国演义为主,那就按76岁算,那么就能推算出赵云是153年出生的,现在的赵云应该有38岁了才是。但是小说中,最开始的赵云是很你年轻的,根本就不是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反而更像是一个十多二十岁的少年郎,这就左右矛盾了,所以本小说还是按照赵云之活了60岁来算,那这样算下来,赵云的出生年月应该是在169年左右,那现在是191年,赵云现在的年纪应该就是20岁出头的样子,这样才比较符合传说。)

    其实赵云也是一个心怀仁义的人物,也很心系百姓,不然也不会被刘备这样将仁义挂在嘴边的伪君子给骗走了。

    他之所以去投靠公孙瓒,无非就是听闻公孙瓒比较仁义,再加上公孙瓒也确实一直在幽州抵御异族,让幽州的百姓不受异族的屠杀,这才让赵云这样心怀仁义却热血的少年去投靠公孙瓒的。

    却不想由于公孙瓒对赵云的轻视跟不信任,一直没有重用赵云,让赵云有点心灰意冷。

    再加上赵云的兄长突然嘎了,赵云就离开了公孙瓒,回常山郡去了。

    当时的刘备也在公孙瓒哪里,以刘备这样的主角,自然有上天的眷顾,一眼就看出了赵云的不凡,自然就去刻意结交。

    就这样赵云被刘备给忽悠了,甚至在离开之前还跟刘备说出了一句:“云终不背德也。”这样的话来。

    后面又过了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200年的时候,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去投靠袁绍的时候,在邺城见到了赵云,两人再次见面自然是欣喜不已,更是同塌而眠,彻夜畅谈。

    自此赵云算是彻底投靠了刘备,被刘备派出去秘密招募了几百兵马。

    最后在刘备兵败落难,被人追杀的时候,就是赵云带兵钱来救了刘备,保护刘备去了荆州投靠刘表,跟着刘备屯兵于新野。

    这才算是勉强安定下来,不再天涯海角的四处流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