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修行者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祖宗和亲戚们

    纯风东一句西一句地问,其实已经把最初的关于制香师的话题带偏了。

    制香师作为修行有成的人,之所以不去做朝官,是因为朝官的重要职位都被像武家这样的显贵人家把持着。

    而制香师多半是出自中下层百姓,他们在朝廷里没有身份背景,即使修为很高,也很难进入上层官僚社会。

    如果是官僚中的下层,不仅有干不完的苦累活,还时常挨骂受气,日子并不好过,所以不如在京城里做有钱的自由人,要宅子有宅子,要家庭有家庭,不是挺好的么。

    车夫丁墨已经驾起车马上路,他就相当于后世的私人司机。

    从武家到学宫,有小半个时辰的路程,可以说比较多的话。纯风因为上面说到的家里豪宅的事情,想到武家的家世背景来,也是苏启他现在的祖宗。

    纯风问后才明白,大概一百七八十年前,他爷爷的爷爷,即纯风的远祖是当时朝廷皇宫的羽林四大卫之一,即宫廷禁军的将领之一。

    当时因为皇帝暴卒,皇位出现空缺,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于是出现了一次外戚、皇子与某一长公主三方势力交替攻杀的宫廷政变。

    事变当时很激烈,参与者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第二种可能。

    禁卫军将领在太平日子里没事干,此时却成了是掌握宫廷里兵权的唯一掌握者,因此成了外戚、皇子与长公主三方主导人争相拉拢的杀手锏。

    不过禁卫军本身存在派系,而且事情的变数很大,没有人能百分之百地去判断谁能输谁能赢,所以纯风的远祖父其实并不知道该带兵去帮哪一方,他心里甚至有逃命自保的想法。

    好在这个时候,他远祖的一个心腹下属比较冷静,而且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他分析后,给纯风远祖提意见说,还是支持皇子比较靠谱。因为皇子是正统,虽然当时外戚和长公主的势力很强,但说到底是不得人心的。

    纯风远祖听后,觉得挺有道理,其实这个事情不难判断,而是他远祖太紧张了,失去了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脑子清醒一些后,纯风远祖决定赌一把,随后在关键时刻,派人取得了跟皇子的联系,跟着带领数千禁卫军去护卫皇子。

    正好这时外戚与长公主的势力杀得头破血流,他们似乎都忘记了皇子势力的存在。

    同时,皇子又拉来了几个重要的朝官,其中一个姓范的朝官的后人,兜兜转转,一百数十年后的今天,就把大女儿嫁给了纯风他爹,成了纯风的姥爷,所以纯风他母亲姓范。

    这也是说,这个姓范的朝官的其中的一个后人,也就是范希明,纯风和武清的亲舅舅,做到了现在朝廷宰相的职位,其实发展得比武家还好。

    不过在纯风远祖和曾祖的那些时段里,两家人的关系是一般的,算不上太好,也不算坏。

    再说回当时的事变。

    皇子联系来文武两拨人马后,便即亲自挂帅,率领纯风远祖和几大朝官,在午夜出手,先击垮了长公主的人马,紧跟着又成功追杀了外戚和他的人马,最终夺得该事变的胜利。

    第二天,皇子登基,成为新皇帝,也就是大虞朝的武帝。

    纯风远祖因为功劳巨大,被武帝封为大将军,统领当时所有的宫廷禁卫军。纯风远祖心满意足,一心一意护卫与侍奉景帝。

    这时,纯风远祖的年龄已经六十多了。纯风远祖的儿子,也就是纯风的曾祖父,四十来岁,但因为外戚与宫主的势力在时,受到挤压,只是一个七品的小官。其实他比较有抱负与政治才能。

    此时,一朝天子一朝臣。纯风远祖向武帝吐露纯风曾祖的想法,武帝金口一开,便升纯风的曾祖为京城三县之一的白龙县的县令,当时这个县令,品阶上属于正六品。

    纯风的曾祖果然能力不凡,十多年后,他把白龙县治理成为整个大虞朝最富庶与安定的州县,武帝很是欣慰,纯风远祖也很得意。

    跟着,武帝给纯风曾祖升官,做了当时为从三品的京兆尹,管理整个京城。

    这同时,纯风曾祖一直在修行,不过因为政务繁忙,修为进展不大,大概七十岁时,才勉强达到超凡上品的境界。

    另外,管理整个京城的事务后,就没有一个县城那么单纯了,纯风太爷爷在修为上始终没有突破。

    不过官场上的大多数人都如此,而且纯风太爷爷获得超凡境修为后,能够抵御大多数普通人的疾病,所以可以长寿。

    如此,纯风太爷爷在京兆尹的位置上干了好几十年,本来政绩也不错。

    但这时的武帝身边有人给景帝提出了建议,武帝听后,心理出现了变化,他不想再给纯风太爷爷升官了。

    因为这时纯风远祖还在禁卫军大将军的位置上做着的,如果纯风太爷爷也成为二三品的大员,武家势力可能会危及皇权。

    又十多年后,纯风的远祖和武帝都病故。

    武帝没有纯风远祖年纪大,但他爱江山更爱美人,所以宠幸后宫,身体消耗大,杂七杂八的养身丹药又吃得多,所以才八十来岁,就“正常死亡”了。

    而在这个上层民众多数都修行的世界,八十而亡,显然属于短命鬼。

    不过武帝生前成功策立的皇太子,而且他的病亡不突然,所以皇位继承很顺利。

    新皇帝上位后,为大虞朝的景帝。当时纯风远祖因为死亡,他禁卫军大将军的位置自然也没了。

    景帝听从身边人的建议,把大将军的位置一分为二,免得禁卫军将领权柄过重。这其实是正确的。

    宫廷的禁卫军也从此分成了南北两军,分由两个将军统领,俩将军只对皇帝负责。皇帝不在,就听皇后或者监国的。

    与此同时,景帝为了奖赏纯风远祖和太爷爷的功劳与政绩,决定让纯风太爷爷的儿子,即纯风的爷爷做朝廷六部之一兵部四司之一的职方司的司长,属于正六品。

    职方司负责的是兵部中地图、城防、镇戍、道里方面的事务。

    此时纯风的爷爷不到三十岁,他遗传了纯风太爷品性中好的一面,又受纯风太爷的教育引导,所以做得挺出色。

    与此同时,纯风爷爷的修行也保持住了,到了超凡境中上品。

    往后一百二三十年的时间,纯风爷爷职位变动了五六次,都属于正常的升迁,纯风爷爷因此干过了兵部、刑部、工部、御史、九卿等多种职位。

    纯风爷爷最后也是最高的职位是刑部的副长官刑部侍郎,官阶正三品。

    此时,大虞的景、文二帝都已驾崩,其中景帝是得了不治之症,文帝是中晚年酒色过度,修为破败而亡,大虞在位的皇帝为元帝。

    刑部侍郎也是元帝在位时,纯风爷爷的最后一个官职。

    这同时,纯风的太爷已经病故,死时一百三十多岁,相对于中下层的无数没有修行的民众来说,是绝对的长寿之人。

    纯风爷爷做刑部侍郎十多年后,元帝驾崩,新皇帝继位,即大虞朝现在的皇帝——虞光帝。

    元帝驾崩时,纯风爷爷已经一百多岁,他亲近的女人不多,但公家事务繁忙,所以修为只是保持而没有精进。

    纯风现在的老爹武庚,是他爷爷的第三个儿子,只是前面有一个儿子都不走运,很早就夭折了。

    这也是说,纯风有伯父,名字叫武修,现在的官职是京兆少尹,从三品,是整个京城地方官员的老二,地位仅次于魏明丽她爹魏青山,相当于后世的常务副市长。

    纯风他爹武庚,继承了纯风太爷的为政本领,各方面的表现都好过他伯父一些。

    光帝让武庚从当初纯风曾祖干的白龙县令开始干,当时武庚二十多岁。

    武庚干得不错,此后一二十年,经过好几次升职,直到数年前,纯风爷爷因为重病退位,继而死亡。

    光帝顺水推舟,把纯风他爹武庚迁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

    纯风的爷爷已过世,但奶奶还在,她目前是跟纯风的伯父武修住一块,就住纯风他们家的斜对面。

    只是苏启附身的纯风才来没几天,他还没见过这些亲戚。

    这就是武家几代人在大虞朝官职的历任情况,可以看出,武家最初是武将出身的,也能看出,他们跟历届皇帝的关系都还可以,在皇帝面前,算说得上话的人。

    再加上,武清和纯风的舅舅是当朝宰相,所以武家在大虞朝的地位,其实非常显要。

    无论武家还是武清姐弟的舅舅家,都是京城里顶一流的大家庭,里面有很多的人事。

    所以,小半个时辰下来后,马车都跑到学宫门前了,武清还没有给纯风说完。

    其实,武家作为显贵大家族,他们七大姑八大姨,或者堂系表系亲戚还很多,一时半会讲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