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修行者
繁体版

第九章 身落白马城

    大虞京城,云月城。

    云月城纵横十多里,区划上分为泰合、白龙和永安三个县,三县总共有个一百数十个坊里,人口接近五百万。

    大虞全国总人口六千万左右,云月城的人口就占了将近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因此是全国绝无仅有的第一大城,也是此时世界第一大都城。

    因为云月城的广大与繁荣是以整个大虞朝的地大物博与国泰民安为支撑的。

    说到云月城,在规划建设这个巨大城池的时候,有着“退一重臣,杀一县令,贬一亲王,毁二妖寺”的故事。

    大虞建朝至今已满六百年,但开国初期的一二百年,因前朝末年及立国初期,两者前后长达四五十年的战乱,以及妖魔祸害,异兽侵扰,全朝人口始终不满两千万,国力也不够强大。

    开国初期的一百四五十年,云月城的规模是远没有现在的广大与繁荣的。当时的云月只有现在的一半大小。

    也是因为这个,现在的大云月城是大虞发展了二百多年后才建立的,其时的大虞皇帝为武帝。

    武帝继承的是他父亲惠帝的帝位,武帝即位四五十年后,大虞积蓄了比较强盛的国力,武帝因此开展了针对大虞境内数十万妖魔的“人魔大战”,也是大虞历史上的第一次人魔大战。

    这次大战取得了重大胜利,解决了大虞开国后长达近两百年的妖魔危害。

    又休养生息一二十年后,武帝便着手规划建造如今的大云月城。

    虽然武帝在打击妖魔与发展国力方面有着雄才大略,但建造广大城池涉及城内的许多现实问题,常年高坐朝堂的武帝始料未及,因此才出现“退一重臣,杀一县令,贬一亲王,毁二妖寺”的故事。

    武帝有新建大城的想法,跟着与身边的重臣商量过后,便把这个任务交给当时的工部尚书狄丘。

    狄丘看新云月城的图纸后,知道新城池非常广大,而且新城的一大半是在旧城的基址上面规划的,这就必须旧城上面的许多住户搬迁,或者变动住址与宅基地。

    而旧云月城发展到当时,有着很多的豪门大户,尤其惠帝留下的兄弟与儿子,也就是武帝的皇爷爷与皇叔。兵部尚书狄丘觉得他很难去动这些人的宅邸。

    同时,狄丘跟当时的宰相崔无涯关系不是很好,而建造大城需要很多的钱财与人力物力,都需要有宰相的全力支持。

    所以考虑到这些复杂的问题后,狄丘觉得他完成不了这个繁重的任务。

    狄丘是武将出身,正好这时大虞东北的辽州有异兽侵害当地百姓,狄丘因此跑到武帝跟前奏请道:

    “皇上!微臣是一介武夫,连图纸都看不明白,正好辽州那边有妖兽作乱,您就准允微臣,让微臣去辽州带兵驱逐妖兽,保境安民吧!”

    “微臣有负圣望,罪该万死!所以微臣这一去唯有尽心竭力,死而后已!”

    狄丘说完,猛地跪地磕头,头没磕破,忧戚的眼泪倒是挤出眼角来了。当然啦,狄丘是超凡以至圣者之间的修为,他要是暗暗发动功力,就是把地板都磕得稀烂了,他的额头也不会有丝毫的破损。

    武帝虽然不清楚狄丘究竟因为什么推脱担子,但他感觉狄丘不想干他交给的任务,而且态度很坚决。

    这显然让武帝不高兴,不过辽州的妖兽侵害却是真实的,武帝因此准许了狄丘的请求,让他第二天就启程辽州,而且不肃清妖兽不让回来。

    这就是“退一重臣”。

    狄丘去后,武帝也冷静了,他仔细问了身边的一个比较有主见的总管太监,该太监才说了狄丘跟宰相不和,而且狄丘确实是武将,对于新大城的建造可能确实心力不足。

    武帝重新斟酌一下后,才把大城的建造交给了宰相崔无涯和匠作大将邱魁。

    工部尚书是朝廷部院长官,是正二品,匠作大将只是四品,邱魁跟崔无涯没有恩怨,他相当于配合崔无涯做事。

    果然,俩人合作还算可以,新城的建造工作因此展开了。

    崔无涯作为宰相,做事谋划方面确实有非凡之处。

    崔无涯考虑到城池的浩大,同时云月城又有三个县,于是把具体的一些工事下发摊派到三个县令头上,要他们负责帮忙督办。这样的话,崔无涯和匠作大将邱魁就轻松多了。

    不过,工事摊派下去大半年后,进展始终不如意,尤其是西南方的白龙县,连搬迁都没完成一半。

    崔无涯和邱魁仔细调查后才发现,白龙县令孟先安跟当地的豪门大户相勾结,不仅克扣中小户的安置款,还强迫他们搬迁,挤占他们的田宅,私自把中小户的宅地划拨给豪门大户,导致搬迁安置过程中,民怨沸腾,出现大量矛盾与阻力。

    如果不是中下层民众忠君爱国,又不想背负造反的大罪名,他们可能都要拿起菜刀锄头跟县令孟先安和他县衙的兵丁干起来了。

    崔、邱二人了解到这些内幕后,发现白龙县北边的泰合县与东边的永安县也有类似情况,只不过没有白龙县严重。

    崔、邱俩人于是奏请武帝将白龙县令孟先安斩首,以杀一儆百,彻底解决三县的这种情况。

    建城事宜上最急的是武帝,所以他立刻准奏,孟先安因此成了断头鬼。

    这就是“杀一县令”。县令孟先安其实是糊涂,他还没意识到皇帝的决心,也不知道他实际上是在跟皇帝对着干。

    孟先安脑袋搬家后,三个县搬迁安置工作顺利得多了,很多地方也开始了新坊里、新街道与新宅院的建造。

    但搬迁快完成时,崔无涯和邱魁把图纸拿给武帝看。

    武帝没看一会,就发现南北中轴处的朱雀大道在出皇城往南七八里后,在怀远坊的地方,街道的图纸宽度却比其他地方往里收缩了十多丈,也就是四十米左右。

    武帝惊奇,质问崔、邱俩人那是怎么回事?

    崔、邱俩人于是说,那个地方是亲王“安南王”杨流远的王府。

    “杨”是皇族的姓,杨流远是武帝的父皇虞惠帝的弟弟,也就是武帝的皇叔。杨流远辈分大,又是亲王,以至于宰相崔无涯都不敢去动他。

    不过崔无涯不是柔弱善良的人,他明面上不跟安南王杨流远硬碰,但把图纸里的收缩后的朱雀大道拿去给武帝看,多少有点想通过武帝的手去整治安南王的嫌疑。

    朱雀大道的宽度在一百五十步左右,相当于两百米,又是云月城的南北中轴,所以它在图纸上的位置是很明显的,武帝看图时,自然也就很容易能注意到。

    武帝问时,崔无涯跟武帝说,他和邱魁亲自去安南王王府上问过了,安南王说他的院子动不了,谁来了都一样,除非皇上亲自来他府上说这事!

    最后一句话,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可以看得出安南王比较糊涂,而且骄横跋扈,仗着自己是皇叔的身份,几乎没把任何人放眼里。

    就这么,武帝大怒,当天就下诏,把杨流远由亲王贬为郡王,并要求他搬到云月城西南七八百里外的广云郡居住去了。

    这就是“贬一亲王”的故事。

    不过,骄横而又有点糊涂的安南王到广云后,认为自己之所以遭遇了这样的事故,是因为爹妈给他取的“流远”的名字不好,因此私下里给自己改名为“京安”,是能在京城里安身下来的意思。

    与此同时,安南王在广云当地没有再闹事,所以好几年后,武帝听说了他的这个私名,正好符合武帝希望新建的大云月城能安定的愿望,于是真的就把安南王招回京城去了。

    不过,武帝只是让杨流远回京,并没有恢复他亲王的封位。

    再说“毁二妖寺”。

    当时安南王被贬去后,新城的建造除去了最后的障碍。又几年后,新城的建造基本上完成了。

    一天,武帝带着崔无涯、邱魁和其他一些重臣游览即将大功告成的新城。

    在游行到南北向的龙光大道与东西向的永通大道的交汇处时,武帝身边的一个太监抬头往西北侧的一个城中的小山头上张望时,忽然发现那上面的广安寺有比较重的妖魔之气。

    当时的云月城,学宫还没有建立,望气术或者类似的术法,还没有推广,会的人只是少数,这也是当时“广安妖寺”存活了许多年的一大原因。

    太监看到妖魔重气后,武帝和众臣们大惊,跟着武帝下令身边随行的所有修行高手,立刻将广安寺包围。

    果然,寺庙里的和尚,大半都是妖魔,有数百之多。

    好在武帝当时带在身边的修为达到圣者境的高手有十多人,禁卫军有数千人马,同时又调来了地方县衙的官兵以及就近城门的兵马,总共一二万人,又经过一番激战,才最终将寺庙里的妖魔全部击杀。朝廷一方的人马也死伤了好几千将士。

    不过,事后发现,这是个妖魔秘密发展起来了窝点,已经有好几年了,这几年京城失踪的人口,有大半都是这个寺庙里的妖魔给祸害或者掠夺走的。

    当地的官兵没有发现,这跟他们修为不够,而且没人会望气术有很大关系。

    事后,武帝把当地的主官都撤了,并下令在全京城范围内严查类似寺院。

    这一番严查下来,果然又在在东城边上的望日山上发现了一处。只是当时寺内的妖魔已经听到风声,先一步逃走了。

    以上就是三四百年前云月城建造过程中的故事,是其中大一点的问题,至于其他的小事件与问题,就更多了,它们说明了大城建造的不容易。

    比如新城建造完成后,当时的宰相崔无涯就武帝罢免了,因为他中饱私囊,而且得罪了很多人。

    不过大城完成数十年后,确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又一二百年后,随着大虞人口的增长,就发展成了如今的世界第一大城池,也是第一大都会。

    今天,后世受了老神仙眷顾的凡人苏启,就穿越来了云月城,且落身到了前面说到的户部尚书武庚的家中。

    如今的云月大城有一百数十坊里,武家住于崇义坊,属于北城的泰合县。

    初夏的午后,天气微微有点闷热。

    一个装饰古朴明亮的长方形堂房中,西侧挨着房壁的位置是一张床榻,床榻外面有框架,框架上挂着彩绸床帐。

    床榻上的被褥枕头不新不旧,但属于较为昂贵的绸缎布料,而且看着还干净整洁。

    床上躺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古装青年,青年五官端正,容貌颇为美观俊朗。他便是昨天跟伙伴柳胤、姜文忌在金鳞池的茶楼上跟魏少他们打架,并被孔沾打晕过去的武少。

    武少身上的衣衫宽松简薄,属于居家睡卧穿的内衫。

    同时,床前还有一左一右两个十五六岁的丫鬟。两个丫鬟模样俊俏,穿着一般质料的裙衫,但新亮干净,整齐得体。

    两个丫鬟各自坐在一个圆矮的中空镂雕的红漆木凳子上。俩人手里都握有一把长柄圆扇,可能因为午后闷热,且安静,俩人都埋头着头,睡着了。

    两个丫鬟出来一点,堂房的靠后侧,放着一张圆木桌,桌子上是茶水、点心和治病疗伤的汤药。

    显然,床榻上躺着的是这个堂房的小主人,他是伤病,或者昏迷了。

    这时,昨天晚上在后世酒店里喝醉,醉后昏睡做梦,梦见老神仙,跟着神仙离开,被神光照得晕厥的苏启,他的灵魂与神识便在武少的身体里苏醒了过来。

    苏启先是睁开眼睛,眼睛睁开后,就想到了刚才的梦境,老神仙的话,还有他的突然晕厥……都清晰的在脑子里。

    苏启猛然一惊,眼睛聚焦在额头上方的床帐时,发现那不是他醉卧时的酒店饭厅休息室,而是有一定纹样的彩绸布料。

    “难道我真的到老神仙说的那个古代社会来了?老神仙对我用的是简单粗暴的强制办法!”苏启心惊时,急忙侧头往床的外侧观看。

    很快,苏启看到了两个相对而坐的手里握着长柄圆扇的十五六岁的,穿着古代衣裳的,模样都挺俊俏可人的丫鬟。

    “什么!这两个古代的年少妹子,她俩是……丫鬟?是专门服侍我的吗!我在来到这里,还有这样的待遇?这么看来,老神仙对我还是不错的啊!”

    跟着,再往两个丫鬟外侧看,便看到了木桌和桌子上的东西了。

    等看到药罐子和瓷碗上的药水时,苏启微微一惊,想:“那是汤药吗?我生病了!”刚想到着,苏启左侧太阳穴上,忽然感觉到一点隐痛,是一种发自内部的有点憋闷的疼痛。

    这一下疼痛,不是很剧烈,但因为来得突然,苏启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忽然“哎哟”的发出了一声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