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造反开局,老朱崩溃了
繁体版

第十四章 兄弟相见

    望着朱允炆充满求知欲的眼神,吕氏手抚额头。

    心里默念一遍,这是自己亲生的!

    平复了一下心情,吕氏才低声开口说道;

    “儿啊,你爹做事向来求稳。”

    “况且咱们也不知道你皇爷爷的身体究竟如何。”

    “万一弄巧成拙,或是发生了其他不可测的事情,岂不有损大明江山?”

    “大明开创至今,满打满算才二十多年,边疆战事仍未平息!”

    说道这里,吕氏停顿了一下,教导道;

    “平时不要老想着看书,国家大事也可以关注一下,提前做个准备。”

    “万一哪天你爹偶然问起,也好留下个良好的印象。”

    “儿啊,如今你恭顺有礼,重视孝道,这是你最大的优点。”

    “可是这些还不能让你争那大位,必须多学习点其他的知识才行。”

    “娘的这一辈,可就指望你了。”

    “都说母凭子贵,以后你若是做了太子,以后谁也不敢小瞧咱们娘俩。”

    吕氏苦口婆心的讲着道理。

    没办法,谁让自己娘家没人呢,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要是说起来,自己这个太子妃算是家境最普通的了。

    前太子妃常氏,出身名门,乃是常遇春的长女,背靠着常氏这个大家族。

    如果不是早逝,哪里能轮得到自己当这个太子妃。

    老二秦王朱樉的次妃是卫国公邓愈的长女邓氏。

    老三晋王朱棡的妻子谢氏,是永平侯谢成的女儿。

    老四燕王朱棣的妻子徐氏,是魏国公徐达的长女,也是家族威望最大的一个。

    老五周王朱橚的妻子冯氏,是宋国公冯氏的次女。

    细数下去,这些王爷的妻子不是国公的女儿就是侯爵的女儿。

    自己虽然贵为太子妃。

    但是平时却一直保持低调。

    这也是其中的原因。

    太子看重的就是自己能把太子府打理的井井有条,和诸位王爷的关系都保持的很好。

    现在她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培养朱允炆的身上。

    毕竟现在,允文也可以算是嫡长子!

    看着朱允炆呆呆的面容,吕氏眼中充满了慈爱之心。

    “娘,您放心好了,儿子知道该如何做!”

    朱允炆不是傻子,弄明白了其中的关系,有自己的想法。

    “争为不争,不争为争之,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吕氏欣慰的笑了,儿子终于明白了。

    这和她大的想法也是一致。

    是夜,吕氏又谆谆教导了一会,才离开。

    第二日,朱标早早就起来了。

    洗漱过后,匆匆的赶去早朝。

    今天马虎不得,可是大事。

    宫门口,早就有许多大臣在等待。

    这么多年来,再皇上的大棒教导下,谁也不敢误了早朝的时辰。

    “听说燕王已经回来了?”

    “我也听说了!”

    “今日早朝应该会上朝觐见。”

    “燕王这次北征可是立了大功,想必皇上也会龙颜大悦。”

    “那你们说,皇上今天会临朝吗?”

    “很难说,此次乃国家大事,向来为国立功大的将士,陛下都会亲自接见,大加赏赐!”

    “我以为不会,昨天才宣读的圣旨,太子主持朝政,又怎么会那么快轻易改变?”

    “哎,最近天气变化多端,诸位出门小心,可莫要淋了雨!”

    此时的宫门还未打开,群臣聚在门口,小声的议论着。

    “哼!”

    突然间,一声冷哼之声从身后传来。

    众人回头望去,原来是凉国公蓝玉到了。

    身边跟着不少人,这些都是武将。

    众人默契的闭上了嘴巴,不再出声。

    人群中默默地让开了一条路,让蓝玉走到了最前。

    蓝玉来到宫门前站定,抬起头,回首憋了一眼文臣的队伍。

    “诸位同僚,有些事还是不要随意议论的为好。”

    “隔墙有耳,小心引火上身!”

    说完,蓝玉转了回去,目视前方,等待早朝。

    没有人回应。

    人群中鸦雀无声。

    文臣们低下头,一个个心中都充满了怒火。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这个蓝玉也太嚣张跋扈了。

    这还是在皇宫门口呢。

    不过众人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刚才随意议论,确实是属于多嘴了。

    要是让皇上知道了,估计没有好果子吃。

    而且如今蓝玉位高权重,又掌管着天下兵马。

    众人只能自我安慰,吃亏是福!

    不过有机会的话,众人绝对不会介意落井下石。

    蓝玉哪管这些文官们在想什么。

    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确保这段时间应天府太平。

    这些个文官,最会搬弄是非,今天是给他们提前打个预防针。

    否则就休要怪他蓝玉无情了。

    目前最让他担心的就是,今天燕王朱棣上朝觐见。

    不知道太子有没有想好应对之法。

    到时候自己说不得得多帮衬太子,要不然有可能会着了燕王的道。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时,宫门打开。

    “啪!啪!啪!”

    三声甩鞭声响!

    众人列队,鱼贯向宫门内走去。

    伴随着一声尖锐的声音!

    “上朝!”

    百官走过金水桥,进入了奉天殿,分开站立。

    大殿之中,太子坐于龙椅正下方。

    毕竟如今皇上还在,没有正式做皇上之前,朱标还不能光明正大的坐上龙椅。

    不符合礼制,会招惹来非议。

    “有事启奏!”

    司礼太监尖锐的声音响起。

    诸位大臣都不是很积极。

    最近无大事发生,剩下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还得留着写奏折用。

    目前最大的事情,就是燕王班师回朝的事情。

    有几个武将出列,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

    朱标俯视下方,群臣都一个个老神自在,神游物外。

    眼神示意了一下司礼太监。

    “宣燕王朱棣,颖国公傅友德上朝觐见!”

    尖锐的声音传出殿外。

    诸位大臣们也被这声尖锐之声惊醒,回过神来。

    偷偷把眼神瞄向了大殿之外。

    声音落下,大殿门口就出现了两人。

    此时都已经卸下了盔甲,身穿朝服。

    不紧不慢的,一步步走到大殿中央,恭敬的跪倒,行礼跪拜,口中高喊;

    “臣,燕王朱棣,北征回朝,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

    “臣,傅友德参见太子,太子殿下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