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忠良:我真没想当皇帝啊
繁体版

第四十章 报信的方法

    完颜贞的果断决策,让赵佐有些惊讶。

    “这么说,我们就算去梁泉县报信,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了?”

    松门山距离梁泉县不近,等他们赶过去,金军也该抵达城下了,与毫无防备没有太大的不同。

    余庆摇头:“不,甚至来不及去报信了。金人轻军沿大路行走,你们却得从小路绕道,赶不上的。”

    “那怎么办?”

    “不怎么办。”余庆凉凉道:“梁泉县内有王大统制的凤州兵马,如何防守是他该操心的事。”

    徐弘撇了撇嘴,还是没忍住骂道:“可恨!王贵这狗杀才,到头来竟是要死在和金人的战场上!”

    王贵所带领的凤州兵马,大约有三千人,而完颜贞纠结了两万余人,猝然发难下,梁泉县大概率是抵挡不住的。

    但对于一名大宋武将来说,这几乎称得上是善终了。

    余庆显然也不满意这个结果,但事已至此,已非人力所能改变。

    松门山上的动静越来越大,显然金军已经逐渐集结完毕,准备出发。

    赵佐能够想象得到接下来会发生的事:

    完颜贞率军趁着夜色前行,直到兵临城下才会被放哨的士卒发现,介时梁泉县上下必定一片混乱,毫无预防。金人以三支精锐猛安为核心,两万招抚的绿林军作炮灰,最多一日便能攻陷城池,宋军一方根本来不及救援。

    “走吧!”

    意兴阑珊的余庆收起自己的心思,向赵佐喊了一声。梁泉县的生死对他来说没什么所谓,他只可惜不能亲手砍了王贵。

    其余几人自然听令。

    赵佐有些不甘心,但眼下只能暂且先退下,之后再伺机而动。

    唯有李仲先,忽然矗立不动了。

    赵佐有些不解,问道:“二哥,你磨蹭什么呢?”

    李仲先低声道:“我不走,我在这里的事还没办完。”

    赵佐只以为对方惦记着被沈士良蒙骗,没能报仇的事,开口劝道:“沈士良那厮深藏在金军内,这会不好下手,二哥暂且忍一忍,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早晚有机会做了他。”

    “四弟!”李仲先面上带有几分怒色:“我虽是个没中用的,但你也须将我看得太扁了!”

    听到对方的话,赵佐一时怔住,这是他头一次见到李仲先发这么大的火。

    李仲先愤懑道:“我确实恨极了沈士良那厮,但眼下这个时候哪有功夫去想这些事!”

    “那是在想什么?”

    李仲先目光灼灼,问道:“我记得四弟你说过,咱们寨子里逃出来的大部分儿郎,都被你收拢到一块,送往梁泉县王统制那里投军了?”

    赵佐瞬间惊觉:“二哥,莫非你还是想着救梁泉县?”

    “不错。”李仲先点头。

    “可眼下再能有什么办法?金人已经在连夜行军了,我们几人又如何阻挡?”

    大军行动不比小股队伍作战,完全是硬实力的碰撞。凭他们这几个人几乎派不上什么用场,连骚扰一番都很勉强。

    李仲先转过身去,对着一处黑漆漆的山头,伸手指向峰顶的位置,问道:“那座山上,是不是有一座宋军的烽火台来着?”

    赵佐瞬间明白:“你是想去点烽火?”

    宋金议和以后,吴璘仍然保持着对金国的警惕,自大散关向南,修建了许多烽火台,隔山相望。这几年两国相安无事,虽说有几分懈怠,但基本的预警还是有的。

    完颜贞此前就是为了躲避这些望台的监视,这才昼伏夜出,避开大路,一直在山林中穿行。多亏他所带领的几个猛安都是完颜宗弼挑选的精锐,跋山涉水不在话下,这才能一举突袭朝天寨成功。

    余庆却插嘴道:“别想了,那完颜贞不是个不知兵的,他必定已经派出精锐斥候,一路扫清各个烽火望台,你这么做是想让我们送死。”

    吴璘修建的这些个烽火台,大多是夯土打筑或者土坯垒成,守军也就十多人上下,自然不是金人精锐斥候的对手。

    按说,就算烽火台的守军被偷袭,宋军过个一天两天的也能发现,自然知道有问题了。但眼下最要命的便是时间差,完颜贞只需要保证在他抵达梁泉县前不被发现,即是大功告成。

    对于余庆的说法,李仲先摇头道:“不,不是让你们送死。只有我去。”

    赵佐皱起眉头。

    李仲先解释道:“附近的山头我都极为熟悉,一个人足以。金人即使清理过烽火台的守军,必定不会一直留下看守,我只需趁机放一把火就行。”

    “只是...倘若顺利倒还罢了。”赵佐担心道:“若是真的遇上金人,岂不是一去不回?”

    “那便一去不回。”李仲先语气平淡。

    “二哥,你何必...”

    “你听我说!”李仲先打断了赵佐:“我和你不一样!我一辈子都是个没出息的老学究,只因当年寨主来这里落草时我帮过他几分,便成了朝天寨的二当家。对我来说,山寨是我的家,你们几个是我的兄弟,儿郎们便是我的子侄后辈!”

    赵佐张了张嘴,他从李仲先的神情中看出了几分决意。

    “我犯下大错葬送了整个山寨,此事皆我一人之过。”提起之前的事,李仲先一脸凄怆:“现如今残存的儿郎们都在梁泉县,我若不为他们挣扎几分,将来在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见那些因我枉死的冤魂?”

    沉默了半晌,赵佐道:“我同你一起。”

    李仲先驳回道:“点火之事一人足矣,人多反倒不便。再者你向来主意最多,留在此处说不定还能想出其他办法。”

    赵佐还想再劝,余庆却制止了:“赵当家,时间紧迫,莫要再耽搁了,你还是跟我们走吧。”

    李仲先也道:“何必如此担心,不过是想法点个火而已,兴许那处烽火台上空无一人,我放完火还来得及回来追上你们。”

    这番话说的倒是不无道理。李仲先所指的位置离朝天寨最近,想必早已被清理过了,大概率空无一人。

    到时候一旦能点起火来,只要周围没有被彻底清理干净,敌袭的信号就能够传递到梁泉县,多出好几个时辰的准备时间。

    赵佐只好同意,希望一切顺利。

    几人就此兵分两路,李仲先径直去往那处山上,想办法点烽火去了。