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无限爆兵
繁体版

第41章 逃过一劫

    最后,还是脸皮最厚,还要维持仁德跟忠于大汉的人设的刘备,不得不站出来插嘴道:“文台兄(孙坚字文台),还请息怒,目前我们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将国贼董卓给铲除,其他的事情,还是先放一放你看可好?”

    刘备倒是想做个老好人,两边都不得罪。

    既帮李治说了话,也不得罪孙坚。

    大致的意思是,孙坚,我们现在最重要还是要杀了董卓这个国贼,你这样的小事等后面回去,你再慢慢拿捏他李治就好,何必急在这一时呢。

    见到刘备出来打圆场了,作为带刘备一起来的公孙瓒自然要人刘备站台,也出来劝说着孙坚。

    就连这个时候还没有彻底黑化的曹操,也帮着李治劝说孙坚。

    有了这三人的开口,其他的一众诸侯也为了不被李治骂进去,无缘无故地背上不忠不孝的骂名,也是纷纷出言劝说孙坚。

    总的来说大致意思跟刘备说的差不多,就是目前还是先不要起内讧,等这讨伐董卓的事情结束之后,你想怎么样都没人说你了。

    被一众诸侯劝说一番后,之前还被李治说的有点下不来台的孙坚,此时也想顺着台阶下来算了。

    毕竟大家说的对,对于李治这样的山贼,虽然牙尖嘴利一些,看是说的很有道理,可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难道你抢了我的地盘,我还要感谢你不成?

    就李治这样的山贼,孙坚还真看不上他,等回到长沙郡之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

    不过就这样直接放过李治,孙坚又有点不甘心,毕竟自己地盘被抢了,人没杀了,还丢了面子,这口气孙坚确实有点咽不下去。

    一时间就有点犹豫不决了,到底是先放过李治,还是坚持到底,不顾外面8000士兵的威胁,非要将李治这个祸害给斩杀了。

    最后还是作为盟主的袁绍发话了,淡淡地看了一眼李治之后,开口对孙坚说道:“文台,你们的私事还是回去之后再解决吧,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杀了董卓这个奸贼,算是给我袁绍一个面子可好?”

    本来就想顺着台阶下,却又咽不下这口气的孙坚见到袁绍都发话了,也只好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

    毕竟,他孙坚之前也是跟着袁家混的,如果之前没有袁家跟大将军何进的提携,他孙坚就算是在黄巾之乱中有功,也做不到长沙太守的位置。

    没见刘备还是皇亲国戚,汉室宗亲呢,也在黄巾之乱中立过功,可奈何没有关系,最后也只是得了一个小小的县令么。

    而自己跟着大将军和袁家的人混,这才混上了一个太守的位置,还是长沙这样的人口大郡。

    所以,孙坚对袁家还是很有好感的,那么袁绍作为袁家的嫡子,还是这次会盟的盟主,孙坚自然是要给袁绍面子的。

    就是不知道后面因为自己亲近袁绍,被袁术这个庶长子看不爽,从而各种使绊子后,他对袁家还会不会那么感恩?

    可能大概率也会跟原来的历史一样,彻底跟袁术决裂了吧。

    不说那些后话,一众诸侯跟李治见到孙坚点头了,也就都松了一口气。

    那些诸侯是因为如果孙坚不松口的话,他们还真不好去帮谁。

    帮孙坚吧,会被李治说成忠奸不分,不忠不孝,到时候传出去有损自己的名声。

    帮李治的话,又没有什么理由,毕竟这是人家的家事,而且还是李治抢了人家孙坚的地盘,怎么说也不占理。

    虽然被李治一番歪理说下来,乍一听好像有那么点道理,可细品起来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毕竟现在那个诸侯不是这样的,都是让底下的百姓来供养自己,不然那么多士兵谁来养?

    总不能你说为了帮助百姓,为了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来占领我的地盘,我还不能计较吧。

    你都跑到我家里来抢东西,动了我的利益了,难道我还不能对付你了?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啊。

    这也是一众诸侯最后选择和稀泥的原因。

    不管你们有什么恩怨,最好不要带上我们,等这件事情结束之后,后面你们两个想怎么打都不关我们的事情。

    而李治这边却是在庆幸,自己的小命算是保住了。

    这也更加的坚定了心中的信念,以后如果没必要,还是不要轻易出来的好。

    这外面实在是太危险了,一不小心,小命就没了。

    坐在高位上的袁绍,见到孙坚这么给自己面子,也是路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一幕刚好被袁术看到了,心里顿时就不爽了。

    之前自己也劝说了,你孙文台还在那里犹犹豫豫的,现在袁绍一说话,你就点头答应了。

    这是看不起我袁术么?

    他袁绍虽然是袁家的嫡子,可我袁术才是袁家的长子,难道我就这么没有牌面么?

    “以后最好不要落到我的手上,不然你就要遭老罪了。”袁术在心里想道。

    只不过此时的袁术低着头,大家都没有见到他那怨毒的表情罢了。

    袁绍这边见事情暂时解决了,就开口让人给李治也准备了一个座位。

    毕竟,李治大小也算是一路诸侯了,哪怕袁绍在看不起李治的出身,也不能表现得太明显了,这样会显得他这个盟主没有气量。

    只不过这个座位的位置嘛,自然就没有那么好了。

    在最末尾的位置,对面正是那个假仁义的刘备。

    不过,李治也没有在意,反正他只是打个酱油,让各位诸侯认识一下自己,把自己的名声传出去,跟自己在这东汉末年建立一个身份而已。

    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那其他的事情就不重要了。

    反倒是更加希望自己不要被大家注意到,不然到时候让自己打头阵,那自己的8000步兵还能带回去多少啊。

    那些出风头的事情,就让别人去做吧。

    自己在后面捡一些小便宜就好了。

    那坐在角落里就正合李治的心意。

    再说了,自己的兵马数量排在倒数第三,跟刘备这个垫底坐在最后面也是正常的。

    至于说曹操的兵力比李治还少,只有5000人,却能坐在靠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