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忠良:我真没想当皇帝啊
繁体版

第二十章 此书非彼书

    俞一的举动,让赵佐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经过前几天的补课,赵佐已经对摩尼教这个宗教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

    作为源自波斯的古老宗教,摩尼教的基本理论体系,就建立在“二宗三际”这一基础上。

    所谓二宗,指的是光明与黑暗,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善良和邪恶。

    所谓三际,指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属于时间维度上的刻画。

    基于“二宗三际论”,摩尼教认为世界处于一个光明与黑暗的反复过程中,过去是光明,之后就会迎来黑暗,而现在的黑暗过后,未来会重新迎来光明,没人能够改变。

    于是摩尼教的信徒们就总是会号召人们一同进行反抗,为的就是推翻现实中的黑暗,重建新的光明。

    正因为如此,摩尼教被认为是一种提倡造反的宗教。

    在唐代的时候,摩尼教虽然传入中原,但并未得到各阶层的广泛接受。直到唐末的时候,天下大乱的社会环境才使得摩尼教彻底在中国扎根。

    所以说,摩尼教信徒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潜在的反抗分子。

    正如眼前的俞一,早在三年前就亲自领导了宣州泾县的宗教动乱。

    令赵佐感到不安的是,他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俞一这么个造反专业户会洗心革面,从此老实做人。

    对方藏身在桐源山,一定有其他更险恶的用意。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估计是和他要的那本《二宗经》有关。

    这也是赵佐想不通的另一个点。

    从摩尼教的教义可以看出,二宗三际属于基本理论,《二宗经》虽然确实是该教的经典,但并不稀罕。

    基本等同于《四十二章经》在佛教的地位,不说人手一本,那也是烂大街的东西。

    俞一身为资深摩尼教信徒,不可能没读过《二宗经》,那他向朝廷讨要此经做什么?

    总不能也跟《四十二章经》一样,里头藏了个闯王宝藏?

    这会功夫,俞一已经看清了陆游手上的经书,见到是崭新出炉的手抄本,他登时失了兴趣,原本伸着的手也放了下来。

    俞一冷眼道:“朝廷狗官果然是废物,你们找错了,不是这本书。”

    陆游不满道:“这本《二宗经》虽是在下手写,但与原文一般无二,绝无半点不同。”

    在过目不忘这一点上,陆游很自信。

    但俞一根本不会多做解释,他不耐烦道:“你这厮当狗当惯了,听不懂人话怎地?我说了不是这本!”

    陆游向来面皮薄,几时被人这样骂过,他当即怒气上涌,瞪着俞一。

    赵佐问道:“我等今日带来的确实是《二宗经》无疑,既然俞道长说不是,敢问你要的到底是哪一本?”

    俞一冷哼一声,不说话了。

    赵佐见状,顿时十分确定,这里头一定有猫腻。

    对方要找一本《二宗经》,却又不要陆游手抄的版本。这就说明他在找的应当是某一本特定的经书。

    想到此处,赵佐决定试探一下俞一。

    赵佐状作不满的道:“你这妖人,既要我等找书,又不肯告诉怎么找,好生没道理!”

    俞一讥讽道:“你们这些狗官没本事,找不到我要的书,反倒怪起我来?”

    赵佐佯怒道:“放肆!实话告诉你,我身边这位乃是山阴陆氏嫡子,江南第一藏书世家,古往今来、天南海北的所有书,他家中应有尽有,怎会找不到,分明是你这厮不说清楚!”

    “哦?”俞一眼神闪烁。

    赵佐又给加了一把火:“不说拉倒,你大可去找别人,看看其他人有没有陆氏的本事!告辞!”

    言罢,赵佐拽起陆游,直接就走。

    “慢着!”

    俞一终究是忍不住。

    赵佐见对方上钩,拉着还有点生气的陆游重新转过身来。

    俞一咬咬牙,道:“只要古本,不要最近二十年的新本。”

    赵佐翻了个白眼道:“你们摩尼教传承有近千年之久,历年来刊印的经书足有数千种,只一句古本可不够。”

    “百年内的古本!要是再说找不着,你们就立刻滚!”

    见俞一终于缩小了范围,赵佐露出一丝微笑。

    二十年外,一百年内,这个范围已经能够确定很多方面了。

    一旁的陆游听到后,他在脑海中大概思索了一下,然后道:“我这便请家中帮忙搜寻,只要找到符合的经书,就都送来——”

    赵佐捅了一下,陆游瞬间闭嘴。

    赵佐笑盈盈的接上话茬:“一旦找到,我们就上报朝廷,请朝中做决断。”

    俞一愣了一下,随即勃然变色:“上报朝廷,你在说什么蠢话!?”

    从地上站了起来,俞一朝着赵佐怒斥道:“你难道不知道,是你们朝廷在求着我离开,所以才主动要给我帮忙的吧!”

    “竟然还要再上报朝廷?既如此,那我不找尔等帮忙了,你们滚远些就是,只是别再想让我挪地方!”

    “哼,我圣教在此处有十万信徒,将来如果真有什么事端,到时候全是你们两个狗官的责任!”

    赤裸裸的威胁。

    对方满面横七竖八的都是刀疤,分外丑陋,骤然发怒暴起,贴在赵佐跟前,端的有些吓人。

    赵佐却面色不改,一丁点也不曾退让:“既然是公务,自然得朝廷裁断。”

    言罢,他微微一欠身,就拉着陆游离开了。

    刚离开那座道观,陆游就连忙开口道:“俞一是三年前造反的要犯,必须马上报告朝廷!”

    “嘘,噤声!”赵佐打断了对方:“四面皆敌,不可妄动。”

    道观外头,是那些被传教的百姓们,看着赵佐等人的眼神极为不善。

    俞一说他有十万教众,固然有吹嘘的成分,但上万人总归是没问题的。

    赵佐与陆游正深陷信徒中心,刚才陆游的声音要是再大点,刺激到了他们,恐怕今天就很难善了,大概率凶多吉少。

    一直到有惊无险的彻底远离后,陆游方才心有余悸:

    “那妖人蛊惑人心的本事竟如此强大,百姓们都被他骗了!”

    赵佐幽幽道:“为何是骗?”

    陆游闻言一怔,急道:“他用符纸这种东西来救人,岂不就是蒙骗?”

    赵佐叹了一声,反问道:“可要是没有俞一,百姓们又该如何是好呢?”

    小民们也许愚昧,但并不愚蠢。

    他们倒是想跟着大宋朝廷,可到头来连饭都吃不饱。

    而跟着俞一,至少在生病时能有张符纸和一碗热汤喝。

    那么该做何选择,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